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栓素A2受体拮抗剂塞曲司特对组胺、乙酰胆碱、KCl诱导的豚鼠离体气管条和肺条收缩作用的抑制影响,并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比较.方法:用定量药理分析方法测定和记录:①用塞曲司特孵育前后组胺、乙酰胆碱、KCl诱发的豚鼠离体气管条的收缩;②用特布他林孵育前后组胺、乙酰胆碱、KCl诱发的豚鼠离体气管条的收缩;③塞曲司特、特布他林对组胺诱导的豚鼠肺条收缩的影响.结果:①组胺、乙酰胆碱在体外引起了豚鼠离体气管条的浓度依赖性的收缩,pD2分别为(6.19±0.47)和(5.99±0.21),塞曲司特抑制了组胺、乙酰胆碱诱发的收缩,pD2分别为(4.16±0.82)和(3.61±0.57).②对60 mmol/L KCl诱发的气管条收缩,塞曲司特、特布他林均可抑制其最大收缩反应,IC50分别为7.28×10-6 mol/L、3.36×10-6mol/L.③对组胺诱导的肺条收缩,塞曲司特、特布他林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结论:塞曲司特对致喘递质诱发的豚鼠离体气管条和肺条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支气管扩张剂.  相似文献   
2.
宫内宫外复合妊娠少见,现报道1例. 1 病例介绍 龙某,女,34岁,湖南人.停经50余天,下腹痛2天,腹痛加剧伴恶心排便感3小时.妇检:外阴婚产式,阴道畅,见少量淡黄色分泌物,宫颈光滑,举痛明显,子宫前位略大,左附件紧张,包块不明显,压痛明显,右附件压痛不明显.B超示:宫内见一孕囊回声,其内见卵黄囊及胚芽,胚芽坐高13mm,心管搏动可及.孕囊旁见液性暗区20mm×10mm,盆腔内见一混合回声团,约76mm×53mm×62mm,盆腔积液范围39mm×15mm.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的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及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其病因病理机制复杂,涉及神经、内分泌、代谢系统及卵巢局部的多种调控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黄酸和吡格列酮各自对高脂诱建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5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重140~160g,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n=14)、模型组(n=14)、大黄酸组(n=12)、吡格列酮组(n=12)。模型组由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配制)喂养,药物组均在12周高脂饮食后即造模成功后给予干预。大黄酸用生理盐水配成5g/L混悬液,每天固定时间100mg·kg^-1·d^-1灌胃,吡格列酮组8mg·kg^-1·d^-1灌胃。于第20周处死。测定所有动物体重、肝湿重、计算肝指数;测定空腹血糖(FBG)、转氨酶及血脂水平;放射免疫法测空腹胰岛素(FINS)及TNF—α,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酶法测定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水平;HE染色肝病理组织切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AⅡ、AST、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TNF-α MDA有明显下降;大黄酸组肝脂肪变较吡格列酮组明显(P〈0.05),但其肝内炎症较吡格列酮组轻。结论:大黄酸和吡格列酮对大鼠NASH均有治疗作用,但在改善肝脂肪变及炎症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尿液Ⅳ型胶原(T4C)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DM)患者182例,分为正常蛋白尿组(DMN组),微量蛋白尿组(DMMA组),大量蛋白尿组(DMP组);对照组(C组)31例,检测血清T4C,尿液T4C、Cr.结果:①血清T4C在DMN组与C组区别无显著性,在DMMA组高于C组和DMN组(P<0.01),DMP组高于C组、DMN组(P<0.01)和DMMA组(P<0.05);尿T4C/Cr在DMN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在DMMA组、DMP组明显高于C组(P<0.01),DMP组较DMN组明显升高(P<0.05),但与DMMA组差异无显著性.②相关分析显示:DM患者尿Alb/Cr尿T4C/Cr(r=0.235,P<0.01)、血清T4C(r=0.376,P<0.01)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2型DM患者血、尿T4C与尿Alb排出有一致性升高的趋势.尿T4C是晚期DN指标;血清T4C既是DM早期肾病的指标,也是晚期DN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a(LP(a))测定在冠状动脉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意义。方法:在上海中山医院复查冠脉造影的486例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再狭窄的患者第二次冠脉造影前超敏CRP水平(3.1±3.7mg/L比1.0±1.4mg/L,P<0.01)和Lp(a)水平(271±267.5mol/L比167.7±122.3mol/L,P<0.01)均较无再狭窄组增高;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与超敏CRP水平(P=0.002,OR=1.655,95%CI:1.195~2.291)、Lp(a)水平(P=0.012,OR=1.004,95%CI:1.001~1.007)成正相关。结论:对于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控制超敏CRP、Lp(a)水平是减少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滋阴抑亢调冲汤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2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滋阴抑亢调冲汤配合西药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5年5月~2009年7月期间促排卵周期中发生轻(2级)、中、重度OHSS的住院病例共200例,患者平均年龄28.3±3.1(21~38)岁,平均体重54.8±4.5(43~65.7)kg。其中继发性闭经16例,高雄激素血症21例,高泌乳素血症26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附件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探讨MSCT对附件结核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附件结核的MSCT表现。结果:10例中9例有盆腔积液,其中少量3例;盆腔包裹性积液4例,大量腹水2例;附件区软组织增厚8例;软组织包块4例,囊实性、囊性各2例,附件区斑点状钙化2例;腹膜、大网膜增厚、盆腔脏器粘连7例;盆腔淋巴结肿大4例;下腹及盆腔肠壁肿胀增厚4例。结论:结核性的盆腔炎肿瘤标记物CA-125可有升高,包块形态不规则,张力不高,占位效应不明显,很少形成规则的圆形,囊壁较厚,部分可见钙化;盆腔积液总是累及子宫直肠窝,腹膜增厚多为弥漫性均匀性增厚,腹膜增厚患者盆腔积液的密度相对较高。多数附件结核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索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方法:对115例恶性梗阻性患者分别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所有病人均行CT或MRI或B超等影像学以及血液生化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其中男66例,女49例,平均年龄为(59.2±10.6)岁.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成功率为100%.107例在电视透视下穿刺右肝管,8例在B超引导下穿刺肝管.结果:86例患者为一步法置入支架并行内外引流;29例患者先行外引流,其中23例经1~2w外引流后,再以二步法置入支架内外引流获成功,另6例持续带管行外引流.置入引流后较术前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明显,患者全身状况改善,血清谷丙转氨酶下降具有显著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5.65%,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经皮肝穿胆道引流疗效可靠,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梗阻部位和梗阻程度选择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免疫性不孕[1]是指不孕患者排卵及生殖道功能正常,无致病因素发现,配偶精液常规检查在正常范围,但有生育免疫证据存在;是由于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同种免疫或子宫内膜局部免疫引起的。其中20%左右的不孕症属免疫性不孕[2]。中医学无免疫性不孕病名的记载,但归属于不孕症的范畴,临床用药着重抓住不孕症的特征辨证或证病结合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