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穴注法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液屏障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对大鼠不同程度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时胃粘液屏障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复制出不同程度的大鼠CAG模型。在成功造模的基础上,以黄芪注射液与当归注射液乘发混合穴注足三里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其对CAG病变情况及胃粘膜氨基乙糖与磷脂值的影响。结果 胃粘膜损伤指数、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或两者合见者随着造模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穴注组可明显改善胃粘膜损伤指数及治疗相关病变(P均<0.01);随着造模浓度的增加,胃粘膜氨基乙糖及磷脂值显著下降,而穴注组可明显提高这两项指标((P匀<0.01);胃粘膜损伤指数与氨基乙糖及磷脂值呈负相关(P均<0.010。结论 随着CAG程度的加重,胃粘膜氨基乙糖及磷脂值明显下降,胃粘液屏障功能受损。穴注法可明显提高胃粘膜氨基乙糖及磷脂值,通过加固胃粘液屏障,以防止CAG。  相似文献   
2.
参麦汤治疗恶性骨肿瘤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 1 994年以来 ,应用参麦汤结合手术切除及化疗治疗恶性骨肿瘤 3 2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 4例恶性骨肿瘤住院病人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 2例中 ,男 2 0例 ,女 1 2例 ,年龄 1 4~ 42岁 ,平均 2 4 .6岁。其中骨肉瘤 1 6例 ,Ewings肉瘤 4例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6例 ,纤维肉瘤 4例 ,骨的恶性淋巴瘤 2例。对照组 3 2例中 ,男 2 1例 ,女1 1例 ,年龄 1 2~ 5 4岁 ,平均 2 8.4岁。其中骨肉瘤2 2例 ;Ewings肉瘤 3例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8例 ;纤维肉瘤 4例。所有病例均有术后病理证实诊断。 2组资料经统计…  相似文献   
3.
《山东中医杂志》2017,(7):621-624
对近5年来金荞麦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作一总结,以期为金荞麦的进一步运用与研发提供参考依据。参考文献39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马钱子碱透皮贴剂对小鼠和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大鼠脑啡肽含量的影响.方法 (1)小鼠的镇痛实验采用电刺激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芬太尼组及马钱子碱透皮贴剂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药后,用电刺激法观察给药后20 min及1、2、4、8、10 h不同时间点小鼠痛阈值的变化;(2)大鼠的镇痛实验采用5-HT致痛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组方法同前,分别给药后30 min给予5-HT致炎,用足压痛法观察给药后1、2、4、8 h不同时间点大鼠致炎足的痛闽值的变化.(3)将另5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组方法同前,给药后30 min分离大鼠脑功能区,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给药后大鼠脑内脑啡肽的含量的变化.结果 马钱子碱贴剂能提高小鼠电刺激致痛的痛阈值,能提高5-HT致痛的大鼠镇痛率和大鼠大脑功能区脑啡肽的含量.结论 马钱子碱透皮贴剂对小鼠电刺激和大鼠5-HT致炎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作用的机制与增加脑功能区脑啡肽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肝癌近期疗效价值。方法 2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31个病灶,对其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后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评价肿瘤灭活、残存或复发情况。结果 31个病灶中,26个病灶在造影各时相均未见增强,提示肿瘤完全灭活,但其中1个随访2个月增大;5个病灶动脉相治疗区残存增强病灶,门脉相及延迟相造影清退,提示有残存肿瘤,但其中1个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超声造影诊断准确性为93.5%,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6.1%。结论超声造影可以动态显示局部治疗区域的微循环特点及残存病灶形态,为再次补充治疗提供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双丹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Ⅱ、Ⅲ期临床试验观察双丹明日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对照,先后开展Ⅱ、Ⅲ期临床试验研究,安全性观察和疗效性观察。疗效性观察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舌象及脉象,视力,视野,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西药导升明作对照,Ⅱ期观察16周、Ⅲ期观察12周为1个疗程。结果双丹明目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总有效率Ⅱ、Ⅲ期分别为97.0%、98.4%,均优于对照药导升明(P〈0.05,P〈0.01);对中医证候总有效率Ⅱ、Ⅲ期分别为88.1%、91%,均优于对照药导升明(P〈0.01);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眼科检查指标,治疗后患者微血管瘤数目,出血、渗出、渗漏、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视野缺损区面积均有明显减少,视力明显提高,中心视野光敏感度有所提高;对患者视物模糊、双日干涩、头晕耳鸣、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和较高的消失率。2组治疗后均有部分病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测功能出现异常,但未证实其与试验药物有因果关系。结论双丹明日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的疗效,且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华佗健聪汤对氧化应激状态下的星形胶质细胞分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以原代培养的SD乳鼠星形胶质细胞为材料,H2O2造成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氧化损伤前中药组用华佗健聪汤灌胃后获取的大鼠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用ELISA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上清液中BDNF含量。结果中药组BDNF含量与正常组、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华佗健聪汤能明显增加在氧化应激状态下星形胶质细胞分泌BDNF的水平,从而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干预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干预手段,以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T-PCR方法,观测不同时间点病变侧大脑皮层2种关键炎性细胞因子受体即白细胞介素-1受体Ⅰ(IL-1RⅠ)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TNFR-Ⅰ)的mRNA表达情况,并观察针刺对上述指标的调节作用规律.结果 醒脑开窍针刺法降低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异常升高的IL-1RI、TNFR-Ⅰ的mRNA的表达,且该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更为明显.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可干预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症反应,进而对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Li J  Lu J  Ding QN  Duan GY  Tong K  Zhou YY 《中国针灸》2011,31(10):887-891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合浮针与单纯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验证浮针与针刺夹脊穴的协同效应.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夹脊穴合浮针组、浮针组,每组30例.夹脊穴合浮针组先对相应的肌筋膜触发点(MTrP点)进行浮针操作,并留置6h,然后再行针刺相应的夹脊穴等,留针30 min.浮针组单用浮针疗法.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治疗5天间隔2天,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镇痛平均起效时间、首次治疗后平均镇痛维持时间;并采用McGill疼痛询问量表比较两组首次治疗后以及2个疗程后的平均疼痛评分.结果:两组间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0±3.70)min vs (5.93±5.09)min,P>0.05].夹脊穴合浮针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浮针组[(13.00±6.90)h vs (6.27±3.98)h,P<0.01].首次治疗后两组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疗程后夹脊穴合浮针组3项评分均低于浮针组(均P<0.01).结论:针刺夹脊穴可以延长浮针的止痛时间,并且可以提高浮针的镇痛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肾益精方含药血清对D-半乳糖致原代培养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第6天的原代神经元分成5组(空白组、D-半乳糖模型组和补肾益精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相应药物处理后检测各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NO含量,并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结果:补肾益精方高、中、低剂量组SOD、GSH-Px水平明显高于D-半乳糖模型组(P0.01,P0.001),而LDH、MDA和NO水平明显低于D-半乳糖模型组(P0.001)。MTT检测细胞活性,补肾益精方各剂量组也明显高于D-半乳糖模型组(P0.05,P0.001)。结论:补肾益精方含药血清通过抑制D-半乳糖引起的神经细胞氧化应激,减轻其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