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22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COPD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与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地区3家医疗机构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诊治的COPD患者进行COPD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COPD患者495例参与本研究,男性301例,女性194例。年龄49~81岁,以60~81岁所占比例较高,占64.45%。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50例(占70.70%)。稳定期299例(60.40%)。病程2~5年。COPD患者对COPD发病是否有致死性、COPD的常见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2项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79.60%、82.22%,对COPD的治疗及预防中接种疫苗的知晓率最低,为41.01%。对COPD的致病因素、COPD预防及治疗的需求较高,分别为89.09%、87.07%,对专业护理技能的需求最低,为61.01%。对与医护人员面对面交流、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的需求较高,分别为94.34%、88.08%,对宣传、公示栏的需求最低,为42.42%。结论 COPD患者对于COPD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有限,对COPD的致病因素、COPD预防及治疗等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较大,患者更倾向于与医护人员面对面交流以及从分发的健康手册中了解COPD的疾病知识。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非空腹血脂异常判定标准在北京社区人群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检验科于2018年1至10月招募社区体检者839名(男性292名,女性547名),年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60(54, 66)岁,同时检测空腹和标准餐后4 h血脂谱水平,采用配对 t检验或者配对非参数检验比较空腹和餐后4 h血脂水平,空腹血脂分层下的餐后4 h血脂水平变化和餐后血脂异常百分比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 结果:与空腹相比,餐后4 h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载脂蛋白A1(ApoA1)降低和载脂蛋白B(ApoB)轻微降低,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升高0.27 mmol/L、甘油三酯(TG)升高0.72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或 Z值分别为10.26, 22.94, 24.22, 4.71, 16.61, 26.92, -23.58, -19.35, P<0. 05)。参照国外非空腹血脂异常截断值标准,空腹合适水平组TC、LDL-C、HDL-C、non-HDL-C、TG和RLP-C分别有10.0%、16.6%、10.1%、12.3%、30.0%和34.9%的人群处于餐后血脂异常升高水平。TC、LDL-C、non-HDL-C和HDL-C的餐后4 h变化程度均随空腹水平的升高而增加( F值分别为9.50, 6.18, 8.07, 3.86, P<0.01),最大变化程度TC≤3.5%、LDL-C≤6.8%、non-HDL-C≤2.9%、HDL-C≤6.3%;RLP-C的餐后4 h变化程度随空腹水平的升高而减少(50.8% vs. 33.2%, F=10.40, P<0.01),TG的餐后4 h变化程度随空腹水平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51.3% vs. 57.9% vs. 39.2%, F=19.05, P<0.01)。在空腹血脂异常分层标准基础上建立餐后4 h血脂异常浓度截断值为TC≥5.1 mmol/L、LDL-C≥3.2 mmol/L、HDL-C≤0.9 mmol/L、non-HDL-C≥4.0 mmol/L和RLP-C≥1.0 mmol/L,TG边缘升高和升高组截断值分别为≥2.2 mmol/L和≥3.4 mmol/L。 结论:初步建立社区人群餐后TC、LDL-C、HDL-C、non-HDL-C和RLP-C的异常浓度截断值,可应用于体检人群常规血脂谱评价;建议餐后TG采取不同水平的异常浓度截断值进行分层管理。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丹归消肿膏外敷对造模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消肿止痛作用.方法 选取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辽源七厘散组(B组)、丹归消肿膏组(C组).A组大鼠涂基质软膏,B组涂辽源七厘散,C组涂丹归消肿膏,2次/d,分别涂抹7 d后,观察角叉菜胶引起足肿胀的程度和对痛阈值的影响.结果 注射0.8%角叉菜胶0.1 mL/只1、2、4、5、6 h后B、C组与A组比较,足肿胀程度明显降低(P<0.01,P<0.05);B、C组比较注射后足肿胀程度无明显变化.检测大鼠痛阈值的改变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B、C组大鼠痛阈值高于A组(P<0.01,P<0.05),C组的大鼠痛阈值高于B组(P<0.01,P<0.05).结论 丹归消肿膏治疗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能有效抑制足肿胀和明显镇痛,消肿止痛.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和细胞色素P4501A1(cytochrome P4501A1,CYP1A1)蛋白在胚胎停育患者绒毛及蜕膜中的表达。方法:分别选取30例不明原因胚胎停育患者作为病例组和30例正常早期妊娠人工流产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AhR和CYP1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绒毛组织中,病例组AhR蛋白表达水平(0.58±0.03)高于对照组(0.25±0.04),病例组CYP1A1蛋白表达水平(0.60±0.01)高于对照组(0.22±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蜕膜组织中,病例组AhR蛋白表达水平(0.56±0.03)高于对照组(0.26±0.04),病例组CYP1A1蛋白表达水平(0.57±0.01)高于对照组(0.24±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停育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AhR和CYP1A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可能与不明原因胚胎停育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5.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证候的相关研究取得了更深次的进展,同时临床研究也表明它正在影响着中医学的规范化与现代化。证候的相关研究主要是指对证候要素的研究,常见的研究类型有文献研究、专家问卷和临床试验等;常见的研究方法有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Logistic回归分析、随机森林法等。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科研和临床需要,已有许多专家在糖尿病证候诊断规范方面提供了相关研究方法与思路,如建立证候动物模型,建立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将证候客观化和微观化,病证结合与统一等方法,在糖尿病证候演变规律方面常采用横断面调查、回顾性研究、前瞻性研究等方法,从而使得对糖尿病证候研究做到客观化、微观化、定量化,对糖尿病诊疗做到病证结合,方证统一。  相似文献   
96.
尉淑卿主任认为女性生殖发育先天始于肾,而后天生殖功能盛衰过程以肝为本,绝经前后诸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肾虚肝郁,与心、脾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在平补肝肾的同时,注重强健脾胃,调养心神,调摄情志。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围绕绝经前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及低雌激素水平导致的月经紊乱、潮热汗出等自主神经紊乱症候群及疾病,抓主症,治标求本。尉师经验分为4个证型,分别为肝郁气滞型、气滞血瘀型、心肾不交型、肾阴阳俱虚型,这也是绝经前后诸证病情从轻到重四个阶段。妇女经、产、带、乳数伤于血,易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状态,经断前后,肾气虚衰,天癸将竭,肝肾同源,临床以六味地黄丸加减化裁。治标时,轻其为臣,求本时,重其为君。  相似文献   
97.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病机以肾虚精亏为本,兼以肝郁脾虚,疾病日久,可出现瘀血阻滞等病理产物互为影响。治疗中采取补肾为主,辅以疏肝健脾的治法,并按照"预备-调经-促孕-保胎"分期论治:预备期主要目的是排除器质性病变,并尽量寻求病因,做到能审因论治;调经期基于"种子先调经,经调自有孕"的原则,做到"任通冲盛,女经调",土壤肥沃,有利于受孕种子;经调后,指导同房,及早受孕;两精相合,结胚胎,受孕后,辅以补肾健脾固胎之品,避免早殒早堕。  相似文献   
98.
目的了解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的用药现状,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门诊1 397例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的处方,统计其疾病名称、药品名称、用药种类等信息,对降尿酸药、抗炎镇痛药、常见合并症用药(降压药、调节血脂药、降糖药、抗血小板药)及中成药等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9. 76%(1 192/1 328)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应用降尿酸药,以单用苯溴马隆片(31. 70%,421/1 328)、碳酸氢钠片(27. 03%,359/1 328)及两者联用(15. 81%,210/1 328)多见; 46. 95%(154/328)的痛风患者应用抗炎镇痛药,以应用美洛昔康片(21. 95%,72/328)、洛索洛芬钠片(14. 94%,49/328)者居多; 40. 89%(543/1 328)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应用降压药,以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37. 42%,497/1 328)、钙通道阻滞剂(23. 64%,314/1 328)居多; 30. 35%(403/1 328)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应用调节血脂药,以他汀类药物(24. 47%,325/1 328)居多; 21. 91%(291/1 328)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应用降糖药,以二甲双胍(13. 33%,177/1 328)、阿卡波糖(7. 08%,94/1 328)居多;抗血小板药物中,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者占16. 34%(217/1 328)、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者占6. 17%(82/1 328); 31. 10%(413/1 328)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应用中成药,以祛湿类(23. 12%,307/1 328)、化瘀类(15. 81%,210/1 328)、补益类(8. 66%,115/1 328)居多。结论门诊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用药基本合理,但在个别品种的选择上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浅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经典名方独活寄生汤及其加减合方在肝肾不足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应用方法,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通过阅览大量古代文献、医书以及通过计算机、手工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数据库,筛选近5年与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肝肾不足型RA相关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以及系统评价类的文献,从肝肾不足型RA的病因病机、独活寄生汤治疗RA的机理机制、以及独活寄生汤在治疗肝肾不足RA的临床运用这3个方面进行浅析。结果独活寄生汤及其加减合方能提高治疗肝肾不足型RA的治疗效果,改善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程度、RA相关实验室指标、促炎因子水平等。结论临床上运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肝肾不足型RA效果明显,但临床应用需要根据患者情况不同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