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3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停经12周以内的妊娠终止的可行性.方法将50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150例妊娠在50天以内,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流观察;B组350例妊娠50~12周以内,口服米非司酮外加阴道后穹隆部米索前列醇进行药流观察.结果A组完全流产率为95.3%;B组妊娠完全流产率为94%,12周内完全流产率与妊娠天数无关(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案对停经12周内终止妊娠效果好,可以尝试直到推广应用;且安全、方便、副作用小,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明  董训兰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762-763
目的比较涂片革兰染色、培养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妇科性病淋球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寻找一种快速而敏感的淋球菌检测方法.方法同时用涂片革兰染色、培养和FQ-PCR检测临床疑诊淋病123例女性阴道标本中的淋球菌,以培养法为"金标准",将另外两种方法与之比较,分别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结果涂片检出率为76.4%、培养法检出率为66.7%、FQ-PCR检出率为69.9%;经配对计数资料χ2检验,FQ-PCR与培养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涂片法和FQ-PCR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4.2%、66.7%、87.2%、82.8%和97.6%、89.7%、95.3%、94.6%.结论FQ-PCR检测淋球菌,可弥补涂片法较粗糙、培养法耗时长的缺点.FQ-PCR具有准确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特点,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淋球菌快速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胰岛素局部应用促进血管瘤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血管瘤患者58例,均有手术切除指征,未行其他治疗。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6)、大剂量胰岛素组(n=19)、小剂量胰岛素组(n=23)。空白对照组在手术创面皮下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大剂量胰岛素组创面皮下局部注射1.0 U长效混悬锌胰岛素,小剂量胰岛素组创面皮下局部注射0.1U长效混悬锌胰岛素。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创面面积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d和12 d小剂量胰岛素组比其余两组创面面积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胰岛素组的创口收缩率显著提高,愈合时间显著降低,创面感染率明显降低和甲级愈合比例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d和12 d小剂量胰岛素组的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胰岛素局部应用可能有效促进血管瘤术后的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人体成分的特点。方法前瞻性选取4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COS组),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98例健康人(对照组),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对两组人群进行人体成分分析。测量内脏脂肪面积、体脂量、体脂百分比、肌肉量、基础代谢率、腰围、蛋白质含量、无机盐、细胞内外水分含量等指标,并比较多囊卵巢综合征非肥胖组、肥胖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腰围、实际体重、内脏脂肪面积、体脂量、体脂百分比、去脂体重、骨骼肌、躯干肌肉、节段肌肉左上肌肉、右上肌肉、左下肢肌肉、右下肢肌肉、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无机盐、蛋白质、基础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OS肥胖组各指标均高于非肥胖组(P<0.01)。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人体成分各指标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肥胖患者的人体成分各指标较非肥胖患者有显著升高。应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可以有效便捷地评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人体成分,从而为其疗效提供更全面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一种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中,完全腹膜外输尿管造口新技术,评价其治疗一例T4期高级别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疗效。 方法以1例75岁男性高级别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T4N0M0)为例,介绍一种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中,完全腹膜外输尿管造口技术的4个关键步骤,包括游离输尿管(将左侧输尿管游离足够长度)、汇集两根输尿管(腹腔镜下将左侧输尿管经直肠后方拉至右侧)、建立腹膜外通道(游离扩大右侧腹膜外间隙,将两根输尿管从此通道拉出)、腹膜重建。 结果手术共耗时(从消毒铺单开始计时到输尿管造口结束)248 min,出血量100 ml,造口处可见清晰尿液流出,患者术后住院时间8 d。 结论本例输尿管造口术是一种完全腹腔镜下经皮输尿管造口技术的尝试,相较于传统输尿管造口术而言,该术式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缩短。对于需要永久性尿流改道,但心肺功能差,手术风险高或没有机会做肠道尿流改道的患者,该术式是一种可行且安全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深圳市中老年女性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探讨其相关性,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防治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于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区中医院)参与调查的中老年女性212例[年龄50~84岁,平均(60. 1±7. 8)岁],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计算BMI,根据BMI分成体重过低组(6例)、正常体重组(112例)和超重组(94例),分别测量各组骨密度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体重过低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三组的OP患病率依次为:83. 3%、58. 0%和57. 4%,三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正常体重组的25羟维生素D与BMD、BMI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0. 05),BMD与年龄的关系呈负相关,与身高、体重均呈正相关(P0. 05),但是与BMI之间则不存在相关性(P0. 05)。在超重组中,25羟维生素D与BMI呈负相关,BMD与年龄呈负相关,与身高呈正相关(P0. 05),但是与体重、BMI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BMI正常范围内,高体重是OP的保护因素,而超重时则不存在此关系。且超重对中老年女性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可产生负面影响。过重的体重可能不利于OP的防治,中老年女性应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乳腔镜困难性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方法与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月采取腔镜下经乳晕入路完成的困难性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192例,结合术者的体会和经验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8例因术中暴露止血困难、肿物过深过大等原因而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26.8±7.6)min,术中出血量(102.3±2.6)ml;术后18例出现一过性低钙血症和9例出现声音嘶哑(其中6例术后2个月恢复,3例术后半年仍未恢复)。结论困难性甲状腺手术采用腔镜下经乳晕入路术式切除是安全可靠的,但必须充分掌握甲状腺的解剖结构及腔镜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术前应用西甲硅油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于该院行结肠镜检查术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术前单纯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组患者则联合使用西甲硅油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前肠道准备评分、病变检出情况以及患者各项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肠道准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病变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甲硅油可以祛除肠道气泡,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应用于结肠镜检查术前,可显著提升肠道清洁效果,改善结肠镜图像,提高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和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和中国知网5个数据库,由两位作者独立筛选出相关文章。运用Cochrane风险因素来评估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章质量,运用修改的Newcastle-Ottawa量表进行回顾性文献的质量评估。文章中的数据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提取。结果最后有19篇相关研究被纳入此次Meta分析。椎间孔镜术后短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改善明显优于椎间盘镜组(P=0.010),而手术后远期VAS评分变化(P=0.120)、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变化(P=0.260)、并发症(P=0.100)和残留或复发率(P=0.100)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椎间孔镜组出血量更少(P=0.000),切口长度更短(P=0.000),住院天数更少(P=0.000),但是椎间孔镜的手术时间较椎间盘镜组长(P=0.001)。结论在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方面,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无疑是一种更加微创且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