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方法 选择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为研究对象,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快速比色法检测、比较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率,然后应用含14 755个基因的人cDNA基因芯片检测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的体外抑制率明显低于MCF-7细胞(P<0.05),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明显强于MCF-7细胞.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中表达差异的基因2374个,MCF-7/ADR细胞较MCF-7细胞表达上调的基因1099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275个;10倍以上上调表达的基因99个,10倍以上下调表达的基因71个.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为Bcl-2、GSTP1、c-myc、MMP-1、NNMT,表达显著下调的基因为p53、p21、p27、CYPIA1.结论 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是一个多基因、多环节、多途径参与的过程,涉及多种基因表达的变化.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阿霉素耐药基因,有望为指导临床选择最佳个体化化疗方案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是发生在中、老年男子乳晕下的扁圆形肿块或乳房隆起,中医学谓之成年男子乳疬。笔者于1998年1月—2003年3月在临床上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4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方法 选择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为研究对象,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快速比色法检测、比较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率,然后应用含14 755个基因的人cDNA基因芯片检测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的体外抑制率明显低于MCF-7细胞(P<0.05),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明显强于MCF-7细胞.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中表达差异的基因2374个,MCF-7/ADR细胞较MCF-7细胞表达上调的基因1099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275个;10倍以上上调表达的基因99个,10倍以上下调表达的基因71个.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为Bcl-2、GSTP1、c-myc、MMP-1、NNMT,表达显著下调的基因为p53、p21、p27、CYPIA1.结论 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是一个多基因、多环节、多途径参与的过程,涉及多种基因表达的变化.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阿霉素耐药基因,有望为指导临床选择最佳个体化化疗方案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方法 选择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为研究对象,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快速比色法检测、比较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率,然后应用含14 755个基因的人cDNA基因芯片检测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的体外抑制率明显低于MCF-7细胞(P<0.05),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明显强于MCF-7细胞.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中表达差异的基因2374个,MCF-7/ADR细胞较MCF-7细胞表达上调的基因1099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275个;10倍以上上调表达的基因99个,10倍以上下调表达的基因71个.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为Bcl-2、GSTP1、c-myc、MMP-1、NNMT,表达显著下调的基因为p53、p21、p27、CYPIA1.结论 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是一个多基因、多环节、多途径参与的过程,涉及多种基因表达的变化.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阿霉素耐药基因,有望为指导临床选择最佳个体化化疗方案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复杂气道狭窄是临床处理的难题,尤其是恶性气道肿瘤。本研究旨在总结112例恶性复杂气道狭窄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效果,以探讨热消融、冷冻等不同方法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恶性中央型气道病变患者,均累及隆突附近的气管下段、双侧支气管开口至少两个部位的病变,年龄22岁-90岁,其中鳞癌(squamous carcinoma, SQ)55例、腺癌(adenocarcinoma, AD)16例、腺样囊性癌(adenocystic carcinoma, ACC)15例、转移性癌(metastasis tumor, MT)10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SCLC)及混合癌(mixted carcinoma, MC)各8例,均在硬质气管镜或电子气管镜下进行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PC)、电圈套器、二氧化碳(CO2)冷冻等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结果112例恶性气道病变患者进行了460例次气管镜治疗,各组均以冷冻和APC最常用,MT中还有内支架置入。球囊导管扩张主要用于ACC和AD,圈套器和粒子植入常用于SCLC。术前气管狭窄以MT组最重,同一癌症中SQ及ACC支气管的阻塞程度均重于气管。术前MC、MT和SCLC三组卡氏体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 KPS)明显降低,而气促评分却明显升高。经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后,除MC外,其他五组气管和支气管狭窄均有明显改善。除AD组外,其他五组KPS均明显升高、气促评分均明显下降。术后随访,患者总的生存时间是1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其中以ACC(28.4个月)和AD(21.7个月)的中位生存时间最长,而以SCLC(8.9个月)和MC(7.4个月)最短。结论针对累及多个部位的恶性中央型气道病变,应采取以冷冻和APC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法,无论对气管还是支气管,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快速、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是大肠疾病尤其是大肠肿瘤的高发人群,结肠镜检查是检出大肠疾病的有效手段。我们对 272名老年人结肠镜检查随访分析,表明结肠镜检查在老年人大肠疾病的诊治中的重要作用。   1.资料和方法:对象为 272名在 3~ 10年前曾做过至少一次结肠镜检查的老年人,做结肠镜复查;男 181名 ,女 91名;年龄 60~ 84岁,平均 67. 2岁。随访时间 3~ 10年,平均 5. 1年;接受检查次数 2~ 5次,平均 2. 7次。同时对 45名无下消化道症状、从未做过结肠镜检查的老年人(平均 65. 6岁)首次结肠镜检查的结果作为对照。   2.结肠镜检出的疾…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方法 选择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为研究对象,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快速比色法检测、比较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率,然后应用含14 755个基因的人cDNA基因芯片检测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的体外抑制率明显低于MCF-7细胞(P<0.05),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明显强于MCF-7细胞.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中表达差异的基因2374个,MCF-7/ADR细胞较MCF-7细胞表达上调的基因1099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275个;10倍以上上调表达的基因99个,10倍以上下调表达的基因71个.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为Bcl-2、GSTP1、c-myc、MMP-1、NNMT,表达显著下调的基因为p53、p21、p27、CYPIA1.结论 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是一个多基因、多环节、多途径参与的过程,涉及多种基因表达的变化.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阿霉素耐药基因,有望为指导临床选择最佳个体化化疗方案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浸润性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和正常胰腺组织放射损伤处理.方法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浸润性胰腺癌27例,根据治疗计划实施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比较分析了术后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临床受益反应及其影响因素;24只家兔随机分为A、B两组,正常胰腺、肠系膜血管边缘植入125I放射粒子,植入后第40天及第80天分别处死,取粒子植入处直径1 cm范围内胰腺组织和部分肠系膜血管,HE染色评定胰腺组织及肠系膜血管慢性放射性损伤情况.结果 (1)本组病例中,CR 2例(8%);PR 8例(32%):SD 12例(48%);PD 3例(12%);有效率40%;疼痛缓解率为92%.本组病例术后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1%、29%和7%,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1.2个月.肿瘤体积大、植入粒子总活度高、术后未追加局部放疗显示术后生存率降低.本组2例(7.4%)发生术后胰腺炎,其中1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2)家兔胰腺慢性放射损伤呈逐渐恢复趋势.血管内膜上皮细胞的损伤性改变出现较晚,肌层变性及肌紊乱有明显修复.结论 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是治疗浸润性胰腺癌的一种有效、安全、并发症较少的姑息治疗方法,其胰腺并发症能够预防.  相似文献   
9.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表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方法 选择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为研究对象,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快速比色法检测、比较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率,然后应用含14 755个基因的人cDNA基因芯片检测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的体外抑制率明显低于MCF-7细胞(P<0.05),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明显强于MCF-7细胞.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中表达差异的基因2374个,MCF-7/ADR细胞较MCF-7细胞表达上调的基因1099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275个;10倍以上上调表达的基因99个,10倍以上下调表达的基因71个.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为Bcl-2、GSTP1、c-myc、MMP-1、NNMT,表达显著下调的基因为p53、p21、p27、CYPIA1.结论 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是一个多基因、多环节、多途径参与的过程,涉及多种基因表达的变化.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阿霉素耐药基因,有望为指导临床选择最佳个体化化疗方案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对肝门部胆管癌行扩大右半肝切除术前使用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的疗效。方法2005年10月对1例伴有肝硬化的肝门部胆管癌施行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portal veinembolization,PTPE),记录肝脏在血流动力学、体积、功能、病理方面的改变。结果PTPE术后第5天体温升至39.2℃,然后逐渐下降,同时伴有轻度右上腹痛,无恶心呕吐,未见腹腔出血及胆漏。PTPE术后左叶体积从417.0ml增加到522.4ml(肥大率125.2%);右叶体积从1041.3ml减少到1017.4ml(萎缩率97.7%);左叶占全肝的体积比从28.6%升至33.9%。左矢状部血流速度术前为12.8ml/s,术后当日、第6天分别为23.2、17.1ml/s。较原流量增加100%和39%(术后当日,第6天)。PTPE术后17d左肝胆汁的引流量超过右肝。PTPE术后34d患者接受扩大右半肝切除术,术中见肝左叶可见明显的肥大,肝脏5、6、7段(S5,6,7)与其余肝段间有明显的界限,术后3个月病情平稳。术后病理:栓塞叶门静脉狭窄及闭塞而肝细胞变性,坏死及凋亡。结论PVE能有效诱导未栓塞肝叶的肥大,从而提高对伴有肝损害的患者行扩大肝脏切除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