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6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观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兔外周和中枢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和脑啡肽(enkephalin,ENK)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镇痛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日本大耳白兔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加电针组5组,每组6只。后4组采用在左侧第三腰椎横突部埋置明胶海绵的方法制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针刀组给予针刀干预,电针组给予电针双侧"委中"干预,针刀加电针组给予针刀和电针干预。造模后第28天进行取材,分别检测血浆、肌肉、脊髓和下丘脑中β-EP和ENK含量。结果造模后,模型兔血浆和肌肉中β-EP和ENK含量较正常组升高,脊髓和下丘脑中β-EP和ENK含量较正常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治疗组(针刀组、电针组、针刀加电针组)在治疗后,β-EP和ENK的含量均趋于正常,与模型组比较,肌肉中β-EP含量降低,下丘脑中β-EP及ENK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和电针对外周和中枢的β-EP和ENK均有良性的调节作用,针刀较电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在分娩过程中,宫颈成熟是分娩发动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引产成功的关键。现代医学认为妊娠末期的机械性刺激、内分泌变化、神经介质释放等多因素均能促使子宫下段形成及宫颈逐渐软化成熟[1]。  相似文献   
3.
中医色彩疗法与“五色”密切相关,其立足于中医五脏与五色的关系,并在五行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于临床。其应用可延伸为通过使用与五色有关的中药、食物、熏香、染料等手段进行治疗;其治疗对象也与五色相关,如抑郁症患者对症状的描述具有强烈的色彩意识。通过对色彩疗法的深入研究,可进一步提高相关疾病的中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儒门事亲》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及其学术思想。方法 通过阅读全文收集《儒门事亲》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建立方药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2.4.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31首方剂,包含77味中药,高频使用中药(频次≥8次)为甘草、生姜、人参、白术;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甘、辛、苦为多;归经主要为肺、脾、胃经;功效以补虚类药物最多;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石膏-甘草、滑石-甘草、当归-白术等药对;通过聚类分析得到3个新方:①白矾、人参、生姜、石膏、滑石;②甘草;③白术、当归、黄芩、蜂蜜。结论 张子和治疗咳嗽尤重化痰止咳,且寒热平调,补益与攻邪并举,肺、脾、胃三脏同调,同时用药精简。  相似文献   
5.
张敏  图娅 《中医研究》2008,21(3):15-18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氟西汀组,应用孤养合并慢性复合应激方法造模,观察大鼠Open-field实验和"Y"型电迷宫实验成绩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内PKA(蛋白激酶A)、CREB(环磷酸腺苷反应单元结合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模型组大鼠自主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行为学成绩较模型组提高(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内PKA、CREB含量较空白组显著降低(分别P<0.05,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海马内PKA、CREB含量有所提高(P<0.01),与氟西汀组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 结论提示电针作为早期干预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抗慢性应激所致的学习记忆行为改变,其机制可能与海马内PKA、CREB信号物质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了解网络教学期间高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方法 以中医药相关专业为例,于2020年3月13日-2020年3月27日对全国30所高校中医药专业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网络教学使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均得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线下转为线上.结论 网络教学有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但还需要教师通过优秀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刺对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针刺前后SCD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 筛查196例SCD患者,纳入7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组,每组各36例,针刺组采用“调和气血,补心益智”针刺法,百会与神庭连接1对电极(2/100 Hz,1~5 mA),其余穴位手针治疗,20 min/次,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12周;假针组采用非穴位的非穿透性治疗,治疗时间和疗程同针刺组。采用综合Z分数、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主观认知下降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量表和功能活动问卷评价SCD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16S核糖体RNA基因测序法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 最终每组完成26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与假针组比较,治疗12周后,针刺组的综合Z分数和MOCA评分显著提高(P=0.045,P=0.007)。针刺治疗后变形菌门(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和克雷伯氏菌)丰度降低(P<0.05),拟杆菌门(拟杆菌)和厚壁菌门(瘤胃球菌科UCG-014)丰度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罗氏菌属与综合Z分数和MOCA评分成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电针、手针不同机械刺激方式对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模型(CMS)大鼠心功能及外周起效机制研究。方法 SD大鼠50只,根据心电图剔除先天心脏疾病大鼠后纳入40只,随机分为空白、模型、手针、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8周CMS造模,干预组每日造模前针刺“内关”(左右侧交替进行)。采用行为学、心脏超声、HE/Masson染色、qPCR评估大鼠压力应激下心脏和外周组织的应激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糖水偏好降低(P<0.01),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E%)减少(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降低(P<0.01),心肌间质纤维化面积以及皮肤组织(SK)、背根神经节(DRG)组织piezo mRNA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手针组开放臂进入次数比例(OT%)、LVFS%增加(P<0.01,P<0.05),电针组LVEF%、LVFS%增加(P<0.05);且两组心间质纤维化面积降低(P<0.01),糖水偏好增高(P<0.01),OE%增加(P<0.01,P<0.0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