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事项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宏  张伟 《齐鲁医学杂志》2003,18(3):360-361
喹诺酮类药物属化学合成抗菌药 ,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拮抗细菌的DNA旋转酶 ,从而阻断细菌DNA的复制而起到快速杀菌作用。该类药物由于具有口服吸收良好、血液浓度相对较高、半衰期较长、蛋白结合率较低、体内分布广泛、抗菌谱广、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目前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和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应用的增多 ,不良反应报道也渐增多 ,个别不良反应还相当严重。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做一简单介绍 ,以供临床医生用药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MS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IPA的MSCT表现。结果 35例血管IPA的MSCT主要表现为多发病灶25例,以肺野外周带分布为主26例;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影29例,伴晕征16例,出现空气半月征或空洞20例。6例气道IPA的MSCT主要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影4例,以双肺中上野分布为主4例。15例血管IPA随访患者中,在出现晕征后的第2、4周分别出现空气半月征6例、空洞4例;5例气道IPA在随访1周时出现斑片结节融合4例,2周时支气管扩张4例,4周时4例支气管扩张加重。结论 血管IPA的MSCT多表现为肺野外周带多发结节或肿块影,常伴晕征或空气半月征或空洞;气道IPA多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影,以中上肺野分布为主,常合并逐步加重的支气管扩张。IPA进展迅速,CT动态随访观察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PTEN、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探讨PTEN和HIF-1α异常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两步法检测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中PTEN、HIF-1α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滤泡性腺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80%,均显著高于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的25%.HIF-1α在甲状腺滤泡癌中(60%)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30%)及结节性甲状腺肿(0).结论 甲状腺滤泡癌中PTEN表达缺失而HIF-1α表达明显增强,推测PTEN表达的缺失促进了HIF-1α表达,最终将促使甲状腺滤泡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2003年10月-2004年10月,采用康艾注射液与化疗联用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与单纯化疗的32例患者进行比较,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衰竭并发MODS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急性肾衰竭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病人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选择及疗效。②方法 应用间歇式血液透析(IHD)治疗急性肾衰竭并MODS病人22例,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急性肾衰竭并MODS病人30例,比较其疗效。③结果 IHD组7例存活,15例死亡;CRRT组16例存活,14例死亡。两组病人治疗前的尿素氮(BUN)、肌酐(Cr)、HCO3^-、K^+、pH值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5~1.83,P〉0.05)。CRRT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BUN、Cr、HCO3^-、K^+与pH水平均低于I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13.80,P〈0.05)。CRRT组严重低血压、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低于I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8.32,P〈0.05)。④结论 对于急性肾衰竭并MODS病人更宜行CRRT治疗。  相似文献   
6.
病人,男,45岁。因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3个月入院。病人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烧灼感,疼痛,进食后缓解,与体位无关,胃镜检查提示胃癌。查体: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包块位于胃体偏小弯侧,直径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室颤。最近的研究表明,室颤的发生与心电图(ECG)Q-Tc离散度(Q-Tcd)的增大有关,故如何预测、预防和及时处理室颤是降低AMI早期病死率的关键。本文总结了120例AMI病人的临床心电图资料,旨在探讨AMI与Q-Tcd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崔月丽  王玲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853-5853,5856
急性心肌梗死日益增多已成为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因其是多支病变,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重,合并症多,恢复期相对较长,更易导致老年人死亡。在此期间,给予合理而有效的康复指导,能促进患者恢复,缩短康复时间,改善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病人,女,14岁,因发热20d,恶心、呕吐5d于2003年9月14日入院。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伴咽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静滴头孢噻肟钠2g后热退。5d前再次出现高热,体温39~40℃,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尿量200~300mL/d,呈肉眼血尿,尿中有泡沫。在当地医院经抗感染治疗后热退,但仍恶心、呕吐,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急性肾小球肾炎”收入院。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日益增多已成为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因其是多支病变,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重,合并症多,恢复期相对较长,更易导致老年人死亡。在此期间,给予合理而有效的康复指导,能促进患者恢复,缩短康复时间,改善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