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 了解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9年1月~2008年6月8年间我科治疗的脊柱骨折385例病例通过病历查询及电话随访的方式获取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慢性病史、骨折部位、住院时间以及治疗等,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85例脊柱骨折患者中男性197例;平均年龄47岁,女性188名,平均年龄61岁;不同性别及年龄患者之间受伤特点存在显著性差异.患者的年龄对住院时间明显影响.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患者治疗方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脊柱骨折多发于胸腰段,中老年患者居多;交通伤是脊柱骨折的主要原因;男性患者工伤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脊柱骨折有其自身临床特点,应根据不同特点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通过记录分析医院急诊患者情况,探讨深圳市道路交通伤中四肢损伤的伤情特点.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对2007年1月~2007年12月深圳市6个行政区的6家综合性医院的急诊外科四肢道路交通伤患者进行记录,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伤后4个月通过电话方式对患者创伤康复分级、工作恢复情况进行随访,了解患者伤后恢复情况.结果 道...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尺骨茎突骨折与乙状切迹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桡骨远端骨折139例患者进行门诊随访,评分参照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以腕关节疼痛为重点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组和乙状切迹骨折组的腕关节功能评分较差,尺骨茎突骨折行内固定治疗组的腕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改善;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组的腕尺侧痛发生率较高;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的愈合率优于尖部骨折。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总体效果满意,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乙状切迹骨折是导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是腕尺侧痛的危险因素之一,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的愈合率优于尖部骨折。尺骨茎突骨折行内固定治疗可改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4.
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切口入路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外侧髌旁和后内侧联合切口固定治疗双髁骨折13例。按AO分型;C1型3例、C2型4例、C3型6例,后内侧用3.5mm有限接触加压钢板,外侧用“高尔夫”型钢板固定。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为12~25个月,平均l6个月。骨折均在12周内愈合,Sanders膝关节评分评定结合为优5例,良7例、可1例。本组病例均恢复了患肢的正常力线和患膝稳定,术后无1例发生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采用外侧髌旁和后内侧双切口人路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固定稳定,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利用腰椎穿刺针结合outside-in缝合技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因半月板撕裂采用关节镜下利用腰椎穿刺针结合outside-in缝合技术治疗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病例95例,男36例,女59例;年龄16~77岁,平均(46.79±18.07)岁;左侧53例,右侧42例,致伤原因包括运动、扭伤等。根据Barrett标准判断半月板临床愈合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膝关节磁共振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康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95例患者随访时间22~36 个月,平均(28.32±3.98)个月。根据Barrett标准,90例(94.7%)患者获得半月板临床愈合。对比术前与术后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和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手术部位感染、关节周围血管神经损伤、线结反应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关节镜下腰椎穿刺针结合outside-in缝合技术治疗半月板前角及体部撕裂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临床效果满意,可能是治疗半月板前角及体部撕裂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对舟骨螺旋CT三维影像的空间形态作数据分析,在舟骨内找到一个区域,当舟骨骨折后固定骨折的螺钉的轴线位于此区域内时,此螺钉可以被认为在舟骨中是居中的,这个区域被称为舟骨的中央区。 方法:收集20例正常舟骨的螺旋CT数据,利用计算机手术计划与模拟软件VxWork中的“回缩”功能,将舟骨的三维重建影像向内均匀回缩,直至腰部为原舟骨腰部大小的1/3,之后再向内均匀回缩1.5 mm后得到一个新的三维影像,即为舟骨的中央区,观察中央区的形状,测量中央区的宽度。 结果:所有舟骨中央区的形态大致相似,中央区的整体形状不规则,可以分为远极、腰部、近极3部分,其中腰部十分狭窄,最大径约在0.8~1.2 mm之间。结合中央区的形状和大小,认为舟骨螺钉可以在近极、腰部或远极居中,但使螺钉在整个舟骨中完全居中是很困难的。 结论:舟骨螺旋CT影像中央区的建立为讨论舟骨螺钉的位置在舟骨内是否居中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解剖锁定接骨板(LCP)治疗11例粉碎尺骨鹰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粉碎的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收治粉碎尺骨鹰嘴骨折11例,平均年龄52岁,按照Mayo分型:ⅡB型9例,ⅢB型2例。全部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以Broberg & Morrey评分评定患肘功能。 结果:经过2~20个月(平均8.4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为7~18周(平均愈合时间11周)。Broberg & Morrey评分结果:优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0.9%。1例患者出现异位骨化,1例患者出现活动度明显受限。 结论:解剖锁定接骨板LCP治疗粉碎的尺骨鹰嘴骨折,可达到牢固固定及早期活动,并最终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对大鼠颅盖骨来源成骨细胞RUNX2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进一步了解CGRP促进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酶消化法培养原代大鼠成骨细胞并鉴定;MTT法筛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有效浓度,将含有不同浓度CGRP的条件培养基加入大鼠成骨细胞培养体系中,药物作用48 h后,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成骨细胞转录因子RUNX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结果:当CGRP浓度在10-8~10-6 mol/ L范围时,对成骨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增殖率分别为71.9%,142.1%,321.0%,P<0.05;浓度为10-7 和10-6 mol/ L的CGRP作用于成骨细胞48 h后,转录因子RUNX2在mRNA水平的表达量明显上调,分别增强(46.2±11.2)%和(58.6±14.0)%, P<0.05;转录因子RUNX2的蛋白表达变化趋势与其mRNA的表达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一定浓度的CGRP对大鼠成骨细胞转录因子RUNX2的表达有直接促进作用,RUNX2可能参与了CGRP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反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59.
临床医学生八年长学制与以往临床本科生教育在医学生培养要求上有很大的不同,对其在临床上的要求是在毕业前达到住院医生第3年的水平,同时要完成临床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标准,而生产实习的时间并没有因为对其要求的提高而延长。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进入医院后真正开始接触患者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累及干骺端及骨折线延及肱骨干的骨折采用加长锁定钢板固定并分析其临床疗效。 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肱骨近端骨折病例共计9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8.9±11.5)岁,术后平均随访21.3个月(12~46个月)。采用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Murley评分及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活动度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无不愈合、延迟愈合病例。并发症:肱骨头内翻畸形愈合2例,伤口浅表感染1例,术后桡神经麻痹1例,余5例无并发症。末次随访功能情况:平均VAS评分0.22分(0~1分),Constant-Murley评分(79.7±6.5)分(71~91分);平均肩关节前屈118°±20°(90°~160°),外展95°±14°(75°~120°),内旋L1。结论:骨折线累及肱骨上段干骺端及肱骨干的肱骨近端骨折因内侧皮质损伤,骨折线为纵行且累及骨干,治疗难度较大,良好的入路选择、仔细的术中操作是术后功能良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