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urvivin与nmp22对诊断尿路上皮肿瘤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尿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和尿nmp2 2的表达对诊断尿路上皮肿瘤的价值。 方法 :对4 8例尿路上皮肿瘤患者 ,在行膀胱镜检查或手术前留新鲜尿液分别行尿脱落细胞survivin、尿nmp2 2和尿脱落细胞检查 ,并分别比较各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尿路上皮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涂片中survivin表达 4 8例中4 6例阳性 ,尿NMP2 2有 38例阳性 ,而尿脱落细胞学仅 15例阳性 ,survivin的敏感性高于nmp2 2及脱落细胞学 (P <0 .0 5及P <0 .0 1)。三者的特异性分别为 10 0 %、90 %和 10 0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尿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方法简单无创敏感性、特异性高对诊断尿路上皮肿瘤的价值优于尿nmp2 2。  相似文献   
2.
Toll样受体(TLRs)是能被某些内源性分子和微生物保守分子所激活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可通过信号转导激发天然免疫,导致组织损伤,其中以Toll样受体4(TLR4)的作用尤为显著[1].研究发现,TLR4与各脏器缺血再灌注(I/R)损伤有关.壳寡糖是壳聚糖的降解产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肿瘤活性、抗细菌、抑制肠道致病菌等.本研究拟探讨壳寡糖预处理能否在肠L/R损伤过程中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而实现对肠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维持胃黏膜的正常结构依赖于胃黏膜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的动态平衡,这一平衡的失调被认为是胃癌发生及发展的重要机制.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ecretory leukocyte peptidabe inhibitor,SLPI)属于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具有调控细胞分化增殖的能力[1].本研究拟通过对胃癌患者组织标本中SLPI表达水平的研究,评价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磷酸化酪氨酸在中耳胆脂瘤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磷酸化酪氨酸在中耳继发性胆脂瘤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连续观察10例具有典型鼓膜松弛部后皱襞处穿孔的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不同部位(胆脂瘤上皮、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和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中磷酸化酪氢酸的表达情况。结果:磷酸化酪氨酸在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呈高度表达,以基底层和棘层最为明显;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则在基底层和棘层细胞中呈中等表达;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仅基底层细胞呈弱表达。各组之间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磷酸化酪氨酸在中耳继发性胆脂瘤中不同部位的表达呈连续性阶梯性上升,在胆脂瘤上皮中的高表达,说明胆脂瘤上皮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在穿孔部位邻近皮肤中的中度表达,说明该处皮肤增生较活跃。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术后疲劳综合征大鼠骨骼肌ATP,ADP,AMP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改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大鼠骨骼肌5’-三磷酸腺苷(ATP)、5’-二磷酸腺苷(ADP)、5’-磷酸腺苷(AMP)的含量。方法:采用色谱柱Hypersil ODS2(4.6 mm×150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为100 mmol.L-1磷酸盐缓冲液(含12 mmol.L-1的磷酸氢二钠和88 mmol.L-1的磷酸二氢钠,pH=6.5)-甲醇(99.9∶0.1,体积比);流速1.0 mL.min-1;紫外波长为254 nm;进样量20μL。结果:ATP、ADP、AMP色谱峰在10 min内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1.000,0.9996,0.9994;精密度试验日内RSD≤4.1%,日间RSD≤3.5%;稳定性试验RSD≤4.8%;重复性试验RSD≤2.3%;回收率在97.1%~105.4%之间,RSD≤4.8%。应用改良的方法对模型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骨骼肌ATP、ADP、AMP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骨骼肌ATP含量在术后第1,3 d明显下降(P<0.05),ADP含量在术后第7 d明显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Ⅲ型前列腺炎患者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R)亚型在前列腺组织的mRNA的表达。方法:经会阴穿刺获得4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种α1-AR亚型的mRNA含量。结果:40例患者中Ⅲa型22例,Ⅲb型18例;病理呈CP者33例,正常者7例。α1a-AR、α1b-AR和α1d-AR含量分别为0.26±0.04,0.17±0.04和0.17±0.03,三者的比例为44:27:29。α1a-AR与α1b-AR及α1d-AR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α1b-AR与α1d-AR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受体亚型在Ⅲa组和Ⅲb组,病理呈CP组和病理正常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国人的前列腺炎组织中,α1-AR受体亚型的表达以α1a-AR mRNA含量最高,在前列腺平滑肌的收缩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肝组织差异蛋白质组表达,解析下瘀血汤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肝硬化进展期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8只SD雄性大鼠中的18只作为对照组,其余30只ip给予40 mg/mL的硫代乙酰胺水溶液200 mg/kg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每周2次,连续8周;于开始造模后第4周分别随机处死对照组和造模大鼠各6只,进行药物干预前的动态观察。其余模型大鼠于开始造模后第5周首日随机分为模型组及下瘀血汤组,下瘀血汤组大鼠ig给予下瘀血汤0.626 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ig生理盐水;于第8周末处死大鼠,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肝组织总蛋白,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鉴定部分差异表达蛋白;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层粘连蛋白受体(67 LR)、DJ-1蛋白、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蛋白表达。结果 鉴定的18个蛋白中有5个氧化应激蛋白、5个与物质代谢相关的蛋白、4个细胞骨架蛋白、2个与炎症反应相关的蛋白、2个与增殖凋亡相关的蛋白;验证的3个蛋白点(67 LR、Cu-Zn SOD、DJ-1)与双向电泳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过氧化损伤以及造成的物质代谢异常是硫代乙酰胺致大鼠肝硬化的重要病理环节,提高机体内在的抗氧化能力及逐步恢复物质代谢能力是下瘀血汤逆转大鼠肝硬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效开展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上肢功能障碍的方法,促进护理健康教育规范发展。方法将80例住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开展健康教育,试验组按整体护理程序进行程序化健康教育,然后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试验组掌握功能锻炼相关知识及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自觉坚持康复锻炼、减少并发症和患肢功能障碍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简便、快速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C3435T与G2677T/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方法 .方法 针对MDR1 C3435T分别设计相对的两对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CTPP)、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及DNA测序方法 的引物,针对MDR1 G2677T/A分别设计PCR-SSP和DNA测序方法 的引物,优化PCR反应条件.将PCR-CTPP和PCR-SSP方法 的基因分型结果 与DNA测序结果 进行比对,确定准确性.在优化条件下,分别对5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MDR1 C3435T和C2677T/A基因型分析.结果 通过条件优化,PCR-CIPP、PCR-SSP方法 可快速的清晰区分MDR1 C3435T与G2677T/A的基因型,结果 与DNA测序方法 相符合.50例健康体检个体MDR1 C3435T与G2677T/A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MDR1 C3435T PCR-CTPP结合G2677T/A PCR-SSP的检测方法 为最佳选择.结论PCR-CTPP、PCR-SSP方法 可简单、准确、经济、快速地检测MDR1 C3435T、G2677T/A SNPs,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干预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0.1 ~0.4 μmol/L不同浓度TSA处理胰腺癌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直接观察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包括Notch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肿瘤增殖相关基因eaf2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ytohesin 1、2、3、4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caspase-3、bcl-2、bax以及Notch-1的胞内活性形式NICD蛋白表达.结果 TSA对PANC-1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明显浓度和时间依赖性,0.1、0.2、0.4 μmol/L TSA作用PANC-1 24 h后存活率分别为72%、58%和39%.显微镜观察发现随着TSA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PANC-1细胞死亡逐渐增加,Hoechst 33258染色可见凋亡典型特征的PANC-1细胞比例增加.TSA作用PANC-1后,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caspase-3、bax以及NICD蛋白表达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下降.qRT-PCR结果显示Notch通路中相关基因numb、hes6mRNA表达升高,gcn512、dll3 mRNA表达下降(P<0.05),而Notch1 mRNA表达没有变化.肿瘤增殖相关基因eaf2以及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ytohesin mRNA表达未发现有变化(P>0.05). 结论 TSA可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Notch通路相关基因可能参与了TSA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