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狼疮(SLE)患者树突状细胞对Th1/Th2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阳性分选CD14细胞,联合应用rhGM- CSF、rhIL-4和rhTNF-α诱导分化树突状细胞成熟。在培养的第9天,流式细胞术检测表型,细胞增殖/毒性剂盒分析树突状细胞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2和IL-10的表达。诱导的成熟树突状细胞与健康对照组淋巴细胞共培养5d后,佛波酯+离子霉素+莫能霉素刺激培养4h,进行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及胞质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Th1、Th2的比例。结果 SLE患者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其CD1a的表达降低(P<0.05),HLA- DR、CD80、CD86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活动组与非活动组的树突状细胞HLA- DR、CD80、CD86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SLE患者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活动组与非活动组的树突状细胞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也有所差异(P<0.05)。SLE患者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分泌IL-10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活动组与非活动组的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和IL-10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的树突状细胞与对照组淋巴细胞共培养后Th1的比例明显降低(P<0.01),Th2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诱导的树突状细胞表型增加,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分泌IL-12降低,IL-10升高。SLE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异常可能导致了Th1细胞分化不足,在SLE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因素(如性激素、遗传、环境、感染等)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20年来对该病诊断率提高及一些环境不良等因素影响,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虽然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预后已大有改善,但SLE疾病本身累及器官多,临床表现复杂,治疗过程易出现各种感染(细菌、病毒、真菌、混合性),病死率并无明显降低。因治疗不规范致病程缠绵、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等,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治疗的正确介入对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影响,因此很有必要重申多途径规范及中医治疗如何切入,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3.
陶筱娟主任中医师,系全国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级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业医近40载,学验俱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治疗造诣颇深。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今将陶老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