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着色真菌蟾蜍分离株的致病性。方法:抽样取着色真菌蟾蜍分离株与标准人分离株对照,制成菌悬液,做小鼠腹腔接种,观察接种后小鼠的外观表现,做菌种逆培养和观察内脏病理变化。结果:蟾蜍分离株卡氏枝孢霉、疣状瓶霉、裴氏着色霉和甄氏外瓶霉与病人分离株一样,在接种28天后,均可从小鼠脏器逆培养出接种的菌种,并引起内脏病变,形成结核样肉芽肿,肉芽肿内均可查见棕黄色硬壳小体。而瓶霉和外瓶霉属菌种逆培养结果均阴性。结论:从野生蟾蜍分离出的卡氏枝孢霉、疣状瓶霉,裴氏着色霉和甄氏外瓶霉与病人分离株一样,对小鼠有致病性,故可能是人着色芽生菌病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17例(34髋)特发性股骨头坏死、4例(4髋)正常人骨髓腔静脉造影所见。发现25髋有异常改变,并经病理证实。作者认为:①骨干返流;②2支或2支以上静脉不显影;③多条静脉明显变细;④干骺端瘀积是股骨头坏死的造影表现,前二者是可靠的诊断依据。造影结果提示髓腔静脉造影是一种安全而敏感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射频汽化结合髌骨周围钻孔减压治疗髌骨软骨病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射频汽化结合髌骨钻孔减压在治疗髌骨软骨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ArthroCare2000射频汽化仪对 56例髌骨软骨病变患者行损伤的软骨面修整, 髌骨周缘滑膜清理; 直径 2~2. 5mm克氏针, 自髌骨两侧缘向髌骨内钻孔减压。9例同时行外侧支持带松解。结果: 随访 6个月~2年 10个月, 平均 1年 7个月。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 56分提高到术后平均 91分。结论: 射频汽化仪治疗精确,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未受损伤的软骨组织; 联合髌骨钻孔减压治疗髌骨软骨病变效果良好, 术后康复快。  相似文献   
4.
颞骨岩部结构的定位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颅底手术中耳蜗的定位、岩尖的磨除范围提供解剖学方法。方法:在12个成人头颅标本上利用颅中窝入路暴露岩内面神经、耳蜗、颈内动脉等结构。观测岩内膝状神经节、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artery,ICA)的膝部、内耳道内侧缘、棘孔与耳蜗之间的解剖关系。结果:耳蜗位于面神经膝状神经节的前下方和岩内ICA膝部的后上方,耳蜗覆盖到ICA膝部的上方。ICA水平段与ICA膝部和内耳道内侧缘连线的夹角为67.1°±4.3°。结论:以棘孔和膝状神经节连线的中点、膝状神经节、内耳道内侧缘形成的三角定位耳蜗。在耳前—颞下窝斜坡手术入路中,在中颅底,过ICA膝部做与ICA水平段成67.1°±4.3°的夹角,在这个夹角内磨除岩尖骨质,不会损伤耳蜗、内耳道及其内容物。耳蜗基底圈至ICA膝部的距离为(0.302±0.016)cm。从前向后磨除岩尖骨质时,ICA膝部后方的骨质磨除不要超过(0.302±0.016)cm,否则会损伤耳蜗。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临床经下颌下咽后入路处理颅颈交界腹侧区病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5例(30侧)带颈头颅标本模拟经下颌下咽后入路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同时进行了有关的数据测量。结果:该入路浅层的重要结构均位于各自的筋膜层中,以这些结构为解剖学标志可鉴别各层并引导手术进行。咽结节是显露的上限,限制骨窗侧方显露范围的各重要结构的内缘距正中线的水平距离分别为寰枢外侧关节,左(7.78±1.03)mm,右(7.81±1.01)mm;寰枕关节,左(9.27±1.86)mm,右(9.22±1.69)mm;舌下神经管内口,左(12.76±2.77)mm,右(12.81±2.53)mm及椎动脉C2水平,左(18.36±2.27)mm,右(18.47±2.14)mm;C1水平左(25.35±2.31)mm,右(25.18±2.33)mm;穿硬膜处,左(12.69±2.42)mm,右(12.72±2.39)mm。结论:(1)经下颌下咽后入路解剖上大致可分为3个层次:浅层,深层和骨、韧带及硬膜层。(2)掌握每个层次的解剖特点及操作要点,有助于安全充分的显露和处理咽颅颈交界腹侧区病变。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尿5种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尿 5种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0 4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44例正常对照者(C组 )同时进行 2 4h尿Alb、Trf、IgG、RBP、NAG(分别简称UAE、UTE、UIE、URBPE及UNAGE)、尿糖排泄 (UGE)和肌酐清除率 (Ccr)的检测。根据 2 4hUAE分为 3组 :正常白蛋白尿组 (Ⅰ组 ) ;微量白蛋白尿组 (Ⅱ组 )及大量白蛋白尿组(Ⅲ组 )。结果 :(1) 2 0 4例中 ,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发生率为 41 2 %和 7 8% ,与C组相比 ,Ⅱ组Ccr略降低 (P >0 0 5 ) ,Ⅲ组Ccr明显降低 (P <0 0 5 ) ;(2 )UTE在 3组患者中均与UAE呈显著相关 ;UIE在Ⅲ组与UAE明显相关 ;UNAGE在Ⅱ组与UAE明显相关 ;(3)URBPE增高的发生率在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为 11 5 %、42 9%和 75 %。结论 :不同分子量尿多种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早期发现和定位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三维CT重建在先天性高肩胛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CT三维重建技术(3DCT)在先天性高肩胛症(CES)中的应用,为全面了解CES的病理变化提供帮助。方法16例单侧CES,均采用螺旋CT扫描,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又称3D)进行三维重建。3DCT图像分别从前、后、上、下、斜位观察,并测量肩胛骨上移的距离(EDSA)、锁骨倾斜度(CIA)、肩胛上角弯曲度(CSA)及肩胛骨旋转度(SRA)。结果16例肩胛骨均有不同程度的上移、体积变小、旋转、肩胛上角弯曲、锁骨向上倾斜。其中,发现肩椎骨5例、脊柱后方异常骨棘3例、颈肋2例,伴脊柱侧弯4例。患侧与健侧比较,肩胛骨平均上移3.8±1.6cm,锁骨向上倾斜12.6°±3.9°,肩胛骨下极向内旋转21.5°±4.2°,肩胛上角向前、下弯曲29.8°±12.4°。分度不同,肩胛骨的改变程度不同。结论3DCT能够清晰地显示CES的骨性病理改变,通过旋转可以在任意角度观察,并能定量测量具体反映肩胛骨的形态,有利于术前更全面了解其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功能临床相关指标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用99mTc-DTPA核素动态显像测定68只患肾和14只正常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并与年龄及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GFR与正常儿童年龄呈正相关(r=0.428,P<0.05);中、重度肾积水患儿GFR与Hb呈正相关(分别为r=0.341、P<0.05,r=0.635、P<0.01);GFR与BUN只在重度肾积水呈负相关(r=-0.559,P<0.05);GFR与SCr呈显著负相关(r=-0.445,P<0.01);中、重度肾积水肾功能显著性下降(P<0.05,P<0.001),轻度积水肾与正常肾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FR与SCr是检测小儿先天性肾积水肾功能的理想指标;BUN不适于肾积水的早期诊断;临床诊断明确的小儿先天性肾积水应早期手术治疗,以防止肾功能下降至失代偿而造成局部和全身性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后体外受精、胚胎培养技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初步应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小剂量促性腺激素促使卵泡生长后,根据优势卵泡直径分为2组,直径6~8mm者为组1,10—12mm者为组2。采集未成熟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成熟后,再进行体外授精和胚胎培养。结果:组1的GV期卵的成熟率和受精率低于组2者,但两组的MI期卵的成熟率、受精率没有明显差别。两组卵裂率没有明显差别,但形成胚胎的质量组2优于组1。总计成熟率69.3%,成熟卵中正常受精率61.5%。结论:可以用小荆量Gn促使卵泡生长后,采集未成熟卵,用体外成熟-体外授精(IVM/IVF)的方法使多囊卵巢患者在避免OHSS的情况下获得质量良好的胚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二氧化碳气腹及腹腔镜手术对细菌性腹膜炎的影响。方法31例急性阑尾炎患儿,分为开腹组16例,腹腔镜组15例,于术前、术后采集病人血液行细菌培养,检测血中自细胞及炎症因子水平,并观察切口及腹腔有无残余脓肿情况。结果开腹组较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及腹腔脓肿发生率高,术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仅水平及白细胞总数升高更明显,下降缓慢,淋巴细胞受抑制更明显。结论在细菌性腹膜炎时,腹腔镜气腹手术较开腹手术炎症反应轻,免疫功能恢复快。应用腹腔镜及二氧化碳气腹治疗腹部外科感染性腹部外科疾病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