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82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5岁女性患儿,全身皮肤潮红5年,出现干燥及角化增厚4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显著角化过度,颗粒层细胞内见不规则的透明角质颗粒呈空泡样变性改变,棘层不规则增厚,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基因突变检测示KRT10位点突变,基因编码区478号碱基由T变为A。诊断: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给予局部外用0.1%维A酸乳膏每日2次及皮肤保湿剂治疗,40 d复诊时皮损明显好转,全身皮肤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02.
报道1例皮肤受累较突出的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病。患者男,60岁,主要表现为头面部及肛周散在紫癜,近期出现心慌、气短。查体可见面部、颈部、腹部、肛周及口腔黏膜多发紫癜、紫红色瘀斑,部分融合,舌红肿大,可见齿痕。辅助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可见M蛋白,24 h尿蛋白1.07 g,超声心动图示左房扩大,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心肌厚度正常高限,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皮肤镜表现为紫红色不规则斑块,边缘模糊,部分融合。皮肤病理:表皮轻度角化过度,棘层萎缩变薄,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浅中层可见淡红色淀粉样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阳性。根据临床表现及皮肤组织病理结果,考虑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目前予泼尼松30 mg 1天1次口服,完善系统评估中,建议其转诊血液科。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和皮肤镜在基底细胞癌(BCC)术前精确评估中的价值及其与组织病理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确诊的33例BCC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36处BCC皮损的高频超声及皮肤镜检查结果。根据病理类型将病灶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比较两组间超声和皮肤镜特征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超声和皮肤镜下特征的对应关系通过简单匹配系数进行分析。结果 高危型BCC皮损4处,低危型皮损32处。二组间的超声表现重叠大,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点状强回声和后方回声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24处(75%)低危BCC病灶局限于真皮层内,4处高危病灶均累及皮下组织,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5例BCC皮损,除了临床易于发现的皮损外,超声可发现临床易被忽略的微小病灶或深度不可见的病灶。高危组和低危组BCC的皮肤镜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4处高危型BCC均未见轮幅样区域、乳红色无结构区、粟粒样囊肿、粉刺样开口或彩虹模式。超声下皮损内点状强回声与皮肤镜下粟粒样囊肿的简单匹配系数为36.1%,表皮层强回声不连续与皮肤镜下溃疡或糜烂的简单匹配系数为75.0%。结论 皮肤高频超声和皮肤镜可以为术前判定BCC病灶的风险性提供重要信息。皮肤高频超声可显示临床易被忽略的潜在病灶。  相似文献   
104.
【摘要】 目的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皮肤活检组织的疾病构成及临床和病理诊断情况。方法 回顾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2010年6月至2018年11月采用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的29 987例患者,分析组织病理和诊断情况。结果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确诊的皮肤疾病分为33大类,242种。常见的疾病类别分别为表皮肿瘤(2 931例,9.77%)、结缔组织病(2 809例,9.37%)、黑素细胞性肿瘤(2 078例,6.93%)、红斑鳞屑脓疱性皮肤病(1 376例,4.59%)、苔藓样皮肤病(1 291例,4.31%)、变态反应和湿疹类(1 282例,4.28%)及感染性疾病(1 156例,3.86%)等。常见疾病为硬皮病(1 887例,6.29%)、色素痣(1 755例,5.85%)、脂溢性角化(1 136例,3.79%)、湿疹(1 089例,3.63%)、银屑病(881例,2.94%)、扁平苔藓(867例,2.89%)、红斑狼疮(638例,2.13%)、天疱疮(549例,1.83%)和基底细胞癌(501例,1.67%)等。扁平苔藓、大疱性类天疱疮、环状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病等的临床诊断不符合率高,与病理诊断的一致率较低。结论 本院皮肤活检组织中表皮肿瘤、结缔组织病、黑素细胞性肿瘤、红斑鳞屑脓疱性皮肤病、苔藓样皮肤病、变态反应和湿疹类占比高。部分皮肤病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率低,对此类疾病需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CCR5△32基因多态性与尖锐湿疣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尖锐湿疣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DNA标本,采用PCR方法扩增CCR5基因片段,比较两组的基因型差别。结果60例尖锐湿疣和50例健康对照者中均未发现突变型CCR5△32基因型。结论CCR5△32基因多态性与尖锐湿疣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1986-1988年我们采用CO2激光器治疗20例晕痣99片皮损,并且随访观察4年,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血色病一例     
患者男,61岁.因全身皮肤变黑,性欲丧失,肝区疼痛,多食,体重减轻12年余,于1988年7月来诊.12余年来经常大量饮酒.12年前无意中发全身皮肤特别是屈侧和暴露部位渐变黑,主要为青灰色.未经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108.
肥大细胞增生症为一种少见的疾病,最近见至1例,临床上长期误诊为结节性痒疹,最后由病理起查确诊为本病,显示肥大细胞增生,部分与慢性炎症细胞混合浸润,呈慢性肉芽肿性改变,与已知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的各型均有所不同,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10.
患者女,77岁,因间歇性心前区不适18年,皮肤硬化,下肢浮肿1年于1994年1月来我科门诊。自1976年开始偶有心前区不适,服用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1992年11月双手遇冷发白变凉,四肢乏力。1993年2月出现间歇性低热(37℃~38℃),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偶有阵发性绞痛,每次持续约5分钟,四肢近端肌肉酸痛,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房早,Ⅲ、AVR、AVL导联ST段轻度厂移,服用消心痛及硝酸甘油症状无缓解。同年4月心悸,胸闷加重,并出现下肢浮肿,以冠心病,心衰收入某院治疗,给予硝酸甘油、心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