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球囊放置次数对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次粘连的临床价值。方法将重度宫腔粘连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2例。两组患者均在宫腔镜下行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宫腔放置Foley球囊,4d后经宫腔镜二次探查对照组未取出球囊,观察组取出后再次宫腔放置Foley球囊;4d后2组均取出,观察2组术后宫腔再粘连率及半年月经改善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宫腔再粘连率为17.6%低于对照组的45.1%(P<0.05)。观察组月经改善率为84.3%高于对照组的53.9%(P<0.05)。结论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次放置Foley球囊能有效降低宫腔再粘连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基于综合疗法研究球囊放置次数对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作用。方法将重度宫腔粘连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择期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和密切护理,对照组于术后宫腔内放置Foley球囊8d,观察组于宫腔内放置Foley球囊4d后经宫腔镜探查再次放置,并给予宫腔内透明质酸钠注入和人工周期综合疗法。随访并观察2组患者术后再粘连发生率及月经周期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再粘连发生率及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月经周期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疗法联合二次球囊放置次数可有效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发生,并显著改善患者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克银Ⅰ号方对银屑病患者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克银Ⅰ号方组)和对照组(阿维A胶囊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处蜡块包埋表皮中促凋亡基因Fas、bax的表达变化。结果两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促凋亡相关基因Fas、bax的转阴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克银Ⅰ号方对银屑病治疗有效;可影响银屑病患者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bax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桡神经浅支切取后供区功能重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人前臂防腐标本30侧,测量桡神经浅支分支点与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正中神经尺侧缘的垂直距离;取6侧新鲜尸体与此水平分别将上述神经作病理切片,观察神经束数目。结果桡神经浅支浅段分支点到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正中神经尺侧的垂直距离分别为(6.0±1.5)mm及(35.7±2.8)mm。其在此平面附近桡神经浅支内有6~10个神经束;前臂外侧皮神经神经束数目为1~3束;正中神经神经束数目为19~27束。结论可通过端侧吻合的方式将桡神经浅支远断端与正中神经或前臂外侧皮神经吻合,以重建供区的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5.
李宁  李烨  张媛媛  周岩  李坤  张孟军  王玮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867-2870
目的研究应用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PVDF)-丝氨酸(serine,Ser)吸附膜血液灌流对感染性休克氧化应激和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家猪16头,给予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s,LPS)1μg/kg.h)静脉泵入4 h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E组),应用PVDF-Ser吸附膜进行血液灌流2 h;对照组(C组),应用空白灌流器进行血液灌流2 h。于基础期、注射内毒素后和血液灌流后分别测定血浆内毒素浓度、血浆异前列腺素F2(F2-Isoprostane)、血浆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和尿液8-羟基-2’-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水平,测定肝肾功能、心肌酶、凝血指标、左心室收缩力指数(index of left ventricular contractility,dPmax)和血管外肺水指数(index of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I)、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实验结束后测定肺、肝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与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力。结果血液灌流后E组F2-Isoprostane、TRX和尿8-OHdG显著低于C组,分别为[(125±54)pg/ml vs(446±101)pg/ml,P=0.004]、[(129±49)ng/ml vs(247±117)ng/ml,P=0.037]、[(10.5±7.3)ng/(mg.Scr)vs(31.1±8.7)ng/(mg.Scr),P=0.016];E组的器官功能指标较C组显著改善;肝、肺组织的GSH含量和MPO活力,组间比较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PVDF-Ser吸附膜进行血液灌流,显著减轻感染性休克的氧化应激,从而保护重要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性评价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万方、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弯角椎体成形术(CVP)、单侧椎体成形术(UVP)和双侧椎体成形术(BVP)治疗OVCF的相关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包括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次数、骨水泥非理想分布率。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共610例患者,其中CVP 201例、UVP 215例、BVP 194例。Meta分析表明,与UVP患者比较,CVP患者骨水泥注入量增加(MD=0.105,95%CI为0.049~0.160,P=0.0001),骨水泥非理想分布率、骨水泥渗漏率降低(RR=0.094,95%CI为0.040~0.221,P=0.0001;RR=0.372,95%CI为0.222~0.624,P=0.0001),两者VAS、ODI、手术时间、X线曝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银杏叶注射液对于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 年10 月至2014 年10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 109 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50 例)和对照组(59 例)。对照组仅行全身化疗,治疗组予以全身化疗联合应用银杏叶注射液,7 d 为 1 个疗程,治疗 2 个疗程后对比 2 组疗效及 Fib(血浆纤维蛋白原)、D-D(D- 二聚体)水平。结果 治疗组的改善率为 81.36%(48/59) ,对照组的为 26%(13/50);治疗组 无效率为8.47%(5/59) ,对照组的为32%(16/50);治疗组稳定率为10.17%(6/59) ,对照组的为42%(21/50)(均P<0.05)。治疗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前Fib、D-D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的 Fib、D-D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 Fib 、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 Fib 和 D-D 水平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叶注射液能改善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由于睡眠时上气道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症状。它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常见病症,长期患病易诱发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本研究观察55例OSAHS患者和36例正常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探讨OSAHS患者病理生理改变的规律,进一步认识其影响全身情况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DS/MPN)的临床类型、病理特征、基因突变,对其预后进行评估.收集1例MDS/MPN病例及相关参考文献,观察其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学特征、基因突变及最终临床分型,判断治疗疗效,并进行预后评价.MDS/MPN同时具有MDS和MPN的临床及主要血液学特点,目前分为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1阴性(atypical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aCML)、幼年型粒单细胞白血病(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JMML)、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 with ring sideroblasts and thrombocytosis,MDS/MPN-RS-T)、MDS/MPN,无法分类(MDS/MPN-unclassifiable,MDS/MPN-U)等5种类型.各型有其不同诊断标准,而上述不同疾病之间出现转化,国内未见报道.保定市第一医院诊治1例最初诊断不明确的慢性髓系恶性肿瘤,随着疾病的演变而最终确诊为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通过本病例表明,在不同类型MDS/MPN之间可能会存在类型转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球囊放置最佳时间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影响。方法将306例进行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02例。所有患者均应用球囊联合透明质酸钠及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方法预防再粘连,其中A组放置5d,B组放置8d,C组放置11d,观察3组的疗效和感染率。结果 B、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B、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治疗后感染率为4.90%(5/102),B组患者感染率为5.88%(6/102),C组患者感染率为12.75%(13/102),A、B 2组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患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A、B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球囊联合透明质酸钠及人工周期疗法,其中球囊放置8d对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发生有最佳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