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6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67篇
基础医学   202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451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40篇
综合类   581篇
预防医学   212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333篇
中国医学   173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是由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向企业化管理模式的转变,是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的保证,是医院发展的一种手段,因此,医院必须进行成本核算.本文就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进行论证,来说明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足叶乙甙和顺铂方案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足叶乙甙和顺铂(EP方案)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应用EP方案治疗滋养细胞肿瘤32例,传统的5-氟尿嘧啶和更生霉素(FK方案)治疗滋养细胞肿瘤38例,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FK组和EP组治疗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4.2%和87.5%(P〉0.05);2组均有明显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但FK组骨髓抑制较EP组重。FK组腹泻和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39.4%和44.7%均明显高于EP组的6.3%和9.3%(P〈0.01)。结论EP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且毒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灯通脑软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用丹灯通脑软胶囊治疗1疗程,治疗前后作血液流变学及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6.82%,血液流变学及TCD有明显改变。结论:丹灯通脑软胶囊能降低全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供血,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乳房是女性的象征,谁都希望它远离癌症的侵袭.但乳腺癌的发生率却在逐年攀升,并有年轻化趋势.女性该采取什么防护措施呢?首先,发生乳腺癌对每位女性并非机会均等,高危人群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做好自我防护 宫颈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在我国,其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且发病年轻化,最年轻的患者仅17岁.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间歇疗法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间歇疗法与常规疗法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临床价值的差异。方法收集25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随机单盲开放对照原则分为间歇疗法组(间歇组)(每8周内停药1周)和常规疗法组(单规组)各125例,均给予阿司匹林100mg Qd治疗2年。结果(1)2组脑卒中再发率无明显差异;(2)2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功能无明显差异;(3)间歇组上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阿司匹林间歇疗法较常规疗法能有效减低了长期治疗导致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同时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再发率,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溴隐亭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育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在育龄妇女中患病率为5%~10%,是引起无排卵性不育的主要原因。药物促排卵是治疗PCOS不育的首选方法,但是仍有60%~70%的患者用药后无法妊娠,称之为难治性PCOS(intractabl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本院针对此类患者,采用溴隐亭辅助促排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突触蛋白-I(synapsin-I)在胚胎干细胞(ESCs)体外神经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五步法”和维甲酸(RA)法两种途径体外诱导E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并以另一种可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肿瘤细胞-PC12细胞的诱导过程作参照,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细胞进行比较.通过免疫组织化学、RT-PCR、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这一过程中synapsin-I的表达变化.找出synapsin-I在ESCs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变化的共同规律。结果结合形态学和其它神经特异性指标的变化,synapsin-I在ESCs和PC12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具有早期即有表达,后逐渐升高,至分化成熟阶段达最高,后期又逐渐下降的变化规律。结论在ESCs的分化过程中,synapsin-I的表达存在特定的时空规律,并与ESCs的形态学改变相关,提示synapsin-I可能对ESCs在神经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分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对儿童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lapamscopic hernia sac high ligation)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股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年龄6—12岁,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和单纯气管内全麻组(G组)各30例。检测术中不同时点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并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E组各时点Cor、NE、E、ACHT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G组气腹后上述各指标较气腹前明显增高(P〈0.05)且显著高于E组同时点(P〈0.05)(见表2);E组气腹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组的则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儿气腹10min后PaC02均显著增加(P〈0.05),停气腹后渐恢复至正常,血PH值则变化不明显。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基础麻醉相对于单纯气管内全麻更能有效抑制儿童腹股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氮/环鸟苷酸二磷酸信号通路在保持心血管系统的稳态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在顽固性高血压中的病理生理学作用目前仍然不清楚。Yugar-Toledo JC.等人进行了一项相关研究,通过肱动脉扩张情况来评价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