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7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26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13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21.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重构是在气道炎症基础上气道壁损伤,在多种细胞、炎症介质、生长因子的参与下出现的不完全修复。本文从病理和发生机制的角度对哮喘的气道重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2.
目的谵妄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急性器质性脑病综合征。文中探讨老年期谵妄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干部病区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诊断为谵妄的132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临床结局分成有效组(痊愈与好转)和死亡组,对患者一般情况、病因、临床特征、治疗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32例患者中男73例,女59例;年龄65~97岁,平均(71.4±8.3)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组间比较发现,有效组与死亡组患者在年龄、谵妄持续时间、病程中是否昏迷、是否重症感染、是否气管插管和(或)气管切开、是否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中出现昏迷、气管插管和(或)切开、文化程度、体温、合并重症感染是本研究中老年期谵妄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期谵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体温和对感染的控制。针对基础疾病的有效治疗和预防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肿瘤致中央气道狭窄并呼吸衰竭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2月—2013年5月喉罩通气全身麻醉下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12例恶性肿瘤致中央气道狭窄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治疗结果?介入治疗技术包括应用高频电灼术?氩等离子体凝固术?冷冻消融?球囊扩张及自膨胀金属支架置入等?结果:12例患者,男6例,女6例,平均年龄(58 ± 9)岁?12例患者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气促指数明显改善(P < 0.01),11例患者呼吸衰竭得到纠正,1例患者术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3 d后拔管并顺利撤除呼吸机,有效率为100%?无1例患者出现大出血?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肿瘤致中央气道狭窄并呼吸衰竭可行?安全及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4.
内质网是调节细胞应激与凋亡的重要场所。细胞内质网内稳态失衡,可引起内质网应激(ERS)。肺动脉高压(PAH)的诱因如缺氧、病毒感染、BMPRII突变、炎症、NOTCH等都与某种程度的ERS相关。最新研究表明ERS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与肺动脉内皮细胞凋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内皮素-1等均有密切关系,在PAH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给予药物干预ERS可以防治PAH。  相似文献   
25.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始动因素;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肺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病原体复杂,易延误诊治,增加短期和长期病死率[1]。衰弱综合征是老年综合征的核心,衰弱指数(frail index,FI)作为生物学年龄的替代指标,已在欧美用于预测老年人的全因死亡率[2]。受衰弱和失能影响,老年人肺部感染是住院最常见的诊断之一;感染与衰弱在病理生理路径上反复交互,可能引发恶性循环;肺炎会增加衰弱的严重程度,反之,衰弱与老年人肺炎的易感性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3]。  相似文献   
26.
核因子κB与肺部疾病的关系及其潜在治疗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是一种重要的参与炎症蛋白基因转录的调节因子,在多种肺部疾病的细胞及动物模型实验中,NF-κB的活化对阐明肺部疾病的病理显得尤为关键.因此,进一步了解NF-κB的分子机制及其在一些常见肺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有助于从不同环节治疗和预防肺部疾病.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老年人群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的单核苷酸单倍型/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用直接DNA测序法测定了70例哮喘患者和112例健康体检者β2AR5个位点(-47,-20,46,79,25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确定单倍型。结果哮喘组及对照组5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测定对象中发现3个常见的纯合型单倍型,分别为TTACG、TTGCA和CCGGG;46与79位所组成的单倍型与其他3个位点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连锁不平衡。结论β2AR单倍型/多态性不是老年人哮喘发病的遗传决定因素,β2AR基因5个位点之间的连锁不平衡性可能影响哮喘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8.
目的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肺动脉高压(PHT)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对1例并发PHT的SLE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SLE并发PHT的机制尚不明确。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症状多为呼吸困难。SLE患者出现雷诺征时,应高度怀疑PHT的存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可显著降低PHT。结论SLE并发PHT常提示预后不良,应尽早诊断及治疗。针对原发病的强化治疗可有效降低PHT。  相似文献   
29.
编辑同志:读了编辑部转来您的“关于最新发表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防治指南”来信后,收益颇大,我基本上同意来信中所提出的看法。现就信中所提的几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1.这次公布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 ,尽管经过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的有关专家的多次讨论、修改,但肯定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欢迎我国广大同道们提出修改意见,作为进一步修改的依据。我们力求与最新版《哮喘防治的全球创议》(GINA)接轨,但考虑到我国国情和便于推广,与原先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一样,“新指南”的篇幅远远…  相似文献   
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2000年,COPD位居美国第四大死因(仅次于心脏病、肿瘤及脑血管疾病),WHO估计全球COPD相关死亡人数达到274万。1990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沉重社会经济负担的疾病中,COPD名列第12位,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至第5位。最新资料显示,我国≥40岁人群中COPD患病率高达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