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熊胆粉在麝香通心滴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为麝香通心滴丸"凉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poE~(-/-)基因敲除小鼠结合高脂饮食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30只小鼠按体重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9只),麝香通心滴丸组(复方组,7只),麝香通心滴丸去熊胆粉组(拆方组,7只),熊胆粉组(7只);另取9只雄性同龄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复方组、拆方组和熊胆粉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30、30、0.33 mg/kg)灌胃,模型和正常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E LISA法检测血清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ygen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含量;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二氢乙啶(dihydroethidum,DHE)荧光探针探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Real-time PCR检测主动脉miR-20、miR-21、miR-126及miR-155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主动脉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复方组、拆方组和熊胆粉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以复方组减弱的最为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L-2、IL-6、TNF-α、IFN-γ、oxLDL和MDA均升高(P0.01),GSH和SOD下降(P0.01),主动脉miR-126、miR-21及miR-1 55表达上升(P0.01),miR-20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组、拆方组和熊胆粉组血清IL-2、IL-6、TNF-α、IFN-γ、oxLDL及MDA下降(P0.01),GSH和SOD上升(P0.01),主动脉miR-126、miR-21、miR-155表达下调(P0.01),复方组和熊胆粉组miR-20表达上调(PO.01)。与复方组比较,拆方组和熊胆粉组小鼠血清中IL-2、IL-6、TNF-α及IFN-γ水平升高(P0.01);拆方组和熊胆粉组GSH和SOD下降(P0.01),MDA和oxLDL上升(P0.01);拆方组与熊胆粉组miR-20和miR-155表达下调(P0.01)。结论麝香通心滴丸具有显著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主动脉miR-126、miR-21、miR-1 55及miR-20的表达相关,熊胆粉在全方的调节作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析针灸推拿联合功能性训练和单纯功能性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5-2020年发表的针灸推拿治疗小儿脑瘫RCT,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Ebsco Medlin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onMed...  相似文献   
3.
目前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DAC)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已得到普遍认可且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简述其治疗作用机制及近年DAC对不同分型MDS治疗及其剂量、联合用药、分子学标志物预测、不良反应,总结现有临床及实验研究资料,为今后的精准用药治疗提供经验及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Ⅰ型胶原合成降解率探讨淫羊藿和女贞子配伍对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淫羊藿组(9.5 g·kg-1)、女贞子组(9.5 g·kg-1)、淫羊藿女贞子配伍组(淫羊藿∶女贞子=4∶3,9.5 g·kg-1)、雷洛昔芬阳性对照组(6.25 mg·kg-1),每组10只,自由饮水、摄食。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用0.5 %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配成的维甲酸混悬液按70 mg·kg-1灌胃,正常对照组大鼠以0.5 % CMC-Na灌胃,连续造模2周。在模型复制的同时,各组动物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共3周。检测骨密度、生物力学、血清骨钙素(BGP)及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水平,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显著下降(P< 0.01),BGP含量及PINP、PICP、ICTP水平显著升高(P< 0.05,P< 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淫羊藿女贞子配伍可显著升高骨密度(P< 0.01),增强骨生物力学性能(P< 0.01),下调血清BGP及PINP、PICP、ICTP水平(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生物力学性能与反映Ⅰ型胶原合成降解率的各指标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 0.05,P< 0.01)。结论 Ⅰ型胶原合成降解率的加快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密切相关,淫羊藿女贞子配伍对Ⅰ型胶原代谢水平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化痰祛瘀法治疗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采用化痰祛瘀法治疗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有效医案348例,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药物使用频次、关联规则和提取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 348张初诊处方中涉及66味中药,以垂宁方为化痰祛瘀法基本方,通过辨证配伍分析产生潜在新处方7张。结论 通过TCMISS初步揭示了化痰祛瘀法为基本大法基础下,随证配伍治疗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的处方用药规律,为总结课题组中医药临床用药经验提供客观方法,有助于为中医药治疗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7.
齐尚忠  张强 《医学信息》2019,(20):37-39,44
随着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接受低位直肠肿瘤切除术,术后出现的一系列便频、便急、气便失禁等排便功能障碍称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关于LARS的文献,对其发病机制及预防进行研究,同时对其中西医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治LARS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益气活血方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益气活血方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Kif15、Cyclin B1、Cyclin D、CDK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益气活血方作用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48h后,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减少,排列疏松,体积变小,形态变圆;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益气活血方对细胞的抑制率相应增加,其中12.5g/L、25g/L浓度组的增殖抑制率接近阳性对照组(10nM紫杉醇);12.5g/L剂量益气活血方作用于MDAMB-231细胞48h后可使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同时,益气活血方可明显下调细胞周期相关的Kif15、Cyclin B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方能阻滞MDA-MB-231细胞周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正>外泌体(exosome)是指直径30~150 nm的一种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不同于微囊泡(microvesicle)和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ies),外泌体具有特殊的形成和释放方式:细胞壁内吞形成内小体(endosomes),核酸、蛋白质等细胞产物通过管腔内囊泡(intraluminal vesicles,ILVs)装载入内小体从而形成多囊泡体(multivesicular bodies,MVB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管癌(CCA)中医证候及其在疾病亚型、TNM分期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399例CCA患者中医证候信息,使用多元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CCA患者中医证型以脾虚痰湿证[92例(23.1%)]、脾阳虚衰证[91例(22.8%)]、痰毒瘀结证[73例(18.3%)]为主。肝内胆管癌(ICC)胆汁瘀滞证占比低于肝外胆管癌(ECC),脾阳虚衰证占比高于ECC(P<0.01)。TNM分期Ⅲ、Ⅳ期脾虚痰湿证占比低于Ⅰ和Ⅱ期(P<0.01),脾阳虚衰证占比高于Ⅱ期(P<0.01),Ⅳ期胆郁痰扰证占比高于Ⅰ期(P<0.01),胆汁瘀滞证占比低于Ⅰ期(P<0.01)。男性、吸烟、饮酒患者脾虚痰湿证占比较高,女性及既往肝胆病病史患者脾阳虚衰证占比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A中医证候以脾虚痰湿证最常见。ECC多见胆汁瘀滞证,ICC多见脾阳虚衰证。Ⅰ、Ⅱ期多见脾虚痰湿证,Ⅲ、Ⅳ期多见脾阳虚衰证;Ⅰ期多见胆汁瘀滞证,Ⅳ期多见胆郁痰扰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