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69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膝骨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著名骨伤科流派魏氏伤科历经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强调"内外并重、气血兼顾",创立了"气血为要、筋骨并重,肝肾为重、调摄脾胃,注重手法、调护平衡"的治伤学术思想.形成了集药物内治外治、手法诊治以及导引疗法等的综合疗法.结合临床病案对魏氏伤科治疗膝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消肿散外敷与冰敷对骨骼肌损伤模型大鼠中MDA含量和LDH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打击造模的方法,将86只SD大鼠造成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造模后将动物分为模型组20只、消肿散组20只、冰敷组20只、联合组20只、本底组6只。观察治疗后1 d,3 d,7 d,14 d MDA含量、LDH活性变化情况。结果:1)造模1 d后,MD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q检验两两比较,冰敷消肿散联合组的MDA含量低于损伤模型组(P<0.05)。造模3 d、7 d及14 d后,消肿散组、冰敷消肿散联合组的MDA含量均低于损伤模型组(P<0.05)。2)造模3 d后,冰敷消肿散联合组的LDH活性低于损伤模型组(P<0.05)。造模7 d后,消肿散组、冰敷消肿散联合组的LDH活性低于损伤模型组(P<0.05)。造模14 d后,消肿散组、冰敷组和冰敷消肿散联合组的LDH活性低于损伤模型组(P<0.05)。结论:消肿散和冰敷消肿散联合运用均能使损伤的软组织中MDA含量减少和LDH活性降低,对骨骼肌损伤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改善肌肉组织形态修复程度。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对成骨细胞表型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对生长于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上成骨细胞表达的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碱性磷酸酶(ALP)和骨谷氨酸蛋白(BGP),于体外培养第1、5、9、13 d时进行定量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以普通级羟基磷灰石涂层和钛合金圆片作为对照.结果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组的PICP、ALP和BGP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成骨细胞形态好于对照组.结论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材料能促进成骨细胞表型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74.
在脊椎动物骨骼系统发生过程中,除颅盖骨、颌面骨等少数骨骼经膜内化骨,由间充质细胞直接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方式形成外,构成肢体的大部分骨骼是经软骨内骨化的方式发生的。这种成骨方式的特征是:间充质细胞先分化为软骨细胞,软骨细胞中极少数终生保持软骨细胞特性,构成关节软骨细胞,其余部分经一系列分化演变过程,最终成熟、肥  相似文献   
75.
目的比较伤科常用单味接骨中药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茜素红染色方法和RT-PCR法,比较伤科常用单味中药当归、自然铜、骨碎补和续断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分泌、矿化结节形成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单味中药当归对早期增殖期的成骨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当归和自然铜能增加成骨细胞矿化期矿化结节的形成;当归和续断能上调BMP-2和IGF-Ⅰ mRNA的表达.结论单味接骨中药当归具有刺激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76.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特点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病 ,我们对1 989年~ 2 0 0 0年入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治疗的患者 62 8例进行统计分析 ,从性别、年龄、职业、突出部位、误诊情况及治疗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 我们对 1 989年~ 2 0 0 0年 ,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治疗的 62 8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 ,患者入院前或入院后均有 X线摄片 ,CT或 MRI检查 ,检查报告均提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其中男性377例 ,女性 2 5 1例 ,男∶女 =1 .5∶ 1 ,平均年龄40 .2岁 ,职业以工人和干部较多见 ,椎间盘突出间隙以 L4~ 5为多 ,62 8例中 ,有 1 2例最后诊断非…  相似文献   
77.
目的全面评估AO的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universalspinesysterm,US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USS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结果伤椎椎体前壁高度由术前的44%恢复至术后的91%,后壁高度由62%至94%,矢状面指数由23.5°到4.2°,椎管内骨块矢状面占位由37%到8%.脊髓神经恢复按AISA分类,完全性脊髓损伤5例中,1例提高3级,4例无变化.不完全性脊髓损伤9例中,有1~2级的进步.结论采用USS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能得到满意的复位、牢固的固定和有效的椎管减压.  相似文献   
78.
细胞因子在骨关节炎软骨退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顾翔  杜宁 《中国骨伤》2007,20(11):792-795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破坏,软骨下骨和滑膜反应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疾病。近年报道细胞因子作为调节者,通过各种机制调节软骨细胞的功能活动,在关节软骨退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相关因子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磷酸三钙(-TCP)与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相容性的影响。方法抽取新西兰白兔的骨髓,分离纯化获取BMSCs,加入条件培养基和-TCP体外混合培养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LIPUS对BMSCs每天作用20分钟,另一组作为对照未予作用。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分化情况,分别于1周、2周、3周后停止LIPUS作用,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评估TCP与BMSCs的相容性。结果BMSCs在两组-TCP表面生长繁殖良好。混合培养1周、2周时,实验组TCP表面BMSCs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并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混合培养3周时,实验组TCP表面BMSCs数目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LIPUS可以提高培养早期-TCP和BMSCs的生物相容性,而对于培养晚期TCP和BMSCs的生物相容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创伤性下颈椎不稳定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方法 回顾77例创伤性下颈椎不稳定患者的治疗过程及随访情况.根据损伤类型、局部病理状况、全身及伴随损伤制定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通过对患者术前与术后最后随访时的神经学评估、功能评分及放射学评估等资料数据的比较,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本组前路手术41例,后路手术28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8例.术后平均随访44个月.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最后随访时的JOA评分、VAS、ASIA运动功能指数、Cobb角、椎体前滑移距离和椎间隙高度比值均有显著改善,所有手术节段均完全融合;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ASIA神经功能评级平均提高1~2个等级.结论 根据损伤类型并结合患者的全身状况、损伤节段的局部病理解剖和神经学状况制定个性化的的手术策略,是创伤性下颈椎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