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索中药处方中应用活血解毒中药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年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全国10家三级甲等医院共1 220例基线资料齐全、有完整中药处方信息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临床诊疗与随访数据,将处方中含有兼具活血、解毒功效中药的患者归为活血解毒中药组,处方中含有活血中药和解毒中药配伍的患者归为活血解毒处方组,其余患者归为对照组。采用Cox回归方法比较三组患者在1年随访期时再发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 经校正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活血解毒中药组的患者发生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和硬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卒中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分别降低了69%(P<0.01)和58%(P<0.05);活血解毒处方组的患者发生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降低了42%(P<0.01),而硬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药处方中应用活血解毒中药,或将活血中药与解毒中药配伍使用,可显著改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短期心血管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比较稳定性冠心病再发心血管事件中药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全国10家三级甲等医院共3 646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临床诊疗及随访数据,根据随访结束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将再发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定义为病例组(346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3 300例),基于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匹配后,匹配对照组纳入200例。应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方法对病例组和匹配对照组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气虚、阳虚证型占比相对偏高,而匹配对照组气滞、血瘀、痰浊证型占比相对偏高(P<0.05,P<0.01)。分析病例组206首处方、匹配对照组161首处方、总计225味中药。病例组使用频率最高中药依次为枳壳、白术、茯苓、当归和桃仁,高频联用中药包括当归、川芎、桃仁和枳壳。匹配对照组使用频率最高中药依次为黄芪、丹参、半夏、炙甘草和柴胡,高频联用中药包括黄芪、三七、丹参、瓜蒌和天麻。结论 在真实世界中,再发心血管事件人群的中药处方偏重理气活血,而未再发心血管事件人群的中药处方偏重益气和血、活血化痰。  相似文献   
3.
4.
消化心身疾病是一组以脑肠互动异常为特点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与生理、精神心理及社会因素相关。该类疾病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患者反复就医,加重了医疗经济负担。结合临床实践,笔者认为消化心身疾病的共性病机涉及“神明之枢失衡(脑)”“胃肠腑气失调(肠)”两方面,即脑肠共病,故提出“脑肠同调”治法。笔者认为临床中用于治疗消化心身疾病的辛开苦降调枢(脑)法、温肾健脾调枢(脑)法、健脾理气(疏肝)法、通腑调神法、心胃同治法均是脑肠同调。本文从临床和基础两方面论证了上述疗法为同时作用于脑、肠,希望能为脑肠同调的提出与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果蝇无翅基因/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尪痹片(WBT)干预去势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骨形成机制。方法 48只雌性SD大鼠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去势组、CIA组、去势CIA组、去势+WBT组、CIA+WBT组、CIA+甲氨蝶呤(MTX)组、去势CIA+WBT组,每组6只。去势法制备肾虚证模型,CIA法制备类风湿关节炎模型,WBT采用每日0.63 g/kg灌胃,MTX采用每周1.05 mg/kg结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均予生理盐水灌胃,56日后取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Wnt3a、Wnt10b、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Dickkopf相关蛋白-1 (DKK-1)、Runt相关转录核心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核酸内切酶Dicer蛋白表达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DKK-1、微小RNA(miR)-335-5p mRNA表达量。结果 去势后大鼠逐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