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洪  赵洁 《中国中医急症》1995,4(5):206-206
本文通过对48例急笥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我们认为其病机为:“其本在脾,其标为湿浊”,其治则为:健脾祛湿、泄浊通络,应用基本方治疗,取得了90.2%的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探讨其肾脏损害规律。方法用STZ65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方式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饲养14周,期间观察大鼠血糖、尿糖及一般情况变化,实验结束时测定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取肾作病理及超微病理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尿白蛋白明显升高,出现肾脏肥大,病理显示明显的肾小球、肾小管病变。结论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肾脏表现肾小球及小管间质损害,可以用作糖尿病肾病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脾虚证胃肠X线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1987年10月~1989年1月,对脾虚组和非脾虚组共176例进行X线钡餐检查。 脾虚组128例,男65例,女63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39.7岁。非脾虚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8~77岁,平均年龄38.2岁。  相似文献   
4.
慢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或大便挟有脓血等为临床特点。中医临床多将其分例为“腹痛”、“泄泻”、“痢疾”、“肠风”等数个中医病证进行治疗,这既不符合整体观,也不利于探  相似文献   
5.
以中医五脏辨证为基础,总结了运用润肺化痰止咳、健脾祛痰止咳、补肾纳气止咳、清肝泻火止咳、益气化瘀止咳等方法治疗难治性咳嗽的体会,提出了治疗各型咳嗽的方药。  相似文献   
6.
中医的证是指机体的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当一个病人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证时称为复合证。复合证在临床上客观存在,但尚未见有系统的专题研究资料。笔者总结了450例复合证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抽取中医内科1984年4月至1988年3月住院病例680份,其中符合复合证诊断标准的450例为观察组,其余230例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电图运动试验(TET)可疑阳性女性患者的临床实际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91例确诊或疑似女性冠心病(CHD)患者,TET可疑阳性且有完整的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91例TET可疑阳性女性患者中,经CAG证实47例(51.65%)冠状动脉有病变(阳性),44例(48.35%)冠状动脉无病变(阴性).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因素68例,CAG呈阳性43例(63.23%);无危险因素23例,CAG呈阳性4例(17.39%),TET假阳性率48.35%.结论 TET可疑阳性的女性患者中CAG结果 阳性率较低(51.65%).对于TET可疑阳性的女性患者应及时行CAG检查,让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王晓光  严碧玉 《新中医》1993,25(5):15-17
本文报告了调查广东省部分地区“风湿四病”的发病情况及探讨其与虚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发病数为49例(1.68%),其中虚证45例(91.84%)。并分析了虚证的发生因素有4种。1.病前即有不同程度的虚证表现;2.误治致虚;3.久病多虚;4.年老多虚。分析了各型患者与虚证相关的免疫指标变化,指出本病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即有本虚的一面,又有风寒湿热等外邪的侵袭及各种诱发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眩晕是一种常见病症。祖国医学对于眩晕一证早就有各种认识和记载,除《内经》外,在《伤寒论》中就有9条,《金匮要略》也有9条。因眩晕的病因不同,故其发病机制不同,证亦有虚实,治疗则有差异。兹不揣愚昧,就东汉张仲景关于眩晕的条文作一浅析,循此以领略仲景辨证论治的精神,以指导临床实践,仍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肾虚型DN与AGT及AGTlR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肾虚型糖尿病肾病 (DN)与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及I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GT1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将 2 0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肾虚型DN组和非肾虚型非DN组 ,用PCR -RFLP方法检测AGT和AGT1R -A116 6C基因型。结果 肾虚型DN组AA -TT基因组频率明显低于非肾虚非DN组 (P <0 .0 5 ) ,而AC -MM及AC -MT仅见于肾虚型DN ,其他各基因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肾虚型DN组AM等位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非肾虚型非DN组 ,而AT则明显低于非肾虚型非DN组 (P <0 .0 1)。结论 AGT及AGT1R两种基因不同基因组及等位基因组与肾虚型DN关系密切 ,是DN肾虚的物质基础之一 ,AA -TT ,AC -MM ,AC -MT基因组和AM ,CM等位基因组是肾虚型DN的易感基因 ,而AA -TT和AT则是保护性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