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
2.
介绍郑志洁教授应用祖传经验方参芪桑螵龙牡汤治疗气淋、带下病及金铃四香汤治疗妇人腹痛、慢性盆腔炎的独到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和电针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质指标的影响。 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和Acu-TENS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分别进行为期2个月,每日1次,每次30min,每周5次的电针治疗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时)对2组患者进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BMI)、腰臀比、体脂百分比等指标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治疗后,电针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9.36±2.21)、糖化血红蛋白(6.76±1.01,mmol/L)、BMI(23.96±1.85,%)、腰臀比(0.88±0.01,%)、体脂百分比(26.68±3.16,%)等指标与Acu-TENS组的餐后2h血糖(8.99±1.82)、糖化血红蛋白(7.14±1.13)、BMI(23.73±1.28)、腰臀比(0.89±0.02,%)、体脂百分比(26.60±2.40,%)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随访时,除电针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7.46±1.71%)与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外,电针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9.36±2.21,mmol/L)、BMI(25.96±1.98,%)、腰臀比(0.93±0.02,%)、体脂百分比(29.09±3.10,%)等指标与Acu-TENS组的餐后2h血糖(10.32±2.33,mmol/L)、糖化血红蛋白(7.87±1.72,%)、BMI(25.55±1.38,%)、腰臀比(0.93±0.01,%)、体脂百分比(28.78±2.48,%)等各项指标相比,虽有反弹,但是较治疗前仍有下降(P<0.05);2组患者各时间点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质指标方面与电针治疗相比,具有相同甚至略优于电针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陶红认为,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病因为感受外邪,热结喉核,郁而溃脓,病机为热毒蕴结肺、胃两经。本病反复发作盖因肺气虚或肺脾两虚,以陈氏儿科“通、清、调”理论为纲,提出“通腑泻热,祛腐收敛”“清热祛邪,利咽消肿”“肺脾同调,益肺扶正”三步法,临证用药随症情化裁,应用于临床疗效较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古籍中支沟穴针灸病证谱,总结支沟穴临床应用规律,以期为针灸临床选穴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遴选出支沟单穴及配伍运用的针灸病证谱,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支沟穴单穴主治病证8种,配伍主治病证29种,尤以在脾系病证及肝胆系病证中运用最为广泛,其中胁痛、便秘、痹证是支沟穴运用的优势病证。支沟穴配穴以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其中常见的配穴依次为足三里、章门、大陵、合谷、间使、曲池。结论 支沟穴临床运用广泛,具有“调气”之特性,可用于气机不调诸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合并微出血(CMBs)对脑小动脉闭塞性卒中(SAO)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与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4月脑病科SAO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应用1.5T超导磁共振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序列及磁敏感(SWI)序列检查,分析SAO患者认知功能损伤与CMBs的关系。采用Keypoint诱发电位仪检测P300电位,分析SAO患者CMBs与P300电位关系。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70例SAO患者,其中MoCA总分异常者48例,MoCA总分正常者22 例。年龄、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白质疏松程度和CMBs的有无与SAO患者MoCA评分异常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MBs的有无(OR=5.648,95%CI=1.105~28.869,P=0.038)仍然是MoCA评分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微出血(CMBs)组 MoCA总分降低,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Bs程度与P300潜伏期相关Pz(r=0.252,P<0.05);Cz(r=0.296,P<0.05)。结论 CMBs与SAO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相关,伴CMBs的SAO患者P300电位有明显改变,P300可作为评估SAO合并CMBs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8.
"眩"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历代医学典籍论述颇多。《金匮要略》在《黄帝内经》"因虚致眩"的理论基础上,又开创了"痰饮致眩"的理论先河,书中记载的有关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确切。通过对《金匮要略》中有关"眩"的条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可知仲景治眩大体分为虚实两端,且以痰饮实邪为主;病位虽涉及五脏六腑,却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上谨守病机,暗合"温药和之"及"利小便"之意。本文对仲景治眩的精妙微细之处进行探索,以期对中医临床工作有所裨益,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联合弧形皮内连续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环状混合痔患者162例,以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81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联合弧形皮内连续缝合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7%,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疼痛、肛缘水肿、尿潴留、住院时间方面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剥内扎联合弧形皮内连续缝合术愈合更快,肛周疤痕小,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