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大约4%~6%,环境危险因素大约占60%以上。恶性肿瘤的预防控制主要是针对环境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但是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环境污染加重等情况致使环境因素导致人群发生恶性肿瘤的归因风险值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本文是了解人群中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环境因素的归因风险值,为科学防治肿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2.
中国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年龄调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55%,肝癌所导致的疾病负担仍呈上升趋势,患者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提高。肝硬化和未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是中国肝癌的主要病因。指南推荐了适合临床实践的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4个层次的肝癌风险人群辨识特征。在医院和社区人群中筛查伴肝癌风险的患者,并科学地进行分层监测。伴有肝癌风险的患者需要终生监测,指南根据风险层次推荐了不同的肝癌监测间隔和工具,对于肝癌高危人群,6个月1次腹部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监测(常规监测);对于肝癌极高危人群,3个月1次常规监测,6~12个月增强CT或MRI检查1次,以提高早期肝癌诊断率和降低监测成本;低中危人群中,肝癌年发生率低,可延长监测间隔为1年或以上。指南部分推荐意见的成本-效益仍需要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73.
右图是一名受益于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和疟疾基金资助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秘鲁男子,这张照片是在柏林举办的“接近生活”展览系列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74.
要从过去10年的时间里选出十大医学新闻,无论如何选择,争议都是无法避免的。但其中也许有些是我们都认同的,至少是从一个英国人的角度来看。MMR(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疫苗、院内感染、国民保健服务基金和流感的话题已经连续几年而不是几个月位居英国的头条新闻了。而肥胖、禁烟、抗癌药以及体外受精也开始崭露头角。全科医生Harold Shipman认为,这些差不多算是医学上的底线了,而酒精也被列入其中则是由于人们对它的高认同度,使得它可能会成为下一场公共卫生之战的焦点。  相似文献   
75.
免疫规划30年保障健康亿万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卫生部发出了<关于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通知>,要求在3年内全国普遍实行计划免疫,通过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和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百白破)联合疫苗,预防结核、脊灰、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6种常见传染病.自此,我国开始正式实施儿童计划免疫.经过30年的努力,全国麻疹、百日咳、白喉、脊灰、结核、破伤风等6种疾病的发病人数减少约3亿人次,相关死亡减少400万人.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加人均期望寿命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持久的社会效益,我国的免疫规划事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耻辱感现状,影响因素及艾滋病健康教育对耻辱感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流出地选择返乡流动人口454人,利用自制问卷面对面调查了解其耻辱感现状及相关情况。[结果]37.7%的调查对象艾滋病耻辱感高,耻辱感与年龄明显相关(r=0.19,P﹤0.01)。艾滋病认知水平经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但耻辱感也随之增高。接受健康教育的调查对象中,高耻辱感比例为45.8%,高于未接受者(P﹤0.01),不愿意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者中,高耻辱感比例达45.8%,高于愿意接受者(P﹤0.01)。[结论]现有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艾滋病认知水平,但未能降低或消除耻辱感,调整和改进干预策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躯体亚健康状态的分布、影响因素及不良后果,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合理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现况研究方法,选取城乡居民3 57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北京协和医科院组织专家制定的《个人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躯体亚健康的因素,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躯体健康状况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女性、离婚或丧偶、疲劳、睡眠不规律、学生和农民均是躯体亚健康的危险因素(均P〈0.05);将躯体状况评分按四分位分组后,调整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后,经协方差分析发现,随着躯体状况分数的增大,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呈现增高的趋势(均P〈0.01)。结论躯体亚健康有多种危险因素,躯体亚健康程度加重会导致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水平的下降;应采取各种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的受治者保持治疗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设计,于2006年6-10月在贵州省8家MMT门诊选择1003名自愿参加调查、新进入MMT项目的 海洛因成瘾者,以面对面访谈方式对影响MMT受治者保持治疗的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随访其保持治疗的情况至2007年6月.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保持治疗率,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受治者保持治疗的因素.结果 对MMT受治者的随访共持续14个月,受治者平均保持治疗时间为10个月,第6、12个月时的保持治疗率分别为68.8%、57.4%.受治者在不同MMT门诊、每日服用的美沙酮剂量和对MMT的认识是影响保持治疗的主要因素随着受治者每日服用美沙酮剂量的增加,其退出治疗的风险降低,剂量每增加25 mg,退出治疗的风险降低20%(风险比HR=0.80,P<0.01).进入MMT时认为需要终生服用美沙酮的受治者比认为以后可以戒断美沙酮的受治者退出治疗的风险低(HR=0.66,P<0.05).结论 贵州省MMT受治者治疗12个月时只有近一半仍保持治疗;不同的MMT门诊、每日服用美沙酮剂量和对MMT的认识是影响保持治疗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9.
莱姆病暴发流行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莱姆病暴发流行的预警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和专家会议法初步拟定莱姆病预警指标体系的初始框架和指标,应用Delphi专家咨询法确定预警指标和指标权重,权重法比较各指标间作用大小。结果构建了包括宿主及媒介、高危人群、气象因素、社会环境、既往发病水平和指示病例相关的6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预警指标的莱姆病预警指标体系。结论初步构建了我国莱姆病预警指标体系,建议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莱姆病的预警指标体系,制定预警方案。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分析孕妇血汞(mercury, Hg)含量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及其临床亚型发病风险间的联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孕妇。最终检测442例PE患者及1 745例正常妊娠孕妇静脉血中Hg暴露水平。构建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血Hg含量与PE及其临床亚型包括早发性子痫前期(early-onset preeclampsia, EOPE)和晚发型子痫前期(late-onset preeclampsia, LOPE)发病风险间的联系,并通过交互作用分析血Hg含量和孕期增重水平与PE发病风险的联系。结果 PE组孕妇血Hg含量为1.50(0.97,2.36)μg/L,EOPE组为1.58(0.95,2.48)μg/L均高于对照组为1.39(0.93,2.19)μg/L(ZPE=2.006,PPE=0.045;ZEOPE=2.285,PEOPE=0.022)。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Hg暴露(OR=1.4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