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6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187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30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215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438篇
预防医学   182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570篇
  3篇
中国医学   833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观察灯盏乙素(Scu)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细胞模型中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Ca2+途径的影响,探讨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D)病程中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方法:选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为对照组、Scu处理组、Aβ处理组、Aβ+Scu (高、中、低)处理组及Aβ+IP3R拮抗剂组,用CCK-8法筛选药物浓度并检测各组细胞生存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中1,4,5-三磷酸肌醇(IP3)的含量;用蛋白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各组细胞IP3R和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Bcl-2、Bax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用AnnexinV/PI双染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和Scu处理组相比,Aβ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下降,IP3含量升高,IP3R、Bax和Caspase-3的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下调,细胞胞浆内Ca2+浓度及细胞凋亡率升高;Aβ+Scu处理组细胞中各检测指标的变化与Aβ处理组的结果正好相反,IP3R通道下游指标的变化与Aβ+IP3R拮抗剂组基本一致。结论:Scu能够下调通路蛋白IP3、IP3R的表达,抑制Aβ介导的Ca2+内流所致的细胞凋亡,可能通过对IP3R-Ca2+途径的调控来影响AD病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130/0.4预充液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体外循环期血管内皮细胞(VEC)及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择期体外循环(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例,ASAⅡ或Ⅲ级,男19例,女21例,年龄5~18岁,随机分为2组(n=20):血浆组(对照组)和羟乙基淀粉130/0.4组(试验组)。对照组预充乳酸林格氏液和血浆,试验组预充乳酸林格氏液和羟乙基淀粉130/0.4。胶体预充液用量18-33 m1·kg-1,晶体:胶体=0.60-0.70。分别于转流前即刻(T1)、转流30min(T2)、转流结束即刻(T3)、转流结束6 h(T4)、术后第1天清晨(T5)检测血浆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内毒素、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浓度。结果.T1时两组CEC、内毒素、sICAM-1、TNF-α、U-M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C:两组T2、T3及T4时较T1增高,T4时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内毒素:两组T2、T3、T4时较T1升高,T3、T4、T5时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sICAM-1:对照组T4、T5时较T1升高,T4时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TNF-α:对照组T3时较T1升高,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U-Mal:两组T4时较T1升高,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预充液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体外循环期VEC及其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产后子宫内翻诊治及预防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子宫内翻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年龄分别为26、28、29岁,均有多次生育史,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疼痛、阴道口见脱出的红色球状肿物,多伴有排尿困难。第三产程的非适当处理为其主要原因。结论 提倡新法接生,提高助产技术,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是预防子宫内翻的关键。而提高对子宫内翻的认识,早期发现,及时正确的处理,又是治疗子宫内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对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模型,分别加入NE和哌唑嗪、普萘洛尔及维生素E等刺激,观察心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和NF-κB核结合活性的改变。结果:NE刺激后,心肌细胞活性氧生成明显增加、NF-κB活性增强,维生素E、哌唑嗪和普萘洛尔可不同程度减少心肌细胞活性氧含量、降低NF-κB活性。结论:NE对心肌细胞的作用部分通过激活NF-κB实现,这与NE通过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活性氧过量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基于LabVIEW构架的多道心电生理记录仪开发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迄今多道生理记录仪已成为心脏介入术及医学基础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本研究首创用美国国家仪器 (NI)公司的 L ab VIEW开发系统为软件基本构架 ,自制低噪声多道前置放大器 ,配合 DAQ数据采集模块和通用计算机为开发硬件平台 ,研制了临床实用型多道心电生理记录仪。产品具有心电生理实时显示 ,数字高通、低通、5 0 Hz陷波和增益调节 ,即时存贮、任意回放和打印 ,基本程控刺激等功能。仪器小型化、经济实用、使用灵活 ,有利于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在医院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贵州省中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对省、市、县中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现状进行调查。 结果 共调查了79所中医医疗机构。各级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中本科学历占66.90%,护理专业占60.69%,初级职称占42.07%。大多数中医院开展了医院感染相关监测工作,26.67%的中医医疗机构实现了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仅3.80%的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了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科研。 结论 贵州省中医医疗机构需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相关监测工作,并加强信息化监测;专职人员存在专业单一、职称偏低、高学历人才缺乏的情况;需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8.
李玫  蔡鸿  刘波 《贵州医药》2003,27(8):701-702
目的对比观察刺五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6 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 =32 ,住院期间每日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 2 5 0ml,连续1 4d)和对照组 (n =32 ,住院期间每日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 2 5 0ml,连续 1 4d) ,分别对上述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7d、1 4d作全血粘度 (CP)、红细胞压积 (HCT)、红细胞聚集指数 (RCI)、血小板聚集率 (PCR)检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述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治疗后第 7d、1 4d ,两组上述参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5或P <0 .0 1 ) ;实验组CP、RCI和PCR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 ,促进脑部血液循环 ,降低死亡率等方面 ,刺五加注射液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9.
刘建华  高玉琼  霍昕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1):1047-1049
目的 :研究穿破石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穿破石挥发油 ,用GC-MS进行测定 ,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鉴定出 64个化学成分 ,其中相对百分率含量大于 1%的有23个成分 ,含量较高的是L 芳樟醇 (L-linalool)9.852%。结论 :64个挥发性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
炮制对黄芪中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炮制对黄芪中糖含量的影响。方法: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了黄芪及其炮制品还原性糖、水溶性糖和多糖的含量。结果:酒制黄芪中多糖含量最高,其余炮制品均较生品高。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芪中糖类含量有显著影响,这对阐述黄芪的炮制理论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