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筛选适用于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危险因素研究的统计方法,为腹膜炎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选择九种统计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包括:不含时间依存性协变量(时依协变量)的Logistic回归、泊松回归、负二项回归、COX回归、AG模型、PWP-CP模型6个模型,含时间依存性协变量的COX回归、AG模型、PWP-CP模型3个模型。统计数据来源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腹膜透析中心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开始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数据收集至2018年12月。分析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对比各统计模型拟合情况和统计结果,筛选统计模型。 结果从腹膜炎临床数据构成来看,作为因变量,腹膜炎事件由"发生时间"、"发生次数"、"发生顺序"三个要素构成,作为自变量,大部分协变量是随时间变化的,三维的因变量和变化的自变量共同构成了复杂的临床数据。从"腹膜炎三要素"纳入情况看,只有PWP-CP模型能够全部纳入,最大限度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从统计模型拟合程度看,泊松模型存在过离散,不适用于本研究数据;使用时依协变量的模型较使用基线数据的模型拟合好。从统计结果看,含时间依存性协变量的模型避免了单纯使用基线数据造成的偏差,使统计结果更接近于真实情况。 结论在腹膜炎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只有尽可能地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才能得到更真实的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剖析腹膜炎的数据构成,对比各模型的统计结果,发现含时依协变量的PWP-CP模型更适用于腹膜炎危险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合并与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2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中医证型特点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13例2018年8月—2019年1月DKD患者的中医问卷及临床指标,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将DKD患者分为无DR(NDR组)80例和DR组133例。观察所有DKD患者中医症状、证素、证型,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证素及证型情况。结果?DKD患者中医症状频次从高至低依次为:视物模糊、夜尿增多、健忘、口唇紫暗、皮肤瘙痒、肢体困重、腰膝酸软、手足抽搐、水肿、齿松动脱发、咽燥口干、面色晦暗。DKD患者本虚证的证素中发生的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阳虚证、气虚证、阴虚证、血虚证,标实证的证素中发生的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气郁证、血瘀证、燥热证、湿热证、痰湿证,病位主要以肝、脾、肾为主。NDR组中医症状频次最高的十个症状依次为:视物模糊、夜尿增多、口唇紫暗、健忘、神疲乏力、手足抽搐、齿松动脱发、腰膝酸软、皮肤瘙痒。DR组中医症状频次最高的十个症状依次为:视物模糊、健忘、夜尿增多、口唇紫暗、水肿、皮肤瘙痒、神疲乏力、肢体困重、面色晦暗、腰膝酸软。NDR组患者中医证素中本虚证以阳虚证、气虚证、阴虚证为主,标实证以气郁证、湿热证为主。DR组患者本虚证以阳虚证、气虚证为主,标实证以气郁证、血瘀证为主。与NDR组比较,DR组燥热证、血瘀证患者比例更高(P<0.05)。结论?DKD患者本虚主要以脾肾阳虚为主,标实证以气郁证、血瘀证为主,DKD合并DR与不合并DR患者的标实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外红光照射联合血液透析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的影响。 方法1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进行血液透析联合红光照射,对照组6例,进行血液透析联合安慰照射。体外红光照射治疗2 h/次,3次/周,共治疗4周。分别在首次照射前与末次照射后采集血液标本,标本采集时间为透析前、透析1 h、透析2 h,检测患者不同时间血磷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使用的降磷药物及血液净化模式进行对比。对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资料分布情况分别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等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首次红光照射透析前血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6±0.47) mmol/L与(2.44±0.20 )mmol/L,P=0.202],红光照射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透析前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04±0.40) mmol/L与(2.64±0.30) mmol/L,P=0.007]。两组患者口服降磷药、口服骨化三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频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体外红光照射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在鉴别糖尿病肾病(DN)与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DRD)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2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行肾活检、病理诊断明确且病史资料完整的66例DN、78例NDR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合并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明确DN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DN及NDRD组不同CKD分期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明确其贫血性质及贫血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DN组糖尿病罹病时间、肾病罹病时间、平均动脉压、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及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病、贫血的比例均高于NDR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罹病时间长(OR=1.012,95%CI 1.005~1.019)、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 4.265,95%CI 1.616~11.255)、血红蛋白水平低(OR= 0.952,95%CI 0.929~0.976)及合并心血管病(OR=2.875,95%CI 1.089~7.593)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CKD1~3期DN组及NDRD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该差异在CKD 4~5期消失;DN及NDRD组共有60例诊断为贫血,均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降低(OR=0.928,95%CI 0.879~0.980)、血清肌酐升高(OR=1.011,95%CI 1.004~1.019)、病理诊断为DN(OR=6.213,95%CI 2.690~14.347)是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血红蛋白与DN显著独立相关,早期对血红蛋白水平的监测可能为临床鉴别DN与NDRD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无创血红蛋白仪对肾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301例肾病患者进行检测。分别使用无创血红蛋白检测仪NBM200(OrSense Ltd,以色列)及血液分析仪(Sysmex,日本)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将两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构建回归模型,检验一致性,评价无创血红蛋白检测在肾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301例肾病患者的SpHb(noninvasive hemoglobin monitoring by spectrophotometry,SpHb)与THb(true hemoglobin,THb)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pHb数据与THb数据呈正相关(r=0.804,P<0.001);随机选取200例做回归模型:THb=22.784+0.885×SpHb-2.720×分期-3.588×性别,剩余101例验证模型,计算误差率为7.9%;按THb四分位法分组,采用Bland-Altman分析法显示在THb低于102 g/L时,两种检测方法一致性较差,THb高于102 g/L时,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NBM200对肾性贫血诊断的特异度为87.9%,灵敏度为75.3%。 结论在肾科大部分患者中使用NBM200检测仪得到血红蛋白值与实际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可以用于临床监测血红蛋白动态变化趋势,但其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改进;NBM200检测仪在肾病患者中尚不能完全替代静脉血红蛋白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增龄变化及其与营养、炎症和性激素的关联,为深入研究和临床防治增龄性eGFR减退提供线索。 方法多中心、横断面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共纳入健康研究对象520名(男224名,女296名),依年龄分为成年组(年龄<65岁)和老年组(年龄≥65岁),回顾性膳食调查计算热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利用CKD-EPI公式计算eGFR;同时检测炎症、性激素及生化指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总体人群、成人组和老年组的各项指标与eGFR的关联性。 结果①无论男性还是女性,eGFR均伴随增龄下降(P<0.05),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②成人女性eGFR与睾酮、雌二醇、黄体酮均呈正相关(P<0.05);③eGFR的独立影响因素,总体人群为体质量指数、平均动脉压、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雌二醇、黄体酮、纤维摄入量、硫胺素摄入量及尼克酸摄入量;成人组为平均动脉压、血清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雌二醇及镁摄入量;老年组仅为IL-6。 结论伴随增龄eGFR进行性降低,炎症状态是健康人群、特别是老年人eGFR的重要影响因素,成年女性eGFR与性激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缺乏可用于DN无创诊断的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微小RNA(microRNA, miRNA)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均起关键作用,参与DN的发病机制。DN患者血液及尿液特异性miRNA的发现为寻找DN的诊断标志物提供了新的方向,将在DN的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评估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均是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是目前成人终末期肾病(ESRD)和致盲的重要原因,两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平行性,又存在不平行性。DN和DR可预测彼此的发生、发展,但目前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因此,本文就DN与DR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在肾移植等术后发生的损伤,发生率高,发生机制复杂且尚不清楚,并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线粒体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mPTP)这一大分子复合物在应激状态下持续开放将导致一系列功能紊乱进而介导组织损伤。理解mPTP的结构和功能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有助于我们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出新的肾脏保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疾病严重程度相似的急性肾损伤(AKI)且行肾脏替代治疗(RRT)的老年和中青年患者的预后及影响老年和中青年患者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发生AKI且行RRT治疗的住院患者,≥60岁分为老年组,18岁≤年龄<60岁为中青年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伴随疾病、RRT启动时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RRT方式及总时长,分析AKI病因。对比老年组与中青年组RRT后28d存活率以及肾脏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两组死亡的危险因素。通过倾向评分分析,再对比两组间存活率以及肾脏预后有无差异。 结果总体患者28d死亡率34.4%,其中中青年组死亡率23.9%,老年组死亡率45.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6.27,P<0.001)。倾向评分匹配后,中青年组死亡率32.3%,老年组死亡率38.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8,P=0.463)。无论是否进行倾向评分匹配纠正两组间总体病情的轻重,中青年组的短期肾脏预后与老年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影响老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及肿瘤,影响中青年组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是APACHE Ⅱ评分。 结论在病情轻重相似的老年和中青年重症AKI患者中,短期死亡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重症老年组,肾脏短期预后较中青年组无差异,即使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后,仍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