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80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90篇
  3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基于护理专业能力进阶制度的优化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重庆市大足区二级及以上5家医院共50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护士各250名,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干预组护士采用基于专业能力进阶制度护理人员优化层级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士护理能力、临床工作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SPSS 23.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两组护士年龄、性别、婚姻、职称、工作年限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保持一致,具有可比性。进行优化层级管理后,干预组护士护理能力得分(82.30±3.83)明显高于对照组(72.78±5.33);干预组护士护理工作质量得分(97.53±9.71)明显高于对照组(90.17±8.18)。对两组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9%)明显低于对照组(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专业能力进阶制度的护理人员优化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林  李修红 《现代肿瘤医学》2020,(14):2443-2447
目的:肌少症对老年肝癌术后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4例老年肝癌,根据有无合并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n=35)和非肌少症组(n=79)。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及生存情况。结果:肌少症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30 d再入院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少症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5.9个月,1年、2年、3年累积总生存率为74.3%、51.1%、24.5%,而非肌少症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5.7个月,1年、2年、3年累积总生存率为87.3%、75.6%、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肝癌术后预后与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肌少症、巴塞罗那分期(BCLC)、甲胎蛋白、肿瘤大小、肿瘤个数、肿瘤分化程度、微血管侵犯(MVI)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CI、肌少症、BCLC分期、肿瘤个数、MVI是老年肝癌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肌少症会增加老年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术后恢复,同时也会降低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在新生儿窒息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从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选取 70 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35 ,行常规护理措施)与观察组( n=35 ,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法( NBNA )改善情况和护理后 Apgar 评分。 结果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后,患儿复苏 5 min 后 Apgar 评分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干预后两组 NBNA 值均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新生儿窒息患儿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NBNA 值,促进了患儿的病情康复,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骆琴  彭树花  骆佳美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2):1506-1509
目的 调查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及相关因素,为产妇产后泌乳指导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以2020年1—12月在重庆市大足区2家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产妇基本情况及喂养相关因素,并对产妇初次泌乳时间进行随访跟踪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671名产妇纳入研究,年龄21~43岁,平均(31.6±2.9)岁,其中初产妇438人,经产妇233人;胎数单胎642人,双胎29人;分娩方式阴道分娩512人,剖宫产159人。产后初次泌乳时间<24 h 329人、24~<48 h 176人、48~<72 h 105人、≥72 h 61人,分别占49.03%、26.23%、15.65%、9.09%。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1.895)、经产(OR=0.689)、分娩孕周≥37周(OR=0.498)、分娩方式为剖宫产(OR=1.637)、乳头凹陷/扁平(OR=2.565)、母婴同室(OR=0.520)、首次吸吮乳房时间≥30 min(OR=2.787)、每天吸吮乳房次数越多(OR=0.845)是产后初次泌乳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大足区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以<24 h所占比例较大,初次泌乳时间受到年龄、产次、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乳头凹陷/扁平、母婴同室、首次吸吮乳房时间、每天吸吮乳房次数多种因素影响,应当加强孕前、产前教育,鼓励阴道分娩,产后早接触、早吸吮、多吸吮促进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5.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聚合酶活性区变异与临床病情变化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相关性。2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聚合酶活性区变异140例,其余无变异;分析HBV聚合酶活性区变异与肝功能及HBsAg阳性表达的关系。变异组患者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B)和总胆红素(TBIL)肝功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无变异组(P<0.05);变异组肝细胞内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无变异组(P<0.05);变异组HBsAg以浆核型为主,约占阳性表达患者的47.25%,无变异组以核型为主,约占阳性表达患者的4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聚合酶活性区变异的乙肝患者临床病情更重,HBV表面抗原阳性表达比例低。  相似文献   
6.
黄玉贤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674-674
目的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方法转变护理理念,重塑医院护理文化,规范护士行为礼仪,将人性化护理贯穿于全程护理,开展"3H"(Hotel宾馆、Hospital医院、Home家庭、简称3H)护理服务模式。结果我院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达到98%以上。结论转变护理理念,开展"3H"护理服务模式,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NICU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为该病的预防性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治疗的NICU行机械通气的患儿各63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两种不同干预方法,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秀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70-287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有了较大改变,胆道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1].随着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其较小的创伤、较快的术后恢复速度以及较短的住院时间等逐渐被广大患者及临床医生认可和接受[2].笔者对80例接受腹腔镜(LC)胆囊切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以探讨其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中应用多糖铁复合物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选取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进行首次早孕检查是否产生贫血的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的重要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甲组(40例)、乙组(40例).甲组在首次妊娠检查的第2d予以多糖铁复合物胶囊,乙组在首次妊娠检查的第13w予以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对2组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予以不同时期的药物预防治疗后,甲组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产生率相较于乙组,明显更低;予以统计学处理,组间将明显差异形成且P<0.05.结论: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产生预防中,予以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的临床效果与应用的时间存在关系,因此需要在怀孕的早期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复康、眩晕停联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方法对比观察颈复康联合口服眩晕停与单独使用眩晕停治疗颈椎病眩晕临床症状改善及TCD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颈复康联合眩晕停的实验组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眩晕停治疗的对照组。结论颈复康、眩晕停联合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