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年1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中医药治疗各种慢性肝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确切的疗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引起国内外专业工作者的关注。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的标准化工作虽然取得某些进展,但尚未形成规范的诊疗常规或指南,因此,在临床研究工作中遇到了某些工作难题。纵观国外肝病领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已形成慢性乙型肝  相似文献   
2.
论大面积烧伤感染期的诊治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者感染期的救治特点,提高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大面积烧伤中的救治水平。方法:作者9年来分别在全国23个省市会诊抢救烧伤面积在90%以上的烧伤患者62例,均采用烧伤皮肤再生疗法救治,抢救成功最大烧伤面积100%+口腔黏膜、食道黏膜烫伤。结果:62例严重烧伤患者,治愈60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入院48h内暴发脓毒性休克,1例死于重度吸入性损伤继发肺部感染。结论:总结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严重烧伤感染期的救治特点,包括感染期观察的三个“3”阶段规律和四项观测指标,强调了预防烧伤感染的原则是早期应用抗生素,在确诊感染后应及时、高效、足量的联合应用敏感抗生素,同时加强清除创面液化物等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的规范化创面处理。  相似文献   
3.
再论焦痂薄化术再生烧伤再生疗法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烧伤再生疗法”的前身是“烧伤湿性医疗技术( MEBT/MEBO)”,它由烧伤湿润暴露疗法(MEBT)和湿润烧伤膏(MEBO)组成,1991年被列入国家“十年百项”成果首批十项推广技术之一.为了加速创面坏死组织早期液化过程,附加了“耕耘疗法”等项技术,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烧伤医疗体系.因为这种疗法能够激活自身成体细胞,使创面实现生理性愈合,又被称为“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目前已成为我国治疗烧伤的主体技术.为了总结“烧伤再生疗法”治疗深度烧伤的临床经验,探讨加速创面坏死组织液化和缩短再生修复过程的有效方法,作者复习了与之有关的文献.结果发现,耕耘疗法能促进深Ⅱ度深型创面坏死组织液化,使这些创面实现原位再生修复;用其处理Ⅲ度创面,焦痂液化期偏长,从而也延长了烧伤皮肤再生愈合过程.Ⅲ度创面若附以“焦痂薄化术”处理,可有效地缩短液化期,在MEBT/MEBO培植的肉芽组织上移植自体皮肤很容易成活.同时观察到愈合后的皮肤形态近似于正常,组织病理学检查到具有类似于真皮组织的结构.据此认为,“焦痂薄化术”在“烧伤再生疗法”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烧伤早期微循环功能障碍的本质,为烧伤的发病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以往完成的有关微循环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烧伤局部和全身微循环的形态学、组织间液含水量、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等多项指标的变化,分析组织细胞变性、坏死的发生机制.结果 烧伤后局部和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组织间液含水量和压力上升,毛细血管内出现高凝状态和微血栓形成.结论 严重烧伤早期微循环功能障碍的本质是"外压"、"内堵",从而诱发细胞变性、坏死,为烧伤发病和再生疗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多年来人们一直主张采用磺胺嘧啶银( SD - Ag)乳膏或抗菌药物乳剂治疗放射性烧伤,但该方法疗程偏长,有些患者因久治不愈形成慢性溃疡,本研究旨在比较湿润烧伤膏(MEBO)与磺胺嘧啶银(SD- Ag)乳膏治疗水疱型放射性烧伤的临床疗效,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在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采用随机分组表分组法,对水疱型放射性皮肤烧伤创面分别采用MEBO和SD - Ag乳膏治疗,前者为MEBO组,共计36例(处),后者为SD - Ag组,共计30例(处);主要观察指标为各组创面自行愈合时间和接受植皮手术的创面个数,以及创面所发生的特殊变化.结果 MEBO组(36处)中有34处自行愈合,占总创面个数的94.4%,自愈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为33.4 d±6.5d,另2例经过清创、移植自体皮肤封闭创面,植皮创面个数占本组创面个数的5.6%; SD-Ag组(30处)中有22处自行愈合,自愈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为41.2d±9.9d,另8例(处)经过清创、移植自体皮肤封闭创面,植皮创面个数占本组创面个数的25.7%.结论 MEBO治疗水疱型放射性烧伤的临床疗效优于SD - Ag乳膏,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手术几率.  相似文献   
6.
外用药物治疗烧伤创面的历史久远,在20世纪中叶,我国引进了西方的烧伤治疗模式,将控制创面感染作为烧伤治疗的核心,外用磺胺嘧啶银(SD-Ag)可预防或控制感染,促使创面干燥,并为深度烧伤创面的切(削)痂手术治疗创造条件。但之后的研究发现,SD-Ag治疗烧伤的作用在逐渐减弱,单纯应用SD-Ag难以控制复杂类型的细菌感染。在烧伤治疗徘徊不前的困境下,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学者徐荣祥教授根据中国"理法方药"原理,发明了一种创面外用药物——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实现了烧伤皮肤组织的原位再生修复,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笔者回顾了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针对烧伤创面外用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旨在进一步完善烧伤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治疗烧伤的关键节点(Key Nodes,KN)和与之相对应的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CCP)入手,制定临床应用标准,以保证MEBT/MEBO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方法以MEBT/MEBO的临床规范化流程作为基础,以MEBT/MEBO规范化治疗烧伤的病例为模板,确保临床治疗的关键节点和与之相对应的关键控制点的无缝衔接,制定MEBT/MEBO的临床应用标准和操作规范。结果 MEBT/MEBO各关键节点的实现,为烧伤创面的原位再生创造了生理条件,达到了烧伤创面原位再生复原的理想效果。结论掌握MEBT/MEBO的关键节点和与之相对应的关键控制点,是保证再生医疗技术实现烧伤创面原位冉生的基础,为MEBT/MEBO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微循环一词是在1954年美国召开的首届微循环生理与病理学国际会议上提出的,我国则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运用该项技术的~([1])。半个多世纪以来,多数研究人员大都集中在急、慢性疾病的研究与治疗方面,未见根据皮肤微循环特殊构型使烧伤皮肤立体式修复的报道。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徐荣祥教授在他发明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和烧伤湿润暴露疗法(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EBT)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瘢痕形成的新机制,以及新机制治疗瘢痕后获得的优良效果。方法通过观察身体各部位损伤后瘢痕组织的结构,强调瘢痕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激活干细胞的再生营养物质,而非创面愈合时的湿性环境: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纤维细胞不规则排列是瘢痕形成的结果而非原因。结果大量的临床实践结果表明,人体再生复原科学的再生系列产品中所含有的再生营养物质,能够对人体衰老皮肤、新生瘢痕、胃肠瘢痕、小白鼠心肌等组织产生直接防止瘢痕形成的作用;对于人体陈旧性瘢痕,通过配合激光技术,能够起到良好的瘢痕治疗效果。结论人体再生复原科学可有效解决身体各器官瘢痕及纤维细胞异常问题,可防止皮肤器官衰老,并能解决胃肠器官的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美宝湿润烧伤膏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国内外基础研究结果对湿润烧伤膏的几大作用机理做详细解读。方法对国内外近20年已发表的关于美宝湿润烧伤膏机理研究的论文做回顾性总结,对美宝湿润烧伤膏在烧伤创面的作用:建立和保持生理性湿润环境、止痛作用、无损伤液化排出创面坏死组织、抗炎作用、防瘢作用、抑菌作用、皮肤再生(角蛋白19型干细胞激活及烧伤创面皮肤生理性愈合)进行系统论证及数据分析。结果美宝湿润烧伤膏在烧伤创面上能切实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作为烧伤再生医学与疗法的配套药膏在创面治疗及全身系统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当今烧伤治疗中的黄金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