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7(ABCA7)在细胞内脂质流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apoAI刺激转染ABCA7-或ABCA1-基因的HEK293细胞24h,利用蛋白印迹法以及酶分析法分别测定ABCA7的变化与细胞内胆固醇和磷脂的流出。结果:apoAI分别上调ABCA7或ABCA1蛋白量,ABCA7与ABCA1同样促进细胞内脂质的转运,其中磷脂的流出较胆固醇流出更为明显。结论:ABCA7与ABCA1同样具有促进细胞内脂质转运的功能。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单根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2008年3月至5月取25侧成人前臂标本的第2~5掌骨共100根,分为第2、3掌骨(n=50)及第4、5掌骨(n=50)并横行截骨,分别随机使用钢板螺钉、顺行髓内针、交叉克氏针行骨折内固定,之后对第4、5掌骨行三点折弯试验,对第2、3掌骨行扭转应力试验.结果 三点折弯试验中,顺行髓内针的最大折弯力矩(1.49 N·m)及抗弯刚度(0.047 N·m~2)均与钢板螺钉的(分别为1.47 N·m与0.056 N·m~2)无明显差异,并且均显著大于交叉克氏针(分别为0.44 N·m与0.025 N·m~2).在扭转应力试验中,顺行髓内针的最大扭矩(0.36 N·m)明显小于钢板螺钉的(0.89 N·m),而与交叉克氏针(0.55 N·m)无显著差异;顺行髓内针的扭转刚度(0.035 N·m~2/rad)明显小于钢板螺钉(0.087 N·m~2/rad)及交叉克氏针(0.065 N·m~2/rad)的扭转刚度.结论 单根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有较好的抗弯性能,抗旋转性能相对较差,临床应用时要注意保护.  相似文献   
43.
背景:海藻酸有相对温和的凝胶条件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广泛应用于生物组织工程。 目的:采用海藻酸钠凝胶复合异种骨的方法,构建骨组织工程载体,观察载体中细胞的生物性能及体内成骨能力。 方法:取2 只2 周龄新西兰兔的骨髓,以1×10-8 mol/L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诱导后第2 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1%海藻酸钠凝胶中,培养4 d 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凝胶中细胞形态。将第2 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单纯DMEM凝胶组和含1%海藻酸钠的DMEM凝胶组,分别培养7 d 后行骨形态发生蛋白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取24 只裸鼠,随机分为2 组,于两侧股部肌袋中分别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海藻酸钠凝胶/牛松质骨复合体作为实验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牛松质骨复合体作为对照组。术后2,4 周后组织学观察复合体成骨情况,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各组成骨或软骨的面积百分比。 结果与结论:海藻酸钠凝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饱满,细胞悬浮于凝胶中,可见细胞分裂和核分裂相。单纯DMEM凝胶组和含1% 海藻酸钠的DMEM凝胶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细胞分裂增殖正常,伸出多种形态的突起,胞核大,核仁清晰。单纯DMEM凝胶组和含1%海藻酸钠的DMEM凝胶组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 表达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扫描电镜观察海藻酸钠凝胶均匀地复合于牛松质骨微孔中,不同平面均有细胞生长。动物实验显示术后2,4 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骨或软骨的面积百分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以海藻酸钠凝胶/牛松质骨构建骨组织工程载体,合乎组织工程载体的超结构原理,能最大限度地承载细胞,生物性能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表型及相关的生物性能无不良影响,在体内成骨效率较高。 关键词:组织工程骨;海藻酸钠凝胶;异种骨;载体;支架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08.043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宫内窘迫对足月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本院产科出生有宫内窘迫史而羊水和Apgar评分均正常的足月新生儿为观察组,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生后1、4 d血清cTnI及CK-MB水平.结果 观察组30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生后1 d血清cTnI高于对照组(P<0.001),CK-M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4 d血清cTnI及CK-MB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生后4 d时血清cTnI水平均较1 d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5);血清CK-MB浓度均低于1 d时(P<0.05).观察组生后4 d cTnI浓度异常23例,经口服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液痊愈14例,血清心肌酶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平均56 d(23~110 d).结论 单纯宫内窘迫可造成足月新生儿血清cTnI及CK-MB水平升高,常规检测血清cTnI及CK-MB能及时了解此类新生儿的心肌受损情况,从而尽早予以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45.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强度减弱、骨折危险性增加的骨代谢性疾病,经对孪生子女和家族性调查表明,骨密度变异的75%~85%受遗传因素控制[1],有较强烈的遗传倾向.1994年Morrison等[2]首先提出了维生素D受体等位基因能预测骨密度的概念,其研究结果在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引起普遍关注.目前,还发现了其他与骨密度有关的遗传标志物,如雌激素受体等位基因[3,4]、胶原Ⅰ型基因[5]等.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酶切技术,测定雌激素受体(ER)基因型,研究ER基因型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6.
等离子消融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中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等离子消融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9月~2007年12月采用等离子消融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其中获得3年以上随访者62例,男20例,女42例;年龄22~55岁,平均37.4岁。治疗1个间隙33例,2个间隙24例,3个间隙5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采用视觉疼痛等级评分(VAS)观察疼痛的变化;采用改良Stauffer—Coventry评定系统评价术后的日常活动及满意率。结果:所有病例消融治疗均顺利完成。1例发生椎间盘炎,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8~65个月,平均47个月,术前VAS评分平均6.8分,术后1周时平均3.7分,术后6个月时为3.4分,术后12个月时为3.4分,末次随访时4.1分:术后1周时满意率为87%,术后6个月时为84%,术后12个月时为86%,末次随访时为68%,其中单间隙组为81%,多间隙组为42%。结论: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等离子消融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尤其是单间隙病变者,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中期临床疗效,是一种微创、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检测正常足月妊娠胎盘、蜕膜和子宫肌层中是否富含在启动凝血、止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初步探讨TF与产科凝血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妊娠30例,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浆、胎盘、蜕膜、子宫肌层中TF抗原含量。结果胎盘、蜕膜和子宫肌层中TF抗原含量分别为(35.43±1.51)ng/ml(14.17±0.60)ng/mg总蛋白、(39.00±1.88)ng/ml、(15.60±0.75)ng/mg总蛋白和(10.92±3.19)ng/ml(4.37±1.28)ng/mg总蛋白。血浆中为0.013ng/mg总蛋白。胎盘、蜕膜、子宫肌层的TF抗原含量分别是血浆的1090、1200、336倍。结论正常足月妊娠胎盘、蜕膜和子宫肌层富含TF,TF可能与胎盘剥离面凝血止血及产科凝血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48.
活性维生素D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评价1αOHD3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病人治疗的有效性,作者应用1αOHD3对32例(男19例,女13例)骨质疏松病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作者对病人的临床症状,L2~4BMD和BMC及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临床结果表明,服用1αOHD36个月可以使男性和女性病人的BMD分别增加5.0%和4.6%。但是1αOHD3对抗骨吸收的作用男女有差别,女性病人的骨转换率治疗后增高  相似文献   
49.
慢性肾功能不全骨代谢研究北京积水潭医院内科(100035)祝恕德,张璐,杨启清,边不曦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孟昭亨,何玉香,何光瑞,李宪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由于多种内分泌激素及钙、磷代谢失调,因而造成骨代谢紊乱,进而发展为临床上的肾性骨病。我们对32例慢...  相似文献   
50.
腐蚀是制作血管铸型标本的主要步骤,常用腐蚀法是酸腐蚀法、硷腐蚀法及自然腐蚀法等(于频,刘正津主编。解剖学技术。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13~216)。自然腐蚀法可保留骨骼及血管铸型,酸腐蚀法只能保留血管铸型,硷腐蚀法可保留骨骼、关节及韧带,但关节及韧带内的血管分布不易观察。为了研究关节的血管与其它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