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2.
3.
目的 探讨乳糖酶添加剂对早产儿乳糖不耐受改善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有乳糖不耐受症状并符合入组标准的早产儿进行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乳糖酶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0例。乳糖酶治疗组患儿每顿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中加入4滴(180mg)乳糖酶,同时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及腹部按摩作为辅助治疗。对照组患儿则在每顿奶中加入同等剂量的安慰剂,并予与治疗组相同的益生菌和腹部按摩进行辅助治疗。在干预后第1周末和第2周末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重、粪便pH值、粪便还原糖等指标。结果 乳糖酶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8例、77例完成研究。干预后第1周末,乳糖酶治疗组还原糖阳性率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第2周末,乳糖酶治疗组患儿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还原糖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乳糖酶治疗组患儿喂养增加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患儿对乳糖酶添加剂或益生菌产生不良反应。结论 外源性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探讨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对胃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原发性胃淋巴瘤(PGL)患者86例,对比经内镜下常规活检以及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的病理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经内镜下常规活检确诊为PGL患者31例,确诊率60.8%(31/51);经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确诊34例,确诊率97.1%(34/35),明显高于内镜活检确诊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例溃疡型PGL患者因消化道大出血行外科手术确诊。经内镜活检及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术后迟发性出血与穿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对PGL诊断准确率高于内镜下常规活检方式,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作为有效的临床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特点。方法报道2个内镜治疗胃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例,描述其临床特点,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 1例为50岁男性,病灶位于胃角后壁,1例为59岁女性,病灶位于胃体前壁。2例均通过内镜完整切除病灶,病理皆为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随访至今患者均预后良好,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病灶较小侵及肌层的良性胃纤维组织细胞瘤,内镜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鼠双微体基因(MDM2)启动子区rs227974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MDM2启动子区rs227974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后行Meta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与发表偏倚评价。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共计乳腺癌病例组11 804例,对照组15 2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人群中突变型与野生型(TG/GG vs.TT)与等位基因(G vs.T)均有明显差异(OR=1.15,95%CI=1.06~1.24,P0.001;OR=1.12,95%=1.05~1.18,P0.001);按洲别分亚组分析显示,两者仅在亚洲人群中有明显差异(TG/GG vs.TT:随机效应模型OR=1.34,95%CI=1.15~1.57,P0.001,固定效应模型OR=1.34,95%CI=1.20~1.50,P0.001;G vs.T:随机效应模型OR=1.21,95%CI=1.09~1.35,P=0.001)。敏感性分析与Egger检验显示结论可靠,无明显偏倚。结论:亚洲人群MDM-2基因rs2279744位点的突变纯合子/杂合子(GG/TG)型相对于野生型(TT)的个体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MDM-2基因rs2279744位点的突变与亚洲人群乳腺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AngioJet治疗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使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治疗10例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急性下肢动脉栓塞3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基础上急性血栓形成5例,原发性血栓形成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10例(平均年龄61.60岁)手术均通过单独使用AngioJet或AngioJet联合其他方法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其中2例AngioJet抽吸后狭窄消失,6例患者使用AngioJet抽吸后有残余狭窄结合球囊扩张,2例抽吸后有残余狭窄结合球囊扩张+支架成形。由于抽吸后有残余血栓存在,3例行AngioJet吸栓+球囊扩张者和1例AngioJet吸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者辅以喷药溶栓,1例行AngioJet吸栓+球囊扩张者和1例AngioJet吸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者辅以置管溶栓(CDT)。术后平均住院(3.9±2.33)d,患者术后踝/肱指数较术前明显提高(0.84 vs.0.37,P0.05)。术后1例出现血尿,1例出现轻度肾功能损害。疗效评估结果为痊愈6例,良好4例。目前7例患者完成了6个月随访,无肢体缺血加重情况。结论:对于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使用AngioJet导管抽吸血栓安全、有效、创伤小。较为适合于股腘段血栓栓塞性病变,吸栓后残余狭窄明显可结合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抽吸血栓效果不佳的可辅以CDT。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血清来源的外泌体内miR-665与肝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试剂盒方法提取患者血清内的外泌体并用透射电镜观察验证。然后利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肝癌患者和10例体检者血清来源的外泌体内miR-665的表达水平,进行对照研究,探讨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血清提取的外泌体呈囊泡状,直径约30~150 nm。肝癌患者血清来源的外泌体miR-665较正常体检者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中位表达水平是对照组的8.3倍。外泌体miR-665高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5 cm) (P=0.0042)、有包膜浸润(P=0.0197)以及临床TNM分期(III~IV期) (P=0.0276)成明显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HBsAg以及AFP水平未见明显相关性(P > 0.05),外泌体miR-665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期较低表达组更短(P=0.036)。结论 肝癌患者血清中外泌体miR-665水平升高与肝癌进展相关,测定血清外泌体内miR-665的水平可能有助于肝癌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高表达的miR-19a-3p 靶向调控细胞黏附分子2(cell adhesion molecule 2,CADM2)并通过AKT信号通路影响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机制。方法:收集2012 年4 月至2017 年11 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收治的42 例资料完整的肾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肾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qPCR检测肾癌组织和786-O等4 种肾癌细胞系中miR-19a-3p 的表达水平,CCK-8、Transwell 和免疫荧光法检测miR-19a-3p 敲减对肾癌786-O 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9a-3p 与CADM2 的靶向关系。采用Wb 检测miR-19a-3p 通过CADM2 对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miR-19a-3p 在肾癌组织及细胞系中均高表达(均P<0.01)。敲减miR-19a-3p 可显著抑制786-O 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且miR-19a-3p 靶向作用CADM2 并下调其表达水平(P<0.05 或P<0.01)。敲减miR-19a-3p 通过靶向上调CADM2 并阻断AKT信号通路进而显著抑制786-O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均P<0.05 或P<0.01),从而缓解肾癌发生发展。结论:肾癌组织中miR-19a-3p 高表达,敲减miR-19a-3p 可显著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miR-19a-3p/CADM2/AKT分子轴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柏林问卷筛查心脏内科住院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高危人群,评价OSAHS高危与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脏内科住院患者618例为研究对象,入院病情稳定后进行柏林问卷调查,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OSAHS高危组(≥2分,274例)和OSAHS低危组(≤1分,344例)。收集患者既往病史、现病史资料和随访1年后再住院、心因性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OSAHS高危组年龄、颈围、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身高校正的颈围、既往脑血管意外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患病率高于OSAHS低危组(P<0.05)。随访期间,OSAHS高危组患者再住院70例(25.5%),OSAHS低危组患者再住院52例(15.1%),OSAHS高危组再住院率高于OSAHS低危组(χ2=10.470,P=0.002)。OSAHS高危组患者心因性死亡17例(6.2%),OSAHS低危组患者心因性死亡4例(1.2%),OSAHS高危组心因性病死率高于OSAHS低危组(χ2=11.81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脑血管意外〔b=0.571,OR=1.763,95%CI(1.017,3.085),P=0.045〕和高危OSAHS〔b=0.560,OR=1.751,95%CI(1.084,2.828),P=0.022〕是心脏内科住院患者再住院的危险因素;高危OSAHS〔b=1.157,OR=3.182,95%CI(1.045,9.687),P=0.042〕是心脏内科住院患者心因性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OSAHS高危人群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较高,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