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脾切除术后发热在临床上常见 ,发生率高于一般腹部手术 [1 ] ,处理及护理均较麻烦。其发热持续时间长 ,有的可达数月之久 ;体温波动不稳定 ,可呈现高热。部分病人发热原因不明 ,随着时间延长可自行消失。我科于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脾切除病人 38例 ,其中 32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2例 ,其中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15~ 6 5岁 ,平均 4 0岁 ,其中单纯脾切除术 9例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5例 ,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 16例 ,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 1…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因转染人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构建转基因TIL,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肝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TNF-α基因导入人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构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效应细胞-转基因TIL.对转基因TIL的增殖能力和细胞表型进行检测,用RT-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TNF-α试剂盒检测TNF-α分泌量,用MTT法检测转基因TIL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转基因TIL的增殖活性及细胞表型与IL-2活化的TIL相似,转基因TIL 可持续表达TNF-α,其分泌量每24 h达370 pg/5×105 cells.转基因TIL对肝癌细胞株BEL7404 具有较高的杀伤活性.结论:转基因TIL维持较高的稳定性,可持续表达TNF-α,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对肝癌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李雷  王晓通  谢玉波  肖强 《广东医学》2011,32(8):971-973
目的 建立稳定过表达Cdx2基因的胃癌细胞株.方法 使用阳离子脂质体分别将真核表达载体pCMV-Cdx2-HA或空载体pCMV-HA转染至人胃癌细胞MGC-803中,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后扩大培养.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胃癌细胞中Cdx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将挑选出的稳定株命名为...  相似文献   
4.
治疗性沟通是一般性沟通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信息发出者与接受者是护士与患者。护患之间的关系 ,是帮助者与被帮助者的关系 ,也是治疗性关系。护士在沟通中处于主导地位 ,要沟通的事物是属于护理范畴内的专业性事物。治疗性沟通是以病人为中心 ,其目的是为患者健康服务 ,满足患者需要。较好地运用沟通技巧使护士与患者真诚交往 ,达到整体护理的效果。因此护士为使自己的沟通行为对患者能起到积极治疗作用 ,不仅要学会如何将信息清楚地传递给患者 ,使患者能接受和产生反应 ,而且要善于观察其对各种信息的反馈 ,以便判断病人是否准确地接…  相似文献   
5.
重症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 ,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强烈因素 ,局部的理化损伤 ,多种酶的作用 ,使组织细胞大量被破坏。为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目前采用经股动脉置管胰腺区域动脉灌注代替早期手术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修期间 ,参加护理了接受此治疗方法的 13例患者。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该院普外 ICU在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1年 1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中 ,选择早期非手术治疗的典型病例共 13例 ,行经股动脉置管胰腺区域动脉灌注治疗。其中男8例 ,女 5例 ,…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营养支持疗法 ,特别是肠道营养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已成为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技术 ,常应用于小肠外瘘、重症胰腺炎和全胃切除术后。通过肠道营养 ,有利于肝脏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 ,可改善和维持肠道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 ,防止肠道细菌移位感染。 1998~2 0 0 0年我科对 4 7例手术患者施行空肠造瘘营养支持治疗 ,保证了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 ,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进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6 7例中男 4 3例 ,女 2 4例 ,年龄 2 2~ 72岁。 5 2例为全胃切除 ,8例重症胰腺炎 ,7例高流量小肠外瘘 ,均经空肠…  相似文献   
7.
8.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传统的各种修补术 ,由于存在缝合处的张力 ,容易导致疝的复发 ,并且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明显 ,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体力活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来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新方法。我科于 2 0 0 0年 4~ 12月对 15例腹股沟疝患者施行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5例 ,男 14例 ,女 1例 ,年龄 2 4~ 78岁 ,平均 6 4岁 ,腹股沟斜疝 14例 ,其中复发性疝 6例 ,疝内容物嵌顿 2例 ,其余无嵌顿 ,无绞窄 ;腹股沟直疝 1例。合并前列腺肥大 4例 ,便秘 3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