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9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438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8篇
中国医学   1340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991.
目的 揭示微调手法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方法,根据DAS 2.1.1版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将65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微调手法组)与对照组(牵引组).治疗组32例,脱落2例,30例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30~65岁,平均(42.31±13.23)岁;平均病程(12.40±6.23)月;平均体重(61.21士10.23)kg.牵引组33例中脱落3例,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30~65岁,平均(45.54±14.35)岁;平均病程(13.25±6.06)月;平均体质量(62.31±1O.45)kg.应用TeleMyo 2400 T表面肌电图仪测试颈部肌群疲劳程度,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各测试一次.结果 两组治疗前积分肌电(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中位频率(M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IEMG、MPF、MF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IEMG、MP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微调手法可以缓解颈部肌群的疲劳状,牵引疗法也可以不同程度缓解颈部肌群的疲劳状,微调手法优于牵引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结合体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耳穴贴压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体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MEP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优良率40.0%,对照组优良率15.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急性期患者中观察组优良率37.5%,对照组优良率15.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慢性期患者中观察组优良率2.5%,对照组优良率0%,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耳穴贴压结合体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优于单纯采用体针治疗,且急性期疗效优于慢性期。  相似文献   
993.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通过以上作用,针灸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显示了一定的疗效,其方法包括针刺、温针、刺血、灸法、穴位注射等及综合疗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抑制自由基等作用机制。该文对上述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94.
针药复合麻醉对肠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肠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肠癌根治术患者27例,年龄40~80岁,随机分成全麻组12例,针药组1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3μg/kg、异丙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进行全麻诱导,术中以静脉输注异丙酚,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后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A)。经穴取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持续电针刺激。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h、6h、8h、24h、44h镇痛泵用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静评分;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术后2h、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β-内啡肽(β-EP)、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针药组患者术后4h镇痛泵用量明显少于全麻组(P〈0.05);两组术后4h、6h、8h、24h及44h VAS及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针药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浆β-内啡肽、皮质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患者术后早期需要更大剂量的芬太尼来缓解疼痛,而针药复合麻醉能产生一定的镇痛效应,但其程度较弱。  相似文献   
995.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又称为增生性、肥大性或退行性、老年性骨关节炎等。据文献报道,膝骨关节炎约占全身各骨性关节炎的31%左右,女性多于男性。目前公认其总的病理改变是膝关节局部关节软骨的消失,伴有骨质边缘和软骨下骨的增生硬化及滑膜与关节囊的增厚、关节周围肌腱的挛缩。  相似文献   
996.
高脂血症是由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而形成的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浓度超过正常值的一种病症。高脂血症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表明,有效的药物降脂治疗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化学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影响了其临床使用[1],因此,非药物性降脂治疗诸如针灸、推拿等在临床运用中越来越得到医家的重视。尤其艾灸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肯定,而其无不良反应等  相似文献   
997.
从经络学说、脊柱病因学说、生物全息理论综述推拿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998.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发病原因及机理至今还未得到统一的标准和答案,其诊断大多是患者的主观自我感受,缺乏临床的客观指标,这就造成了诊断的困难和治疗的针对性.临床上很难区分慢性疲劳综合征和其它类型疲劳之间的差异,以致很多人把普通的疲劳误认为是慢性疲劳综合征,从而夸大了病情,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目前人们在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原因和机理时,往往更加关注病理生理上的改变,但不同社会环境和职业对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影响则仍有争议,因此人们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正确认识有待更进一步的提高,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职业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影响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9.
保守疗法已经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的主要方法,无论是推拿、牵引,还是运动疗法等,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而在临床研究中每一种治疗方法都具有确切的疗效,但彼此之间疗效的差异性却因研究者所从事的专业侧重不同而变化不定,缺乏一个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的疗效评价,来证明哪一种方法更加合理有效;另外,各种疗效的评价方法的主要内容多是腰腿痛等患者的主观感觉,对测评结果的总结与解释也大多以医生的主观评估为主,客观化成分不足,LDH疗效评价的规范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彼此间评价标准的设置内容、目的与意义差异较大,临床应用也较为随意与混乱。因此,客观量化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制定一套行之有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规范化手法,同时为推拿手法治疗本病引入量化的疗效评价标准。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已有的五年文献进行整理,结合全国中医推拿重点专科的临床分析,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推拿手法方案。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年龄分为二组,每组30例,应用该方案进行前瞻性研究,选用VAS评分、ODI评分作为观察指标对疗效进行量化评定。结果推拿治疗后二组患者VAS评分改善和ODI指数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二者之间密切相关。二组治疗均有效,治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推拿治疗不同年龄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存在差异。可以量化评估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