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75例HC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JAK2与STAT3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与HCC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JAK2与STAT3蛋白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量均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62.7%vs.5.3%,69.3%vs.9.3%;均P0.05);JAK2与STAT3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383,P0.01)。JAK2和STAT3蛋白的表达与肝硬化、门静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明显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JAK2与STAT3蛋白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低于各自的低表达患者(χ2=13.591;χ2=6.842,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表明,JAK2与STAT3蛋白以及门静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均为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JAK2/STAT3信号通路在HCC组织中活性增高,且其活性高低与HC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3.
背景与目的:作为一类人工合成雌激素药物,二乙基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雌激素不足所致的更年期综合征及骨质疏松症等,但其对乳腺上皮细胞作用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通过建立与人相似的Wistar大鼠乳腺癌发生的模型,并用DES进行干预,观察DES在Wistar大鼠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不同剂量的DES干预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lben(a)anthracene,DMBA]诱导Wistar大鼠乳腺癌模型,研究其对乳腺上皮细胞的作用。实验分为6个组:对照组、DES1组、DMBA组、DES1+DMBA组、DES2+DMBA组和DES3+DMBA组,其中DES1、DES2和DES3中DES剂量分别为:0.1mg·kg-1·d-1、0.2mg·kg-1·d-1和0.4mg·kg-1·d-1喂养大鼠,观察44周处死大鼠,取乳腺组织作常规病理分析以及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silver-binding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AgNOR)计数、PCNA染色强度指数(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staining intensity index,PCNA SII)、Bcl-2和C-erbB-2蛋白表达测定。结果:DMBA组和DES1+DMBA组分别有13只和2只Wistar大鼠发生癌变;单纯DES1组大鼠乳腺上皮细胞AgNOR计数及PCNASII水平上升,Bcl-2及C-erbB-2的表达提高,但未导致癌变;与其他组相比,DES2+DMBA组大鼠乳腺上皮细胞的AgNOR计数和PCNASII水平下降,Bcl-2及C-erbB-2的表达降低(P<0.05);DES3+DMBA组上述指标与DES1+DMB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小剂量DES可导致大鼠乳腺上皮细胞增生,但不导致乳腺组织癌变;在DMBA诱发大鼠乳腺上皮细胞癌变过程中,小剂量DES可以促使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乃至癌变;而中等剂量DES可以明显抑制大鼠乳腺上皮细胞增生,加大DES剂量,抑制作用不增强。  相似文献   
4.
芍药作为经方中的高频用药,历代对其性味功效却说法不一。曹颖甫精研医理、学贯中西,著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其门生整理其医案医话著成《经方实验录》。曹颖甫认为芍药味苦性平,善于疏通营分之瘀,以达到活血通瘀止痛、解肌发汗、缓急之目的,并明确提出营血虚者、无营血瘀滞之象者以及全身虚损性疾病患者不宜用芍药。曹颖甫将现代药理、生理、解剖学等知识巧妙融合于中医理论中,认为桂枝、白芍的作用部位为全身各级动静脉,对后世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檀金川教授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诊疗经验,檀教授认为治疗该病应将中医理论与微观表现相结合,针对微观,分型论治,同时配合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其他西药的应用,达到优势互补、标本兼治的作用,此外要注意预防感染、规律停药、合理饮食、避免劳累等以防止其复发,并附典型病案1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C、D1和D2组),每组30例。 C组为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D1、D2组为右美组,于麻醉诱导前10min 内分别给予负荷剂量0.5μg/kg、0.8μg/kg,术中维持速度分别为0.5μg· kg-1· h-1、0.8μg· kg-1· h-1。记录三组病人:入室时(T0)、气管插管毕即刻(T1)、切皮时(T2)、进腹(T3)、手术开始后30min(T4)、术毕(T5)各时点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糖(Glu)以及不良反应例数。结果:T1、T2、T3时点C组HR、SBP、DBP、MAP明显高于D1、D2组( P<0.05);T5时点C组的Cor、Clu浓度高于D1、D2组(P<0.05)。 C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P<0.05),而D1、D2组波动不大(P>0.05)。不良反应例数D2组多于D1组。结论:中等剂量右美0.5μg/kg更适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细胞共培养方式和免疫化学染色方法,研究骨髓基质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寡突胶质细胞的影响.实验发现,体外培养的中脑神经干细胞在与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7 d后,在神经干细胞后代中神经元比例可达38.6%±10.8%,明显高于自然分化组20%,提示骨髓基质细胞提供的微环境可明显提高神经干细胞后代中神经元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替普瑞酮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择该卫生队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8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随机将78例患者分为单药治疗组39例和联合治疗组39例,单药治疗组采取替普瑞酮胶囊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单药治疗组基础上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比较:①总有效率;②治疗前后患者胃黏膜组织炎症和疼痛的评分;③药物安全性的差异.结果 ①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4%(38/39),单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4.4%(29/39),联合治疗组对比单药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患者胃黏膜组织炎症和疼痛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胃黏膜组织炎症和疼痛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药物使用安全性高,均无出现严重不良的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给予替普瑞酮和雷贝拉唑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可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检测手段的普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率不断提高,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西医研究认为其发生与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相关。中医研究认为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湿热蕴结,瘀血阻滞等是主要发病原因。中西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和治疗均有不同。本文就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与西医进行比较,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0.
孕酮对大鼠吗啡位置偏爱效应及中枢单胺递质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目的观察孕酮对于吗啡所致奖赏效应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大鼠伏隔核及腹侧被盖区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吗啡(5mg·kg-1)可诱导大鼠产生稳定的CPP效应;孕酮(5、20mg·kg-1)本身不产生CPP效应,但能抑制吗啡的CPP效应。与对照组比较,吗啡CPP形成时,伏隔核内NE和D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吗啡组比较,合用5mg·kg-1或20mg·kg-1孕酮均可使伏隔核内DA水平下降(P<0.01,P<0.05);合用20mg·kg-1孕酮还可使伏隔核内的NE水平下降(P<0.01)。结论孕酮可有效抑制吗啡的CPP效应,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伏隔核内DA及NE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