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1.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健康雌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21)、模型组(n=24)、治疗组(n=24)、预防组(n=27)、防治组(n=24),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予以腹腔注射奥沙利铂(5m l/kg)造模。按不同分组用药干预治疗10天,分别观察造模后24h、48h及72h大鼠的一般情况并利用神经电生理仪检测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波幅等。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24h,各组间大鼠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48h,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72h,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72h,预防组及防治组的的传导速度明显变快、潜伏期变短,且有显著差异(P〈0.05)。与预防组比较,造模后72h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潜伏期延长,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奥沙利铂治疗前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能提高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缩短病变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医舌象客观化参数与生命质量量表的相关性,为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有中医特色的客观指标。方法:选择气阴两虚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ZBOX-Ⅰ型舌象数字化分析仪采集患者的舌象客观参数,并选用EORTC QLQ-C30 V3.0、EORTCQLQ-LC13中文版及KPS量表来测定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分析舌象参数与生命质量量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点刺指数与生命质量量表中失眠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较大;(2)舌象参数与生命质量量表之间不具有典型相关性。结论:舌象指标与生命质量量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舌象客观参数的变化可以作为临床评价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疗效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3月收治的4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4—6月收治的45例相关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预防的毒副反应。比较2组化疗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相关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基础化疗知识、骨髓抑制、消化道及饮食营养等健康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口腔炎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化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增加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化疗健康知识,减少毒副反应,提高化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索健脾解毒方对湿热证结肠癌小鼠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  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健脾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复制结肠癌原位模型,其余各组建立小鼠湿热证结肠癌模型。健脾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药(250 、500、1 000 mg·kg-1·d-1),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均干预28 d。干预结束,每组各处死部分荷瘤鼠,测量瘤体质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瘤体的Ki67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表达,ELISA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剩余小鼠用于观察生存时间。  结果:健脾解毒方各剂量组的瘤体质量均较模型组显著减小(P<0.01),荷瘤鼠中位生存时间均较模型组明显延长(P<0.01),且中、高剂量组的瘤重抑制率和生命延长率均高于低剂量组(P<0.01)。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肿瘤MVD及VEGF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健脾解毒方各剂量组肿瘤细胞Ki67指数、MVD计数及VEGF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且中、高剂量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1),呈剂量依赖效应。  结论:健脾解毒方能够抑制湿热证结肠癌小鼠肿瘤的生长、延长荷瘤鼠生存时间,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表达从而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左金丸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人胃癌MKN45细胞转移的机制。方法:以H.pylori感染人胃癌MKN45细胞,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左金丸醇提物对H.pylori感染的MKN45细胞生长抑制作用。Transwell检测低、中、高剂量(25、50、100μg/ml)左金丸对H.pylori感染的MKN45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其对H.pylori感染的MKN45细胞核中的β-catenin蛋白表达;ELISA检测其对H.pylori感染的MKN4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7表达。结果:左金丸醇提物对H.pylori感染的MKN45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Transwell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pylori感染后MKN45细胞转移能力显著增强(P0.01);与H.pylori感染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左金丸均能够明显抑制H.pylori诱导的MKN45细胞转移能力(P0.01),呈剂量依赖性,且左金丸能够明显下调H.pylori诱导的β-catenin在细胞核的累积及其下游靶基因MMP-7蛋白表达(P0.01)。结论:左金丸防治H.pylori诱发胃癌细胞转移的机制可能与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MMP-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脉象与中医证候相关性。[方法] 采集脉象参数,记录中医证候,观察治疗前后变化,探讨相关性。[结果] 1)治疗组左手主波幅度(Lh1),左手重搏前波幅度(Lh3),右手主波幅度(Rh1),右手重搏前波幅度(Rh3),右手降中峡幅度(Rh4),右手收缩期面积(RAs)及对照组左手收缩期面积(LAs)较治疗前升高(P<0.05).2)各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治疗组中医单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3)脉象与中医证候存在相关性。[结论] 1)肠益方对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脉象具有一定的变化趋势,且能改善中医证候。2)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脉象与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讨宫调音乐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术后脾气亏虚证化疗患者82例,随机分为化疗组和化疗加音乐组(简称"音乐组"),每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FOLFOX6或Cape OX方案化疗,音乐组在化疗同时给予宫调音乐疗法,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脾气亏虚证的中医证候评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V3.0)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价,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D2~+、CD3~+、CD4~+T细胞比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音乐组患者的证候总积分较化疗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ORTC QLQ-C30各项功能领域评分和总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而音乐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较化疗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领域(包括疲倦、恶心呕吐、失眠、腹泻、经济困难)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化疗组患者的便秘评分亦显著升高(P0.05),而音乐组患者的疲倦、恶心呕吐、失眠、便秘、腹泻评分较化疗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化疗组患者的CD4~+比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音乐组患者的CD2~+、CD3~+、CD4~+T细胞比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音乐组患者的CD2~+、CD3~+、CD4~+T细胞比率较化疗组亦明显升高(P0.05)。结论:宫调音乐能提高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外周血中CD2~+、CD3~+、CD4~+表达,调控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基于生存和聚类分析,探讨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中医证型及其优势人群。方法:选择符合评价条件的Ⅰ-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将术后连续服用中药≥6个月者设为中药组,其余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倾向值,并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1∶1倾向性匹配。收集患者的中药处方,分析用药情况,通过K-means动态样品聚类法将患者归类,并选择最佳分类数;分析中医证型,并评价不同证型人群的无病生存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17例患者,获得中药组308例的完整处方。根据用药情况,将患者分3类时,"人群1"中比例最高的分别是补气药、祛湿药,"人群2"为清热解毒药,"人群3"为补气药、消食药;对应的中医证型可分为脾虚湿盛、热毒内盛和脾胃虚弱证,其中脾虚湿盛证患者接受系统中药治疗后复发转移的风险最低。结论: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中医证型可主要分为脾虚湿盛、热毒内盛和脾胃虚弱证,其中脾虚湿盛证患者为接受中药治疗的优势人群。  相似文献   
90.
目的就各类压力应激荷瘤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进行综述,对其特点进行评述,并分析了压力应激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2013),以"stress,animal model,tumor"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2000~2013)、重庆维普数据库(2000~2013)、万方数据库(2000~2013)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以"应激,动物模型,肿瘤"为检索词。文章所述内容需与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应用、评价,及压力应激与肿瘤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密切相关,排除重复性研究。结果共收集596篇关于应激动物模型的文献,中文156篇,英文440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的研究,纳入3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论压力应激与肿瘤研究领域为进一步从抗焦虑、抑郁等角度筛选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