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紫杉醇(PTX)脂质体联合氟尿嘧啶衍生物(S-1)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和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97例,根据患者最终选取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PTX脂质体联合氟尿嘧啶衍生物(S-1)治疗,对照组给予PTX注射液联合S-1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44.68%和46.00%;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7个月(95% CI:6.57,7.43)和6个月(95% CI:5.67,6.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脱发及关节肌肉疼痛较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恶心呕吐、肝功能受损及外周神经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X脂质体联合S-1治疗进展期胃癌有一定疗效,具有不良反应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宿主整合因子(integration host factor,IHF)对伤寒沙门菌动力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选用IHF两个亚基HimA和HimD的基因缺失株(△himA pBAD、△himD-pBAD),并构建相应回补株(himA-C、himD-C),进行细菌动力实验,观察himA和himD对伤寒沙门菌动力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野生株(WT-pBAD)与△himA-pBAD、野生株与△himD-pBAD中鞭毛相关基因flhD、fliA和fljB等mRNA表达差异,分析IHF对鞭毛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 与WT-pBAD相比,△himA-pBAD和△himD pBAD动力均明显减弱(P均<0.05),himA-C、himD-C动力则基本一致。与WT pBAD相比,△himA pBAD、△himD-pBAD中鞭毛相关基因flhD、fliA和fljB的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结论: IHF可能通过正向调节鞭毛相关基因flhD、fliA和fljB等转录,增强伤寒沙门菌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 110例中,40例(36.36%)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25例(22.72%),性腺功能减退8例(7.27%),生长激素缺乏7例(6.3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缺乏5例(4.54%),且5例(4.54%)并发两种激素缺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压增高、入院GCS评分≤8分、颅底骨折及弥漫性脑水肿是颅脑损伤病人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早期评估病情、有效治疗干预、及时降颅内压治疗可能是降低颅脑损伤病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优化方案,明确STZ的最佳剂量。方法: 将6周龄的SPF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之后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按照雌鼠与雄鼠2 ∶1的比例进行合笼,次日阴道涂片镜检发现精子记为孕第1天。将所得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STZ不同剂量(15,25,35,45 mg/kg)组,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同等剂量枸橼酸缓冲液(0.1 mol/L,pH=4.2)及STZ,观察体重、空腹血糖以及成模率、死亡率、仔鼠情况,HE染色观察孕鼠的胰腺、肝脏及脂肪组织的变化。结果: 25 mg/kg组成模率(62.5%)最高,死亡率(12.5%)最低;注射STZ后25、35、45 mg/kg组血糖均明显升高,且25 mg/kg组较平稳。 结论: SPF级6周龄Wistar大鼠高脂饲养8周联合孕第1天注射25 mg/kg STZ为建立稳定的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可靠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基于国家专利的中药复方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治及新药复方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库获取自2001年1月至2022年6月治疗KOA的内服中药复方专利,对其规范、整理后,进行用药频数、类别及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构建中药共现网络,提取核心药物,总结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105项治疗KOA的专利复方,包含278味中药,累积用药频次1387次。高频中药主要有牛膝、当归、骨碎补、甘草、川芎及独活等,药物类别主要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及祛风湿药比例最高。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主归肝经、肾经、脾经。关联规则结果显示主要有9个药物组合,其中菟丝子与牛膝为核心药物配伍。聚类分析可得到8类中药组方。结论 KOA与肝、肾、脾三脏有关,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本病的核心药物为牛膝、杜仲、当归等,治则为扶正祛邪;临床治疗以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为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