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从病毒-宿主交互界面探讨加味芦根方(芦根、全蝉蜕、僵蚕、金银花、生甘草、薄荷、羌活、葛根、柴胡)治疗流行性感冒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本草组鉴数据库收集复方的化学成分,经里宾斯基五原则筛选潜在的活性成分后,进一步在瑞士靶点预测网站预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从GEO数据库挖掘人类流感芯片GSE90732的差异表达基因;从病毒-宿主相互作用搜索工具检索H1N1流感-智人蛋白交互组;整合上述生物信息集,通过Cytoscape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加味芦根方-病毒-宿主交互网络,使用R软件对交集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最后对关键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获得1 252个活性成分,1 415个作用靶点,951个流感差异表达基因和10 142对H1N1-智人蛋白互作信息。加味芦根方与流感的交集靶点有72个,功能富集显示这些靶点与宿主防御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密切相关。交互网络拓扑分析表明,加味芦根方通过齐墩果酸、γ-十一碳酸内酯、长棘素等多种活性成分调控病毒M2、NA、NS1和HA蛋白和/或宿主HSP90AA1、NRAS和ITGB1等多个关键靶标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
晚发型抑郁症(LOD)特指首次发病于60岁以后的原发性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是增加LOD治疗难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抗抑郁基础上改善认知功能损害是有效治疗LOD的关键。本文从"脉络丛(CP)衰老—叶酸脑转运—海马神经发生"这一新视角,探讨了LOD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结合补肾法抗衰老和抗抑郁的效应及机制,认为运用补肾法治疗LOD能充分体现针对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治疗特色和优势。以认知功能修复为切入点,今后应深入开展有关补肾法发挥其整体有效抗LOD效应的作用靶点和机制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这对于LOD临床疗效的整体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