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5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
疼痛是所有腰腿痛病例共同的临床症状,但疼痛的病因、病理、部位(范围或区域)、强度、性质、演变情况和影响因素等具有一定的特点与规律。这些个体化差异既是特定疾病临床诊断的首要依据,也是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在明确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基础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尚须进一步区别典型与非典型、单纯与复合、普通与特殊等个体化疾病特征,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个体化疾病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利用切卵大鼠骨丢失动物模型,通过观察补肾方对骨基质结构的影响,探讨补肾方改善骨质量、提高骨强度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卵巢切除大鼠动物模型,运用骨骼影像学、骨组织病理学和骨生物力学等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补肾方对骨丢失大鼠骨密度、骨代谢、骨生物力学性能和骨结构的影响。结果补肾方能够对抗因雌激素缺乏导致大鼠骨量的丢失,骨结构的恶化和骨生物力学的减退,同时补肾方还能够改善骨内Ⅰ型胶原交联形式的组份。结论补肾方似乎可以通过改善骨基质结构,从而改善骨质量、提高骨强度。  相似文献   
13.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客观化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Marion,LIDH)是骨伤科常见病与疑难病之一。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验证每种疗法的确切疗效,是总结实践经验、规范临床治疗,并进行深入研究与学术交流的最基本工作。既往国内对LIDH疗效评价的规范性重视不够,设置评价标准的内容、目的与意义彼此间差异较大,临床应用较为随意与混乱;  相似文献   
14.
针刺促微循环镇痛机制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传统针灸学认为,针刺治疗的临床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镇痛作用;二是补虚泻实,调节平衡——调整作用;三是扶助正气,祛除病邪——免疫作用。其中针刺治疗疼痛性疾病的历史悠久,至今临床运用普遍。关于针刺促循环镇痛作用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就有明确记载:“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由此说明气血不调是导致多种疼痛性疾病的主要因素,故针刺以调气为主,使气行则血行,血液循环畅通,其疼痛自然消失。明代针灸学家高武在《针灸聚英》中亦云:“苍龙摆尾气交流,血气奋飞遍体周。任君疼痛诸般疾,一插…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补肾益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分泌和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益精中药调节骨重建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连续酶消化法培养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观察补肾益精药物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率、碱性磷酸酶(ALP)、矿化结节数目以及成骨细胞不同分化时期IGF-Ⅰ分泌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补肾益精中药能明显增加成骨细胞增殖率,提高成骨细胞ALP分泌量,增加矿化结节数;中药组IGF-Ⅰ的分泌在第7d、第21d时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但在第14d时IGF-Ⅰ的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成骨细胞IGF-Ⅰ mRNA表达下调.结论 补肾益精中药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IGF-Ⅰ的表达与分泌发挥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对自然衰老雄性大鼠骨髓微环境中Smad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2月龄自然衰老雄性大鼠60只为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自鼠龄12月龄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补肾方(密骨胶囊)灌胃,在给药8、16、24w末三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每组各取10只大鼠,取股骨骨髓,Trizol法抽提总RNA,RT-PCR技术半定量检测Smad1基因表达,采用天能GIS凝胶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各组表达灰度值。结果:补肾方组大鼠骨髓微环境中Smad1基因表达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在8、16、24w末,补肾方组与生理盐水组的基因表达灰度值分别为0.61(95% CI=0.41,0.83)VS0.76(95% CI=0.56,0.98)、0.97(95% CI=0.81,1.13)VS0.61(95% CI=0.45,0.78)、1.75(95% CI=1.59,1.92)VS0.56(95% CI=0.40,0.7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中药(密骨胶囊)可以上调骨髓微环境中Smad1基因表达水平,可能是其促骨形成、修复骨损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黄仕荣 《中国针灸》2007,27(9):699-70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穴电针疗法的特点和临床应用。方法:从该疗法的选穴与针刺方法、临床适应证和疗效机制等方面进行阐释。结论:该疗法具有"少而精"的选穴特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但其镇痛机制不甚明了,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杜炯  崔明 《中医正骨》1999,11(8):5-6
为证实诸氏复骨丸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组织学变化的影响。采用贺氏造模法制成大白兔激素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分别从X线摄片、四环素标记、病理学观察、电镜观察等方面研究诸氏复骨丸对骨骼生长代的促进作用。结果是为示用药后预防组和治疗组能发泌胶原的合成作用,减少骨细胞的死亡和骨量的丢失。并且从超微结构上提示细胞形态及成份的变化。其中,预防组的效果最优。说明诸氏复骨丸对骨细胞胶原的合成和减少骨细胞的  相似文献   
19.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由于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痉挛,致使脑干、迷路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手法治疗是改善CSA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治疗手法多样。为评价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CSA的临床疗效,笔者以仰卧位电脑床颌枕带牵引为平行对照,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规范化非手术治疗模式下的个性化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仕荣 《当代医学》2010,16(18):36-3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病因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各种非手术治疗疗效满意且被多国推荐使用,其有效性与优势取决于如何被有效运用。在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指导下,根据具体患者的疾病特点,制定出既有原则性,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