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石决明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爽  肖云峰  李文妍 《北方药学》2011,8(11):21+12-21,12
目的:系统研究石决明降压、抑菌等药理作用。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具有强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对绿脓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95mg/ml。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电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药物治疗组34例,针药治疗组31例),药物组选用氯氮平治疗,剂量150mg/d,1次,d,每晚口服,治疗观察时间为6周。针药组除应用上述药物治疗外。每日针灸1次,并使用电针仪辅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6周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与白介素(IL-2、IL-6)。分别施测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以评定其精神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2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药物合并电针治疗组IL-6水平低于药物组(P〈0.01);IL-2水平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药物合并电针治疗组CD4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也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抗精神病治疗可以影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且电针合并药物组更明显。  相似文献   
43.
郅慧  武婷  武洲英  俞兰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2):177-180,193
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 peptidase, DPP)是一种因切割肽段而影响蛋白质稳定性的氨基肽酶。近年来,其家族成员在恶性肿瘤的代谢过程中逐渐受到关注,各成员因作用底物、表达分布、所处肿瘤微环境等差异,在恶性肿瘤中的功能和作用不同。本文对DPP家族成员在恶性肿瘤中表达的现有证据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了解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以期为恶性肿瘤的防治、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思路,为提高治疗有效率提供落脚点。  相似文献   
44.
 耳聋是影响人类健康和造成人类残疾的常见疾病,它主要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引起。遗传性聋包括综合征型聋和非综合征型聋,其中非综合征型聋约占70%。 GJB3及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和非综合征型聋密切相关。本文就GJB3及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与非综合征型聋的相关性进行综述,进一步明确其发病的相关性,在明确部分非综合征型聋病因的同时,更好的为患者及其家族成员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和指导,为临床防聋治聋提供依据及策略。  相似文献   
45.
46.
47.
48.
49.
张之龙  王忠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21,35(8):617-620,后插1
氧合作用是维持脑损伤后脑组织动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1].氧合作用对于维持细胞内稳态至关重要,神经元的完整性及其价值可以作为脑组织继发性损伤风险的标志物.脑为机体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之一,脑的耗氧量较高,约为机体总量的20%.在常温常压下,脑储氧含量仅7~10 ml/kg,一旦发生血氧供应障碍,常温常压下脑缺氧状态往往不易纠正.因此,及时准确了解脑组织的氧分压状况在神经外科疾病中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采用ABCD2评分法对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评价脑血管狭窄与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及ABCD2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照Johnston等对TIA的ABCD2评分标准,测定98例TIA患者的评分并危险分组,观察其2、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各危险组之间卒中率的差异;通过CTA评估脑血管狭窄,并分为血管狭窄≥50%组与血管狭窄<50%组,分析脑血管狭窄与2、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的关系,评价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评分≤3分的TIA患者有40例.2、7d发生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0例(0%)、2例(5%);评分为4~5分的患者46例,2、7d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4例(8.7%)、11例(23%);评分≥6分的患者12例,2、7d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3例(25%)、4例(33.3%).不同ABCD2评分值的TIA患者,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脑血管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比较,TIA后7d内卒中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 vs 5.6%,P=0.04).(3)血管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比较,中、高危的比率增高(46.4% vs 19.4%),且其比率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1) ABCD2评分能够预测TIA患者2、7d内卒中发生率,是临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ABCD2评分值不同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不同,分值越高,发生率越高.(2)合并中重度血管狭窄的TIA患者较脑血管无明显狭窄的TIA患者更易发生脑梗死.(3)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