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探讨罗氏肾病Ⅲ号方(由海藻、黄芪、丹参、熟地黄、煅牡蛎、鱼腥草、荆芥穗等组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 肾亏虚、浊毒瘀阻型3-5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脾肾亏虚、浊毒瘀 阻型3-5期非透析CK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础上联合罗氏肾病Ⅲ号方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肾功能指标、尿蛋白指标的变 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86/90),对照组为 81.11%(73/90),组间比较(χ2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 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尿酸(UA)、胱抑素C(Cys-C)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2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 定量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观察组的不 良反应发生率为4.44%(4/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14/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氏肾 病Ⅲ号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肾亏虚、浊毒瘀阻型3-5期非透析CKD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缓解患者机体炎性反 应,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患者的尿蛋白排出量,且用药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BP)对精神分裂症模型(Sz)大鼠海马中GluR1表达及认知功能影响。 方法  选取3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3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药物干预组(Sz+LBP)。Sz及Sz+LBP腹腔注射地卓西平马来酸盐0.6 mg/(kg·d),连续注射14 d制造精神分裂症模型,Sz+LBP同时灌胃枸杞多糖100 mg/(kg·d)。正常对照组在相应时段注射等剂量的正常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分别评估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进行Morris水迷宫,比较3组大鼠的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时间以及采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中GluR1蛋白的表达。结果  Sz的运动量、共济失调、刻板行为评分以及海马中GluR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Sz+LBP的运动量、共济失调及刻板行为评分均低于Sz,明显抑制精神分裂症大鼠海马中GluR1的表达(P <0.01)。结论  枸杞多糖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海马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海马中GluR1表达来改善其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等指标在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1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匹配出的31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患者术前CEA、CA19-9的假阴性率及高低不同分组的NLR、PLR值的关系。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联合检测指标并探讨联合检测对肿瘤远处脏器转移的预测作用。结果 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单用肿瘤标志物时假阴性率较高,且CA19-9假阴性率(72.78%)高于CEA假阴性率(49.58%);随着肿瘤进展,肿瘤浸润较深、存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分期较晚患者CEA假阳性率降低(P?<0.05);CA19-9及PLR的升高提示结直肠癌患者存在远处脏器转移可能,且女性患者与高PLR值相关;CEA与NLR联合检测可能具有较好的预测结直肠癌远处脏器转移的作用(AUC=0.881,P?= 0.000)。结论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及炎症指标在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率、预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TNM分期及指导术后患者复查频率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组织内、外凋亡途径中关键调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方防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 只SPF 级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拈痛汤组(11.34 g·kg-1)和雷公藤组(9.45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灭活结核分支杆菌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栝楼不同部位(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对卷烟烟气总粒相物(Total particulate matter,TPM)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增殖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TPM诱导BEAS-2B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0μg·mL-1TPM)、红霉素组(阳性对照,10μg·mL-1TPM+5μg·mL-1红霉素)及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不同浓度给药组[10μg·mL-1TPM+400、800、1200 ng·mL-1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正丁醇提取物)]。药物作用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IL-6、IL-8、TNF-α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IL-8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BEAS-2B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细胞上清液中IL-6、IL-8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细胞IL-6、IL-8、TNF-α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组的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均可以促进BEAS-2B细胞的增殖(P<0.05,P<0.01);400、800、1200 ng·mL-1瓜蒌皮组的细胞上清液中的IL-6、TNF-α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800、1200 ng·mL-1瓜蒌皮组的细胞上清液中的IL-8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400、800、1200 ng·mL-1瓜蒌子组的细胞上清液中的IL-8、TNF-α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400、800、1200 ng·mL-1天花粉组的细胞上清液中的IL-6、TNF-α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栝楼不同部位(瓜蒌皮、瓜蒌子和天花粉)正丁醇提取物可能通过促进BEAS-2B细胞增殖,抑制TNF-α、IL-6、IL-8等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