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85篇
  免费   1567篇
  国内免费   773篇
耳鼻咽喉   625篇
儿科学   311篇
妇产科学   285篇
基础医学   1030篇
口腔科学   113篇
临床医学   4734篇
内科学   3242篇
皮肤病学   532篇
神经病学   884篇
特种医学   9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047篇
综合类   3068篇
预防医学   930篇
眼科学   352篇
药学   1191篇
  38篇
中国医学   466篇
肿瘤学   706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460篇
  2022年   406篇
  2021年   576篇
  2020年   601篇
  2019年   596篇
  2018年   466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699篇
  2013年   790篇
  2012年   1086篇
  2011年   1200篇
  2010年   1338篇
  2009年   1662篇
  2008年   1880篇
  2007年   2195篇
  2006年   2332篇
  2005年   2035篇
  2004年   1808篇
  2003年   1425篇
  2002年   1048篇
  2001年   779篇
  2000年   76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EDTA-K3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邢辉  吴健民 《临床检验杂志》2004,22(4):277-277,279
EDTA盐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 1993年建议用作血液分析的抗凝剂,但EDTA盐有时可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从而导致血液分析仪做血小板计数时出现假性偏低的现象,即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EDTA dependentpseudothrombocytopenia ,EDTA dependentPTCP)。现报道该类患者2例。1 病例介绍及相关检验结果病例1:患者男,3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就医。取EDTA K3 抗凝静脉血做血液常规分析,红细胞、白细胞及各参数均正常,但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2 0×10 9/L) ,询问患者并无出血倾向如鼻、牙龈出血、紫癜等。将抗凝静脉血涂片镜检,…  相似文献   
992.
综合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和HLA-B27强相关,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好发于青年男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通过采取药物控制,心理、行为干预和运动指导等综合治疗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外周电刺激抑制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不插入不锈钢针组(A组)、在相应穴位插入不锈钢针而不行外周电刺激(PES)组(B组)、在相应穴位插入不锈钢针行PES组(C组),每组8只,另选取正常大鼠8只作为对照组(D组)。通过机械性痛敏压力阈值(PWPT)和热痛敏潜伏期(PWL)对其伤害性刺激的痛觉过敏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其自发痛行为现象(包括自噬、搔抓等),然后,经后肢和背部标准穴位插入不锈钢针对中枢性疼痛大鼠行PES,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脊髓背角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其他两组相比,C组大鼠中枢性疼痛得以缓解,PWPT及PWL显著增高(P〈0.01),且NR—1表达显著降低(P〈0.01),3组大鼠脊髓背角NR—1表达比正常大鼠明显增多(P〈0.01)。结论 外周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腺病毒载体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后在正常供氧、缺氧及缺氧后复氧的情况下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将分离、培养的内皮细胞分为3组,分别给予M199(对照组)、HGF(HGF组)和HGF基因腺病毒载体(Ad-HGF组),分别在正常供氧、缺氧及缺氧后复氧3种情况下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Ad-HGF组及HGF组细胞凋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Ad-HGF组与HGF组细胞凋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HGF基因感染内皮细胞后能在缺氧情况下有效地阻止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2DS)探讨正常左室扭转及径向位移运动特征,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方法健康成人志愿者58例,取胸骨旁左室心尖和心底短轴观对各水平旋转及径向位移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左室扭转及径向位移,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并记录心底部与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和左室扭转角度峰值及达峰时间,收缩期及等容舒张期左室径向位移。结果正常人扭转运动主要表现为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心脏整体表现为心动周期内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左室扭转-位移环均呈"8"字构型。收缩期及等容舒张期左室扭转与径向位移呈线性相关。结论应用2DS技术可无创性评价正常人左室扭转及径向位移运动特征,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  相似文献   
996.
陈心  成蓓  王洪星  何平  葛晶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088-1090
目的:研究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yl-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1,ACAT-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在RPMI 1640培养基中培养人单核细胞株(THP-1),加入佛波酯培养48h,细胞贴壁呈巨噬细胞样分化。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罗格列酮组和罗格列酮 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组,运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观察巨噬细胞ACA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罗格列酮可明显抑制ACA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加入磷酯酰肌醇三磷酸激酶(phosphate dylinositol 3-kinase,PI3K)信号途径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后ACAT-1表达较罗格列酮组高,较空白对照组低。结论:PPAR-γ配体罗格列酮通过PI3K途径抑制ACAT-1表达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惠者病原学检测及护理,为预防早期治疗及护理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可行性方法。方法取5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栓测柯萨奇B组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HIV病毒。结果59例中检测到柯萨奇B组病毒IgM阳性28例(47.5%)。乙肝病毒DNA9例(15.3%)、丙肝病毒RNA6例(10.2%),HIV病毒4例(6.8%),乙肝病毒DNA柯萨奇B组病毒IgM4例(6.8%),未知8例(13.6%)。结论柯萨奇B组病毒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最常见病原体,其后依次是乙肝病毒、丙肝病毒、HIV病毒,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肝炎病毒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8.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治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宇淼  廖玉华 《新医学》2007,38(11):710-713,728
1 嗜铬细胞瘤继发高血压的诊治思路 嗜铬细胞瘤来源于交感-肾上腺系统嗜铬细胞,发生率在继发性高血压中所占比例很低,其中90%位于肾上腺髓质,90%为良性肿瘤.嗜铬细胞瘤因为能分泌儿茶酚胺可导致高血压,其临床症状与高儿茶酚胺有关,表现多种多样.由于严重的高血压,常合并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CD40/CD40配体结合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对干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CD40配体抗白血病的作用。资料来源:检索Pubmed和Springer数据库1995-01/2005-12与CD40/CD40配体、白血病干细胞及白血病相关文献,检索词为“CD40,CD40L,Leukemia,Leukemicstemcell”,限定文献语种为英语。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排除明显不随机实验和临床研究及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0篇关于CD40/CD40配体结合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对干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CD40配体抗白血病作用的实验文章,23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7篇均为同一研究。资料综合:综合23个实验包括CD40/CD40配体对白细胞干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对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CD40配体对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作用,并对CD40/CD40配体对白细胞干细胞、B细胞及白血病患者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结论:CD40/CD40L结合所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可促进白血病干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CD40/CD40L在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广泛应用于白血病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眼球摘除联合羟基磷灰石义眼座Ⅰ期植入治疗成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5例(35眼)成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行眼球摘除联合眶内羟基磷灰石义眼座Ⅰ期植入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和定期随访。结果35例成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术后随访1~3年,义眼座活动度良好。33例(33眼)结膜创口Ⅰ期愈合,2例(2眼)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1例(1眼)成视网膜母细胞瘤随访期复发。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出院做好科学指导,对确保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