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2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10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02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微创理念应用于结直肠外科疾病的诊治中,结直肠相关疾病的诊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的经腹手术到腹腔镜手术、经自然腔道手术,再到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结直肠疾病的外科诊治在微创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果。NOSES技术是目前结直肠外科在微创领域前沿的手术方式之一,它通过经直肠、阴道取标本来避免了腹壁的辅助取标本切口,从而将结直肠外科手术进一步微创化。NOSES技术集传统腹腔镜手术的优势与现代微创外科的理念于一体,它在确保手术效果的基础上集中体现了微创、加速康复外科、功能外科、"无疤"等理念的特点。本文主要就国内外各中心开展NOSES技术在结直肠外科诊治开展中的相关经验、心得和体会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二维码电子宣教在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6月在肿瘤科住院恶性肿瘤疼痛患者12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1~3月60名患者为对照组,4~6月60名患者为实验组,采用基于二维码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实验组癌痛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宣教知识以及两组患者护士宣教时间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均控制疼痛效果良好,实验组对癌痛健康宣教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士宣教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二维码的健康宣教模式进行健康宣教,有助于恶性肿瘤患者掌握癌痛相关知识、减少护士宣教时间。  相似文献   
3.
临床研究显示,与传统支架取栓(CSRT)比较,箝式取栓(TCET)可降低术中栓子碎裂逃逸概率,提高取栓成功率[1]。本实验旨在探讨TCET取栓机制并与CSRT比较取栓术中栓子逃逸情况。  相似文献   
4.
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ANT)是线粒体上的一类转运蛋白。它与癌细胞的代谢和凋亡过程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方面有一定潜能。ANT的四种异构体作用不同,本文将分别阐述它们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fetal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FNRBC)数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对128名孕龄32~42周,年龄24~35岁的孕妇外周血进行单密度梯度离心,对分离后的细胞进行制片、染色,显微镜下进行FNRBC计数,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38名正常妊娠组孕妇外周血中FNRBC数目为(6.4667±2.5141)个/5ml,36名轻度妊高征组孕妇外周血中FNRBC数目为(9.5300±2.3286)个/5ml,28名中度妊高征组孕妇外周血中FNRBC数目为(13.7100±4.0286)个/5ml,26名重度妊高征组孕妇外周血中FNRBC数目为(31.5000±9.4086)个/5ml。四组间比较P值均小于0.05。结论 妊高征组孕妇外周血FNRBC数目明显升高,为妊高征的临床预测和评估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杨玉  俞兰  张亿琴  张勤 《护理研究》2012,26(8):736-737
[目的]探讨双轨制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消毒供应中心质量安全管理与行政安全管理的双轨制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一套实用、可行、规范的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管理网络,重视要素控制、环节控制、终末控制,达到安全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结果]双轨制安全管理模式的运用,强化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结论]双轨制安全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双赢的新型仪器,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既保证了医疗质量使治疗计划能及时准确的实施,又能最大限度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但随着微量注射泵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发现,当输注速度慢、穿刺部位高于泵体时常出现静脉回血现象,容易引起针头堵塞而影响治疗.黎华等[1]研究认为,输注速度为3 mL/h时所有病人均出现静脉回血现象.为尽可能减少使用微量注射泵过程中出现的静脉回血现象,现将3种预防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七氟醚不同诱导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面罩肺活量吸入法诱导组(A组)与面罩潮气量吸入法诱导组(B组)。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喉罩插入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喉罩拔除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短于B组(P<0.01);A组喉罩插入时间短于B组(P<0.01);2组拔除喉罩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种七氟醚吸入诱导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喉罩插入条件,面罩肺活量吸入诱导法起效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同时采用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阶段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临床考察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体重增加/干体重比值降低(P<0.05),液体摄入量减少(P<0.05),治疗依从性提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增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的依从性,对于保证血液透析的正常进行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3):743-748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ATM)病因不明,目前多认为与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相关,部分患者于疫苗接种后发病。脊髓炎可引起脊髓水肿变软,导致病变平面以下运动、感觉等功能障碍。ATM患者的预后不一,从完全康复到致残,甚至死亡。大约1/3的患者恢复良好,1/3的患者恢复尚可,剩下1/3的患者病情很少或基本没有好转。ATM的预后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合并症的情况,但更精确的预测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