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目的 分析影响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各种原因,提出有效应对策略.方法 从回血堵管、冲管封管不规范、封管夹的位置过远、留置针延长管打折、留置针导管打折、压力过低、静脉痉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护士应熟悉导致留置针堵管的多种原因及有效维护方法.结果 通过对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原因的分析,指导护士有效维护外周静脉留置针,延长置管时间.结论 有效延长留置针置管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及家属恐惧心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72.
Colles'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综观近年来的研究,多侧重于对整复方法的研究,罕见相关皮肤损伤报道。本文仅就我院治疗该骨折手法整复中并发皮肤损伤的过程、机理、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作一简要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73.
林晓光  曾振明  潘国铨 《新中医》2013,45(12):88-90
目的:探讨温阳补肾汤治疗肾阳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完成42例)予温阳补肾汤口服,对照组(完成43例)予阿仑膦酸钠片口服,2组均同时口服钙尔奇D,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阳虚症状积分和疼痛积分,并检测骨代谢指标总骨I型前胶原N端肽(P1NP)、p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肾阳虚各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5);各项指标(除腰背疼痛积分外)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性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仅腰背疼痛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2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PINP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β—CrossLap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阳补肾汤能明显改善肾阳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和中医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促进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5.
曾颖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5):711-712
目的对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应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部关节内骨折患者,共52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17~49岁,平均23.1岁。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2.5个月。患者骨折均得到愈合,愈合时间为4~11周,平均6周。所有患者损伤关节都没有不稳定发生。ATM标准评价患者手指运动功能优良率达到81%。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部关节内骨折方法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肝肾不足、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64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六味地黄汤加味;对照组:32例,口服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经治疗,两组晨僵持续时间、Schober实验、胸廓扩张度、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味是治疗肝肾不足、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陈健荣  吴峰  温建强 《中外医疗》2010,29(2):62-62,65
目的探讨改良腘横纹下方稍偏内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法对应用改良切口27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行显露、复位以及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改良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切口小,解剖层次清晰,并发症少,安全实用。结论应用改良入路显露,可以很好的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8.
朱永展  郭剑  何利雷 《中国骨伤》2010,23(8):591-594
目的:探寻运动疗法为主配合枕颌牵引治疗颈椎失稳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就诊颈椎失稳症患者400例,男220例,女180例;年龄34~72岁,平均48.4岁;采用运动疗法为主配合枕颌牵引治疗,即拮抗和修正肌肉训练,每日8次,每次2 min,同时枕颌牵引。治疗随访3个疗程(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临床体征积分的变化及影像学改变等。结果:全部完成3个疗程(6个月)后得出最终结果,痊愈210例,显效126例,有效5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7.3%。治疗前平均积分为(22.42±3.25)分,治疗后平均为(9.03±1.92)分。椎体间水平位移治疗前为(3.70±0.12)mm,治疗后为(2.96±0.09)mm;旋转角度治疗前为(12.64±0.21)°,治疗后为(8.90±0.17)°。结论:运动疗法可以明显改善颈椎失稳症状,有方法简单、作用明显,效果持久、不易反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79.
涂泽松  李逸群  吴峰 《中国骨伤》2010,23(8):609-611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4年至2008年股骨骨折钢板取出术后发生再骨折的病例10例,女4例,男6例;年龄19~48岁,平均33岁;原骨折根据Müller分型:A型4例,B型3例,C型3例。采用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针进行固定治疗,并应用病理切片方法观察骨折端骨组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4个月。10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均恢复下肢行走和负重功能。病理切片显示原骨折端部分骨质坏死,骨结构紊乱,毛细血管阻塞,可见新生血管和哈弗小管长入坏死骨质,并形成切割圆锥,证实原骨折端处于新生骨爬行替代坏死骨的过程。结论: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后极大地破坏骨质血运,骨质坏死,影响骨质重建,造成骨力学性能下降,钢板取出后容易发生再骨折,应用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0.
下肢闭合骨折术前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下肢闭合骨折术前并发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extremity,DVT)形成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54例(男23例,女31例;年龄23~95岁)下肢闭合骨折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确诊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下肢骨折并发DVT的危险因素。结果:下肢DVT包括髂外静脉血栓、股静脉血栓、腘静脉血栓、胫后静脉血栓、比目鱼肌静脉血栓。下肢骨折术前并发DVT形成情况:①患者年龄70岁以上23例;②骨折合并其他病症11例,其中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3例,合并高血压和脑梗死2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4例;③多发骨折10例;④下肢骨折后7~14d发生DVT28例。结论: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梗死等疾病,下肢多发多段骨折。DVT多发生在下肢骨折后7~14d,尽早安排手术治疗比其他预防DVT措施在降低围术期肺栓塞风险中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