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0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21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61篇
内科学   211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112篇
综合类   4203篇
预防医学   402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085篇
  3篇
中国医学   4600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607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630篇
  2012年   863篇
  2011年   905篇
  2010年   648篇
  2009年   687篇
  2008年   653篇
  2007年   576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91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47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面瘫复正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三七、熟大黄、紫花地丁、厚朴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处方中人参皂苷Rg_1的含量,色谱柱为Aglient ZORBAX SB-C_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结果:TLC鉴别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良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人参皂苷Rg_1进样量在0.832~4.992μg(r=0.999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78%,RSD为0.5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面瘫复正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风寒湿痹因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到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高度关注。而《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四大专著之一,已成为每个中医人必读的经典之一,通过对其理论学习,从而更好的用于指导实践,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理论、方法学、药物三方面探讨了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特点,总结了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六大优势,指出在针对胸腺病变治疗、针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异常的干预调节、以及通过强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其它系统功能等方面,大力发掘中医药潜力和优势有助于提高重症肌无力治疗水平,并强调中西医结合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不同睡姿对颈椎病患者症状影响的生物力学进行分析。方法:观察临床颈椎病人习惯睡姿,结合临床资料及生物力学分析不同睡姿与颈椎病患者症状的影响。结果:习惯去枕平卧位的患者功能障碍症状较明显,习惯高枕平卧位组病人的根性疼痛及麻木症状较明显,其中部分出现肌力下降;高枕侧卧位组病人起床后头晕症状明显。结论:去枕平卧位睡姿会加重脊髓受压情况,导致功能障碍加重;高枕平卧位会加重神经根的压迫症状导致麻木疼痛加重;高枕侧卧位会加重椎动脉的供血不足情况导致头晕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滇产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Rp~(-1)8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手段对滇产两面针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滇产两面针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γ-崖椒碱(γ-fagarine,1)、茵芋碱(skimmianie,2)、白鲜碱(dictamnine,3)、左旋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4]、博落回醇碱(bocconoline,5)、花椒木精(zanthoxyline,6)、4-甲氧基~(-1)-甲基-2-喹诺酮(4-methoxy~(-1)-methyl-2-quinolone,7)、大叶桉亭(robustine,8)、rhoifoline B(9)、6β-hydroxymethyldihydronitidine(10);运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HM QC和HM BC将化合物10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 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NM R)进行了一一归属。结论化合物6-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为首次从花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新结构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7.
《中成药》2019,(1)
目的探究湿润生肌膏对肛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湿润生肌膏,对照组给予龙珠软膏,凡士林组给予凡士林纱条,每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然后,RT-PCR法检测术后用药第7天各组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b FGF mRNA表达,以及创面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并观察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凡士林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7天创面肉芽组织VEGF、b FGF mRNA表达显著提高(P0. 05),毛细血管数显著增加(P0. 05),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减少(P0. 05)。结论湿润生肌膏可通过促进创面肉芽组织VEGF、b FGF mRNA表达及促进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生成,从而加快创面修复进程,对肛瘘术后患者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9,(8):1031-1036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的雌激素样作用,以及其对性未成熟小鼠子宫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性未成熟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对照组(戊酸雌二醇,0.18 mg/kg),TSG低、高剂量组(50、150 mg/kg),TSG低、高剂量+戊酸雌二醇组(剂量同单用组)。正常组小鼠灌胃等体积水,各给药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溶液0.2 mL/10 g,早晚各1次,连续5d。末次给药次日,测定并计算各组小鼠子宫指数和体质量增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其血清雌激素[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其子宫组织形态学特征,并检测子宫管径和子宫内膜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子宫组织中ER(ER-α、ER-β)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小鼠子宫肌层排列平行、紧密,子宫上皮呈单层柱状,ER-α、ER-β表达较少;各给药组小鼠子宫管径、内膜及上皮均不同程度地增大、增厚或增生,ER-α、ER-β表达有所变化。与正常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子宫指数(阳性对照组、TSG高剂量组、TSG各剂量+戊酸雌二醇组)、体质量增幅(阳性对照组、TSG高剂量组、TSG低剂量+戊酸雌二醇组)、子宫管径及内膜厚度(阳性对照组、TSG低剂量组、TSG各剂量+戊酸雌二醇组)、ER-α的表达量(阳性对照组、TSG各剂量+戊酸雌二醇组)、ER-β的表达量(阳性对照组、TSG高剂量组+戊酸雌二醇联用组)均显著升高,血清LH(阳性对照组、TSG高剂量组)、FSH(TSG低剂量+戊酸雌二醇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TSG各剂量+戊酸雌二醇组小鼠子宫指数、子宫管径及内膜厚度、ER-α及ER-β的表达量以及TSG低剂量+戊酸雌二醇组小鼠体质量增幅、血清E_2含量均显著高于TSG同剂量单用组(P<0.05或P<0.01);TSG各剂量组小鼠子宫指数、子宫管径及内膜厚度、ER-α及ER-β的表达量,TSG各剂量+戊酸雌二醇组小鼠子宫管径、ER-β的表达量以及TSG低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增幅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而TSG各剂量+戊酸雌二醇组小鼠血清LH水平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TSG可一定程度地增加性未成熟小鼠的子宫指数和体质量,并调节其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子宫管径及内膜厚度,上调子宫组织中ER的表达,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样作用。但这种作用弱于戊酸雌二醇,且两者联合使用可能会拮抗戊酸雌二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全国名老中医凌湘力教授认为泄泻多由肝郁、脾虚或脾肾同虚所引发,其病位在脾,亦与肝肾有关。凌教授临床诊治上注重四诊合参,尤重舌诊,以肝脾入手,或健脾益气,或抑木扶脾,或温补脾肾,辨证施治,效果可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制定苗医败毒法治疗临床适宜疾病的指标体系。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在文献及书籍研究基础上编制问卷对贵州省20位专家分别进行2轮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轮专家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均为20份,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有90%以上的专家认为败毒法适宜疾病包括仿(癀)类疾病、榜(花)类疾病、公(疔)类疾病、泼(疮)类疾病、丹类疾病五大类,且各疾病辨证要点的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 W)及克郎巴赫系数(Cronbaeh's α)均较高,说明专家对败毒法适宜疾病的意见系统性较一致。结论:专家的积极性高,协调程度好,应用德尔菲法进行的条目优化筛选结果可取。初步建立了败毒法适宜疾病条目,对制定败毒法的应用规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