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9篇
  4篇
中国医学   32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在针刺同一处穴位的基础上,观察肩三针使用不同针刺深度对肩周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7年10月~2018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60例患者,按排除标准筛选后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的针刺深度分别为40mm、25mm、15mm,对比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疼痛症状和活动度,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完成4周治疗后,三组的疗效评价分析均可评估为治疗起效,视觉模拟(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Melle)评分都出现显著的降低(P0.05);与B、C组对比,A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A组治疗痊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VAS评分相对低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Melle评分降低明显低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三针对肩周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进针深度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20,(1):60-63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方法在缩短中药房高峰期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精益管理的方法与工具分析中药房原有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持续改进。比较实施精益管理前后中药房高峰期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长短变化。并且调查精益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实施精益管理后,高峰期患者平均取药等候时间由原来的(26. 50±2. 58) min缩短到(15. 90±2. 13) min(P=0. 03);患者满意度由改善前的(84. 00±2. 15)分上升到(95. 50±2. 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精益管理有利于提高中药房工作效率,缩短高峰期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仝小林教授认为"肾虚态"为高血压病常见态势之一,此类高血压病多见于老年或久病体虚之人,常见脉压差较大,并伴有脑转耳鸣,腰部酸痛、空虚,足跟疼痛等症状。高血压病见肾虚态者,用怀牛膝、炒杜仲、桑寄生组方补益肝肾以降压,三者常用剂量均为16~60 g,其中牛膝为治疗脉压差大的靶药,最多可用至120 g。灵活配伍这3味药,可以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双柏散熏洗与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双柏散熏洗与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局部症状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用双柏散熏洗联合用药 ,对照组用双柏散外敷联合用药。结果 :观察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局部症状的总有效率为 92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 5 % (P <0 0 5 )。结论 :双柏散熏洗联合用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减轻局部症状等作用 ,且护理操作简便易于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乙肝Ⅲ号合近红外信息辐照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住院病人234例,分为乙肝Ⅲ号治疗组(76例)、近红外信息辐照组(73例)和联合治疗组(85例)。在基础治疗(包括甘利欣,复方丹参液等)上采用单纯的中药外敷、肝病治疗仪近红外信息辐照以及两联合治疗等三种不同方法,观察各组患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以及相关指标如PGA、肝纤三项(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CⅣ型胶原(CⅣ))、肝血流的变化。结果:3组皆能改善临床症状,但以联合治疗组为;3组肝功能复常比较,差异有显性,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性;在改善PGA、肝纤三项和肝血流量方面,联合治疗组优于乙肝Ⅲ号治疗组和近红外信息辐照组。结论:乙肝Ⅲ号合近红外信息辐照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较单一方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脉散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肝衰竭大鼠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法制作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生脉散灌胃2h及8h后,检测血清大肠杆菌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一氧化氮(NO)、总一氧化氮合酶(z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等水平。结果生麦散作用2h后可显著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LPS、TNF-α和iNO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LPS诱导8h后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NO、zNOS和iNOS显著升高(P〈0.001),生脉散能显著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NO、iNOS水平(P〈0.001),而对zNOS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SD大鼠在急性肝衰竭状态下,存在严重内毒素血症,并引起一氧化氮水平变化的炎症级联反应,生脉散可通过调节一氧化氮水平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古代经典名方二妙散(EMS)对DBA/1小鼠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的影响。方法 按体质量将20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IA组,EMS(5.4 g·kg-1)组及甲氨蝶呤(MTX,0.5 mg·kg-1)组。CIA组、EMS组及MTX组在第1天以等体积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免疫DBA/1小鼠,于第21天以等体积牛Ⅱ型胶原和不完全弗氏佐剂于尾根部有别于第1次免疫部位免疫DBA/1小鼠建立CIA模型(此为第2次免疫),并于第2次免疫当天开始灌胃给药,除MTX为每周3次外,其余每天1次,共给药28 d。第22天开始观察CIA小鼠的关节红肿等症状并进行关节炎评分,第49天取材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CIA小鼠关节滑膜炎症的情况;免疫荧光(IF)双标法检测CIA小鼠关节中CD4+T细胞中Th17细胞标志物白细胞介素-17(IL-17)和Treg细胞标志物叉头框转录因子P3(FoxP3)在关节滑膜中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及淋巴结中Th17和Treg的细胞比例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CIA组小鼠关节滑膜炎症情况明显,小鼠关节结构严重紊乱,关节软骨及骨破坏明显,骨侵蚀严重(P<0.01);小鼠关节组织中Th17/Treg值显著升高(P<0.01);小鼠脾脏及淋巴结中Th17的细胞表达比例显著增高(P<0.01),Treg细胞表达比例显著减少(P<0.01);与CIA组比较,EMS组和MTX组两组小鼠关节结构均相对正常,骨侵蚀、骨破坏较轻,关节面相对完整光滑;EMS组和MTX组两组中Th17/Treg值显著降低(P<0.01);小鼠脾脏及淋巴结组织中,EMS组、MTX组Th17细胞表达比例显著降低(P<0.01),Treg细胞的表达比例显著增加(P<0.01)。结论 EMS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抑制CIA小鼠中Th17细胞的表达,促进Treg细胞的表达,进而治疗RA。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我科从2000年3月至2001年2月收治的50例声带息肉患者(中西医结合组)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术后结合内服中药及中药制剂喷喉1号方雾化吸入治疗,以不做手术,只内服中药及中药制剂喷喉1号方雾化吸入治疗的42例声带息肉患者(中医组)作为对照。比较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治愈38例(76%),有效12例(24%);中医组治愈5例(11.9%),有效27例(64.3%),无效10例(23.8%),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100%,中医组总有效率76.2%,两组比较,无论治愈率还是总有效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息肉有一定的优越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调体脱敏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AC)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3月—2022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诊治的AC患者160例(320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160只眼)。对照组予0.05%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点双眼,治疗组予调体脱敏方口服联合眼部超声雾化治疗。2组均观察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得患者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和生活质量问卷积分,并于治疗后6个月统计2组的复发例数。结果 2组治疗前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症状评分: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治疗组=5.179,t对照组=5.332,均P=0.000);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t=81.525,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体征评分:2组治疗后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治疗组=4.519,t对照组=4.732,均P=0.000);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t=32.20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生活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