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8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例57岁女性肺癌患者,给予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1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滴速60滴/min。用药约1min后,患者出现麻木,抽搐,意识不清,全身发红,口唇发绀。立即停药,静脉推注肾上腺素0.5mg、地塞米松10mg、多巴胺40mg,予鼻导管吸氧。5min后患者神志转清,心电监护示心率127次/min,血氧饱和度0.85,血压测不出。继续给予多巴胺2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静脉泵入,肾上腺素2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静脉泵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及右旋糖酐40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2h后患者血压80/50mmHg(1mmHg=0.133kPa)。3h后血压升至130/70mmHg,血氧饱和度0.98,过敏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2.
Zhang J  Wu J  Gao H  Zhu L  Shao JC  Shi MP  Han BH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10):675-67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和扩增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测序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肺癌EGFR基因突变和扩增的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DNA测序检测的454例肺癌中,总突变率48.2% (219/454)。女性患者突变率59.6% (118/198)明显高于男性39.5% (101/2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吸烟者突变率52.7%( 147/279)高于吸烟者41.1% (72/1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腺癌突变率56.8% (193/340)高于非腺癌者22.8% (26/114),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各亚型之间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FISH检测的134例肺癌中,基因扩增阳性率22.4% (30/134),其在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和腺癌亚型分型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基因扩增与基因突变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05),但两者一致性较差(κ=0.275)。结论EGFR基因在女性、非吸烟者和腺癌患者中突变率高,且腺癌各亚型之间突变率有明显差异;EGFR基因扩增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和腺癌亚型分型无明显相关。DNA测序与FISH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但两者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目前肺癌挽救性治疗尚无标准方案。本研究旨在比较培美曲赛单药与培美曲赛联合奥沙利铂挽救性治疗IV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联合化疗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2月共83例体能状态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为0分-2分的IV期肺腺癌患者分别接受培美曲赛(单药组47例)和培美曲赛联合奥沙利铂(联合组36例)挽救性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 81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单药组与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3.6个月vs4.1个月(P=0.268),客观反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6.5%vs20%(P=0.092)和56.5%vs65.7%(P=0.493)。单药组与联合组血液毒性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9%vs47.2%(P=0.460)和21.2%vs25.0%(P=0.213)。结论培美曲赛联合奥沙利铂挽救性治疗PS评分较好的IV期肺腺癌患者耐受性良好,与培美曲赛单药相比显示出较高的缓解率,但未明显增加患者的PFS。  相似文献   
14.
Shi C  Han B  Gu A  Xiong L  Shen J 《中国肺癌杂志》2011,14(6):529-533
背景与目的厄洛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标准治疗剂量为150mg/天。部分患者因毒副反应导致减量或终止治疗。本研究对厄洛替尼100mg治疗晚期化疗失败的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总结。方法 40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腺癌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吸烟史,给予厄洛替尼100mg/次/天,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良反应不能耐受为止,观察疗效、无疾病进展时间、不良反应及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40例患者中,11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15例进展,总缓解率为27.5%,疾病控制率为62.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5.5个月。外周血检测EGFR突变共15例,占37.5%,总缓解率为33.3%,疾病控制率为73.3%,EGFR有突变者的PFS为8.4个月。ECOG评分0分-1分患者中位PFS为6.1个月,ECOG评分2分患者中位PFS为3.1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厄洛替尼100mg治疗晚期肺腺癌有一定的疗效,安全性高,对不吸烟的腺癌患者、体力状况好、伴EGFR突变的患者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9例Ⅰ期NSCLC组织中TTF-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TTF-1在Ⅰ期NSCLC中阳性表达率为64.3%,其中在肺腺癌中的阳性率高于其他亚组(x2=25.231,P<0.001),低年龄组(<60岁)高于高年龄组(≥60岁)(x2=4.581,P=0.032)、女性组高于男性组(x2 =4.900,P=0.027)及肿瘤的分化程度较高组(中分化、高分化)高于较低分化组(x2=11.519,P=0.019).TTF-1阳性组和阴性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分别为38.9个月对27.8个月(P =0.023)及64.10个月对50.68个月(P=0.013).Cox回归分析显示,TTF-1阳性表达(P =0.005),肿瘤分化程度(P=0.044)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TF-1阳性表达患者预后较好.TTF-1阳性表达、肿瘤分化程度为Ⅰ期NSCLC预后独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扶正为主辨证论治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设计研究方法。选取晚期NSCLC一线治疗后疾病无进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以扶正为主辨证论治进行巩固治疗,对照组不进行中药抗肿瘤治疗。每月随访1次,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患者拒绝治疗为止。观察扶正为主辨证论治对晚期NSCLC一线化疗后疾病控制患者巩固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体重变化、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结果:(1)治疗组中位TTP为89d,对照组中位TTP为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6.21%较对照组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体重稳定率79.31%较对照组的4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扶正为主辨证论治能明显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EORTCQLQ—LC43中的躯体、角色、情绪、社会功能领域,总健康状况,疲倦、恶心呕吐、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咳嗽、口腔渍疡、脱发的症状领域方面较对照组都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医巩固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疾病控制后患者能延长疾病进展时间;(2)中医巩固治疗能明显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后中医症状和稳定体重;(3)中医巩固治疗能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通过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自荧光气管镜(autolfuorescence bronchoscope, AFB)图像目标区域的YUV定量分析,确定区分不同疾病类型的最佳判别指标,探讨AFB在中央型支气管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白光气管镜+AFB检查,二者在镜下存在异常者行活检。并对荧光图像显示病变部位通过MATLAB图像测量软件进行YUV定量分析。根据正常支气管粘膜、炎症、低级别上皮样瘤变、高级别上皮样瘤变、浸润性癌的病理结果分组。研究各组与YUV值间的关系,所得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Y值在浸润性癌和LGD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0),在浸润性癌和炎症组也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其他的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U值在浸润性癌和HGD、LGD、炎症、正常支气管粘膜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0),能较好鉴别正常粘膜及恶性病变。V值在浸润性癌和LGD组(P=0.003)、炎症组(P<0.001)、正常支气管粘膜组(P<0.001)存在统计学差异,能有效鉴别浸润性癌及良性疾病。V值在正常支气管粘膜组与HGD组(P=0.001)、炎症组(P=0.004)间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YUV色彩空间系统针对支气管和肺良恶性疾病鉴别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气管镜诊断肺癌及癌前病变提供有效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北冬虫夏草水提物(CME)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作用。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的CME处理A549细胞24、48、72 h,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以0.5 mg/mL CME处理A549细胞(干预组)12、24和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A549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ERK和p-Akt)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以未予CME处理的A549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 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随CME质量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呈明显的浓度-时间依赖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1);干预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CME处理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995,P<0.01);干预组p-ERK和p-Akt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CME处理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881,P<0.01;r=-0.932,P<0.01);干预组caspase-3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CME处理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681,P<0.01)。结论 CME对A54...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胸内结节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55例胸内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过程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发病高峰在51~60岁。临床表现非特异性,以咳嗽最常见,部分患者无症状。39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给予激素加量并行缓慢减量后好转;1例停药4年后复发,重新给予激素治疗,随访6年至今未复发。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依次为肥胖、消化性溃疡和骨质疏松;未发生威胁生命的并发症。结论胸内结节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患者长期接受激素治疗,应严密监测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胸内结节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55例胸内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过程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发病高峰在51~60岁。临床表现非特异性,以咳嗽最常见,部分患者无症状。39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给予激素加量并行缓慢减量后好转;1例停药4年后复发,重新给予激素治疗,随访6年至今未复发。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依次为肥胖、消化性溃疡和骨质疏松;未发生威胁生命的并发症。结论胸内结节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患者长期接受激素治疗,应严密监测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