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连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峨嵋野连或云南黄连的根茎。在医疗实践中黄连早已被有效地应用于传染病等疾病的治疗。但价格较高,药源受到一定限制。太白黄连(异名土黄连、黄三七)为毛莨科植物长果升麻的根茎或全草。长果升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高山坡地,高25~75厘米、分枝、茎直立,下部生2~4片膜质鞘,叶通常为2回3出复叶,叶片三角形,叶柄长5~34厘米。分布于西藏、云南、青海、陕西等省和自治区。价格便宜,药源丰富。现就祖国医学对上述二药的认识和应  相似文献   
2.
1976年我院在下乡医疗实践中发现,紫丁香(木樨科丁香属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叶水浸剂治疗细菌性痢疾有很好的疗效。斯年七月在支援唐山地震灾区医疗用药时,曾做成胶囊剂和针剂。当时我们选择部分痢疾杆菌和化脓性球菌作了抗菌试验,发现其抗菌效果是很好的,一年多来,经临床应用观察疗效较好。吉林医大会对此药在肝炎和痢疾方面进行了临床观察,但化学成分研究工作未见详细报导。1969年日本Y Asaka等人对植物Syringa Vulgaris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而提取出丁香苦甙(Syringo Picroside)但对生理活性,临床应用未有报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5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了中药长寿灵冲剂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观察,发现患者治疗前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其中与健康人比 IgG和 IgA 含量,P<0.001,IgM 含量 P<0.05,C_3含量、K 细胞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活力,T 淋巴细胞转化率及 E 花环形成率均明显低于健康人(P<0.001)。长寿灵治疗后患者上述紊乱的免疫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说明长寿灵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膜荚黄芪茎叶总黄酮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黄芪茎叶总黄酮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实验小鼠药物处理前后T细胞总数及亚群变化;用核素标记法测定LA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FMA能促进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增加T细胞总数并调整T细胞亚群紊乱;提高rIL-2所诱导的LAK细胞活性。结论FAM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具有免疫刺激和免疫调整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红茶菌(海宝)起源于中国渤海一带。现盛行于日本、苏联、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美国等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和香港等地。它虽不是灵丹妙药,但经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饮料。自1980年10月《食品科技》刊登“康寿乐”的文章后,引起巨大反响,不少地方电台和报刊介绍《饮效见闻》和配制方法。中央广播电台于同1年10月25日播发了《健康饮料红茶菌》,顿时出现“茶菌热”。同时不少饮者提出“红茶菌有没有害处?”我们就红茶菌能否引起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进行了实验研究,报告如下。一、方法和结果 1.红茶液配制:按糖:茶:水=12:3:200的重量比例配制,最终PH为5.2。 2.红茶菌种:从本院中药系药厂引  相似文献   
6.
本项究研测定了紫丁香应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采用本院动物室提供的LACA 纯系小鼠,体重为20±2克,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若干给药组。  相似文献   
7.
<正> 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健康儿童进行了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测定,受检者共49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3~15岁,平均为7.02±2.46岁。OKT系列抗入T细胞单克隆抗体,由北京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提供。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  相似文献   
8.
<正> 血管Ⅲ号中药方剂是张述刚教授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实践中,筛选出的有效成方。为了揭示血管Ⅲ号治疗TA0的作用机理,我们进行了免疫学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动物:LACA纯系小白鼠,黑龙江中医学院动物室提供,雌雄不拘,随机分成用药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人参皂甙Rc对正常成人外周血NK及LAK细胞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黑龙江中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李凌夫,王曾力,张燕,王雅贤杨宝华,贾宽,张德山关键词人参皂甙Rc;NK;LAK由于NK和LAK细胞在机体的肿痛免疫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来有关这两种细胞...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证明,胎儿肝脾细胞经重组IL-2作用96小时,可产生显著的LAK样活性,在重组IL-2 1000u/ml,E:T为100:1其杀伤率分别达60%和62%。如果这一体外试验结果在体内应用中得到证实,无疑将给临床获取LAK细胞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