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辅酶II黄递酶(NADPH-diaphorase,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结果:脊髓内含NOS神经元数目较少,除集中分布于后角外,大部分含NOS神经元多位于血管旁,有许多神经元胞体位于血管外膜上,其突起包绕血管外膜或沿国管外膜平行走行,有些神经元虽与血管外膜无直接接触,但其突起和血管外膜有接触的神经元密切接触,结论:大鼠脊髓中存在大量含NOS神经元,此类神经元与调节脊髓血管血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2.
终板源性腰痛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eng BG  Wu WW  Kuang ZD  Li ZZ  Guo JD  Hou SX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0):1401-1404
目的探讨严重终板源性腰痛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所有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并用腰椎间盘造影术确定疼痛椎间隙融合节段。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表,对每个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腰痛症状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分别评分,评估腰椎融合术疗效。结果本组21例患者,经腰椎间盘造影术诊断为终板源性腰痛,全部行腰椎前路或后路融合术。术后随访2—6年,平均3年5个月。除1例仍有腰痛外,其余20例(95%)腰痛症状明显改善或完全消失,腰椎物理功能明显改善。VAS和ODI评分在术前和术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研究表明腰椎间盘造影术是诊断终板源性腰痛的可靠手段,腰椎融合术是治疗终板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复合亚甲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1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射频消融复合亚甲蓝注射术,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整体个性化护理,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37例患者术后腰椎活动功能明显改善,腰痛症状消失,1例患者术后腰痛症状轻度改善.结论 对行射频消融复合亚甲蓝注射围手术期的患者实施整体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4.
静脉输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输血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稍有疏忽就会危及受血者的生命,造成巨大的精神、身体伤害和经济负担.临床中虽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输血过程中的风险,但如果有多个输血者,或输血时中间换血袋,护士稍有疏忽,就会出现换错的危险,尤其是在手术多的科室.为此,我院自2011年开始,在患者输血时血袋旁悬挂彩色血型警示卡,增加了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取得了良好的安全警示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距骨颈骨折的特点、分型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方法1996年7月~2001年11月,共治疗距骨颈骨折患者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18~49岁,平均31.6岁;坠落伤13例,车祸伤28例.其它损伤6例;合并踝部骨折12例;开放性骨折脱位4例。根据Hawkins分型方法,Ⅰ型骨折6例,Ⅱ型骨折26例.Ⅲ型骨折15例。Ⅰ型骨折为无移位、稳定性骨折,采取非负重石膏管型固定;Ⅱ、Ⅲ型骨折行急诊手术,解剖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其中Ⅲ型骨折同时行距下关节一期融合.非负重短腿石膏管型固定8~48周,至X线片示骨折愈合后,再逐渐负重。结果生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隧访时间2~5年.平均3.6年。根据患者的主诉、后跟及踝关节的外形、功能及X线征象来分析临床疗效,优17例(362%),良22例(46.8%).可5例(10.6%),差3例(6.4%);优良率为83.0%。术后发生距骨体坏死8例,Ⅱ型骨折3例;Ⅲ型骨折5例,其中术后3例因距骨体坏死、塌陷或疼痛性关节炎而行踝关节融合术。单纯踝关节炎4例;距骨下关节炎61例,其中3例台并踝美节炎;踝关节内侧皮肤坏死、缺损1例。结论距骨颈骨折并发症多而后果严重,宜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解剖复位和固定,以预防距骨体缺血性骨坏死、创伤性关节炎、骨折愈台不良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6.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相对于现有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VSD是一种革命性的进展,经过近十几年的临床应用和发展,VSD已成为处理骨科和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我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引进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5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7.
轻微Lisfranc损伤定义为无明显骨折或分离征象的跖跗关节损伤,其诊断困难,通常被当作中足扭伤处理。如果不稳定型轻微Lisfranc损伤不能被确诊,初期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会导致明显的并发症。我院自2007-06至2010-06共收治不稳定型轻微Lisffanc损伤27例,对其一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8.
背景:多孔钽金属棒的研制与临床应用,为行保留股骨头手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前对于该术式的早期疗效比较肯定,尚缺乏中远期的随访。目的:探讨应用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运用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65例80髋,评估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末次随访的股骨头生存率。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60个月,平均48个月。股骨头生存率可达90%,其中SteinbergⅠ期生存率100%,Ⅱ期生存率95%,ⅢA期生存率73%。8例术后6-8个月出现股骨头塌陷,其余各髋未见进一步塌陷,末次随访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钽棒植入术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手段,其中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9.
腰椎间盘退变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的常见病,疼痛是常见的症状,然而其产生退变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椎间盘的退变过程不仅仅表现为形态学上的变化,更伴随着腰椎间盘的组织学与生化性质的系统性改变,如椎间盘组织中蛋白多糖和水含量的降低、胶原类型的转换、各种降解酶活性的升高以及炎症递质的释放等.这一系列的变化构成了盘源性腰痛和相应神经根病变的物质基础[1-3].  相似文献   
60.
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因患者不必住院、并发症少、治疗周期短、风险低、治愈率高,已成为骨科领域一种新的非侵人性治疗方法。其不仅用于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肱骨外上髁炎、足底筋膜炎等顽固性骨肌病变,近年来还用于治疗骨不连及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取得较好效果。ESWT成骨不仅局限于震波治疗部位,骨缺损周围都可见到很明显的新骨形成,因此,我们认为ESWT成骨的机制不仅为造成局部的微骨折,更可能是诱导骨髓问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在缺损部位的成骨分化,即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作用于人体,通过力化学信号转导产生生物学效应,达到组织细胞再生及修复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