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分为高、中、低浓度组;另设复方斑蝥组和甲状腺素组作为阳性对照组,并以空白细胞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进行体外实验,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培养24、48、72 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各药物组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呈负相关、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在5%浓度、48 h作用下达到抑制率的高峰。中药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呈现浓度依赖性,高浓度组显著高于低浓度组(P〈0.05);复方斑蝥组的细胞凋亡率略低于中药高浓度组(P〉0.05),甲状腺素片组略高于中药低浓度组(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具有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凋亡的趋势。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木立芦荟外敷对华蟾素静脉滴注后静脉炎的防治作用。方法将90例采用华蟾素静脉滴注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予木立芦荟外敷)、治疗B组(予金黄散外敷)与对照组(予0.9%NaCl溶液外涂),每组30例。各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治疗第7天、第14天与治疗后静脉炎发病率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第7天、第14天与治疗后组内比较,各组静脉炎发生率、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第7天比较,治疗B组与治疗A组、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A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第14天、治疗后分别比较,治疗A组、治疗B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A组与治疗B组静脉炎发生率、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立芦荟与金黄散外敷防治华蟾素静脉滴注后局部静脉炎均有一定疗效,但木立芦荟起效较慢,二者远期防治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3.
中医药在大肠癌防治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众多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系统的中医药治疗可有效减少大肠癌的复发转移率。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大肠癌复发转移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及单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4.
随着现代化学治疗模式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维持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也存在毒副作用较多、过度治疗、费用偏高等弊端。中医药在长期稳定瘤体,防止复发转移,改善远期生存率等方面具有优势。朴炳奎教授采用益气养阴清肺、化痰祛瘀散结、清热解毒通络等法,结合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病情发展特点,拟定了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为主的肺瘤平Ⅰ号方和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解毒抗癌为主的肺瘤平Ⅱ号方用于肺癌的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评价健脾解毒方对脾虚湿热型大肠癌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经大肠癌筛查属高危人群且符合脾虚湿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予常规对症处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服用健脾解毒方煎剂,对照组服用健脾解毒方安慰剂,均每日1剂,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2组便溏不爽、脘腹胀闷、神疲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情况及大便隐血试验(FOBT)转阴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单项症状中观察组便溏不爽、食少纳呆、口渴少饮、身热不扬、脘腹胀闷、肢体困重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FOBT阳性患者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脾解毒方可以明显改善脾虚湿热型大肠癌高危人群的临床症状,降低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率,从而降低大肠癌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6.
《中国药房》2013,(37):3463-3465
目的:比较组织块包埋法和组织块生物胶粘贴法建立人大肠癌HT-29原位移植瘤裸小鼠模型的特点和差异。方法:将24只BALB/c裸小鼠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组织块包埋法(包埋法组)和组织块生物胶粘贴法(粘贴法组)建立人大肠癌HT-29原位移植瘤模型,于接种后8周处死,考察两组裸小鼠建模前后的体质量和成瘤率、瘤质量、瘤体积,以及发生肿瘤转移和产生腹水的情况。结果:与粘贴法组比较,包埋法组裸小鼠的瘤质量更大(P<0.05),建模前后体质量和瘤体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裸小鼠的成瘤率均为100%。粘贴法组只有4只裸小鼠发生肿瘤转移,1只产生腹水;包埋法组所有裸小鼠均发生肿瘤转移,有6只产生腹水。结论:两种方法建模均表现出良好的成瘤率和肿瘤生长,但包埋法组能更好地表现肿瘤转移等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肿瘤神经侵犯(PNI)与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62例食管鱗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食管鱗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PNI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差异。【结果】PN1食管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无PNI者(22.7%vs40.7%,P<0.01),5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无PNI者(22.5%vs44.9%,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NI是食管癌患者无病生存及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HR=1.449、1.735,均P<0.05)。有PIN的Ⅱ期食管鱗癌患者和Ⅲ期无PNI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NI是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8.
99.
扶正软坚汤治疗晚期恶性肿瘤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扶正软坚汤治疗晚期肿瘤病人的疗效。方法 :将晚期肿瘤病人 9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6 0例 ,服用扶正软坚汤 ;对照组 30例 ,服用平消胶囊 ,治疗 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重、KPS和免疫功能。结果 :扶正软坚汤在改善心悸、胸闷气急、咳嗽症状和OKT3方面较对照组疗效明显 ,两者有差异 (P <0 0 5 ) ,在提高患者的体重、KPS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扶正软坚汤作为姑息治疗能明显提高晚期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 ,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心理因素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中医心理与肿瘤疾病的关联性研究却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在中医心理防治肿瘤的过程中,应突破目前的诊疗模式,将中医心理"三步走法"应用于肿瘤防治:一是在肿瘤发生前普及"未病先防心理";二是在肿瘤发展中加强"既病防变心理";三是在肿瘤转移时注重"已变延缓心理"。文章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探索中医心理"三步走法"在肿瘤防治中的新思路,突出体现中医个体化和治未病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