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清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凯  张磊  奚九一 《中医杂志》2006,47(2):144-145
认为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的病机为“毒滞脉络”,采用清法为主治疗ASO符合中医辨证原则。主要采用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软坚、清泻祛毒、清浊化毒、清瘀荡毒等治疗方法。强调在ASO早期和急性期,主要以湿热之毒而致痰瘀为主,且邪毒贯穿于疾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12.
小儿花剥苔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免疫学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花剥苔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查1562例儿童,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B淋巴细胞亚群、细胞趋化因子受体 3(CCR3)、细胞趋化因子受体 5(CCR5)表达量等.结果:花剥苔形成的主要因素为过敏、哮喘史、感染、先天体质等.花剥苔组T、B淋巴细胞亚群及CCR3、白细胞介素4水平高于非花剥苔组及正常组(P〈0.05).结论:小儿花剥苔形成与过敏、感染、哮喘史、先天体质密切相关,且T、B淋巴细胞亚群改变为花剥苔形成的免疫学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正  王庆其 《世界中医药》2008,3(5):307-30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引起的胃病是发病率最高的消化道疾病。在西方某些发达国家,HP感染率达50%以上,我国HP感染率达61%,属HP高感染地区,在慢性胃窦炎患者中感染率更是高达80%-90%。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针刺预防和治疗的去除卵巢模型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取12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其中10只仅去除少量脂肪而不伤及卵巢,30只去除双侧卵巢造成骨质疏松症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预防组和针刺治疗组,后两组分别于去除卵巢手术后第3天和3个月后开始针刺,共针刺3个月。疗程结束后取血制备血清。自新生SD大鼠四肢长骨分离破骨细胞,接种于预置象牙薄片的培养板内,以骨吸收陷窝数量和面积为指标,观察各组血清的作用。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骨吸收陷窝数量和面积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01);而针刺预防组和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骨吸收陷窝数量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去除卵巢大鼠针刺组血清能够明显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5.
刘平 《世界中医药》2009,4(6):301-303
中医病因病机学是在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中,通过对人体健康与疾病过程的细致观察,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取类比象,立象表意,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生命活动与疾病现象进行类比,总结和概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规律性认识。其特点是整体宏观性、临床实践性及其概念的抽象性。它是中医认识疾病、整体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融汇贯通的理论基础,是提高自身诊疗水平的源头。  相似文献   
16.
《灵枢》经筋理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二经筋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循行分布特点以经脉为纲纪,无脏腑属络;循行方向呈向心性;结、聚、交、合;呈片、面状分布.其病候特点、病理变化分为筋急与筋纵;病位分为经筋所过外周病候与内脏病候;治疗特点有"燔针劫刺",量化刺激标准基于"维筋相交"的交叉取穴法等等,并总结了经筋实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罗瑞静  何建成 《中医杂志》2011,52(6):503-505
目的观察涤痰汤对帕金森病(PD)药物左旋多巴(LD)毒副反应大鼠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的影响。方法在PD模型大鼠的基础上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苄丝肼2周制备LD模型,将成功L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LD模型组、涤痰汤组各9只,另取正常对照组和PD模型对照组大鼠各9只。LD模型组、涤痰汤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涤痰汤灌胃;PD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为2、4、6周)。每组在2、4、6周各取3只大鼠,行脑纹状体内DAT125I-β-CIT放射自显影,同时用γ-计数器测定DAT放射活性。结果 LD模型组随时间延长DAT数量有减少趋势,且在4、6周时均较PD模型对照组为低;涤痰汤组随干预时间的延长,DAT数量有增加趋势,且在4、6周时均较LD模型组为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显影结果与DAT变化基本一致。结论涤痰汤可以缓解帕金森病左旋多巴治疗引起的DAT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8.
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用PHE201型体表红外光谱仪对104名志愿者的太渊、大陵及非穴位对照点的自发红外辐射进行检测,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在穴位和非穴位对照点共6个检测部位中,有4个检测部位在某些波长的自发红外辐射强度与第1秒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通气量(MVV)有相关关系(r=0.197~0.334,P<0.05或P<0.01),其中左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有相关关系的波长数明显多于其他检测部位(P<0.01)。结论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通气功能有明显的相关性,能灵敏地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论中医传统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茅晓 《中医杂志》2005,46(6):409-411
中医药传统研究方法是由历史沿传而来的伴随中医药学形成发展的一种基本方法,以思辨和逻辑等方法运用为特征,梳理并论证中医理论体系的衍进历程和当今学术传承主要依托的传统研究方法.在现代科技尚难整体介入之时,中医传统研究方法的深度拓展和广泛应用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20.
吴中平  陈孝银  柯雪帆 《中医杂志》2005,46(11):859-860
温病学派的主要医家对小柴胡治疗温病的认识大致有下几点:(1)适当加减仍可应用;(2)可取小柴胡汤立方之法;(3)忌小柴胡汤,而这种认识与"柴胡劫肝阴"有关.小柴胡汤中柴胡剂量独大,从文献来看有一定的副作用,而温病学派用小柴胡汤治疗某些温热病是病重药轻或药不对证而导致变证丛生,这可能是形成"柴胡劫肝阴"认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