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2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8篇
  3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管结壳患者尿液菌群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和济南市济钢医院就诊的35例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留置内支架管4周。排除标准:尿液细菌培养阳性;严重肉眼血尿;近期口服抗生素;存在明显残石患者。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注册号为ChiCTR1800020025),根据有无支架管结壳将患者分为结壳组23例和无结壳组12例。收集拔管当日患者尿液行细菌16s DNA检测。使用UPARSE、UCHIME和RDP calssifier等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尿液菌群分布特点,明确两组患者尿液中细菌种类总数、细菌丰度,以及丰度占比较大的细菌类别,比较两组患者尿液细菌种类、数量及细菌丰度的差异,明确结壳组患者尿液中丰度占比较大的细菌菌属。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置管侧别、内支架管型号及结石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s DNA检测结果显示,结壳组丰度占比>1%的菌属数量为11个,丰度占比>0.01%的菌属数量为74个;无结壳组丰度占比>1%的菌属数量为7个,丰度占比>0.01%的菌属数量为11个,两组丰度占比>1%的菌属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P=0.000)。结壳组中菌属丰度占比前3位分别为乳杆菌属(23.1%)、拟杆菌属(18.8%)和未分级拟杆菌属(17.1%),非结壳组中菌属丰度占比前3位分别是为埃希菌-志贺菌属(32.2%)、肠球菌属(24.9%)和假单胞菌属(18.2%)。两组间差异最大的3种细菌是乳杆菌属(P=0.010),拟杆菌属(P=0.004)和未分级拟杆菌属(P=0.004)。结论支架管结壳患者尿液中细菌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多于非支架管结壳患者。拟杆菌属细菌在支架管结壳患者尿液中的细菌种类丰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常规化疗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阿霉素+长春新碱+地塞米松),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硼替佐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心理状态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 0%,高于对照组的85.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效果确切,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肝癌破裂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行急救治疗的65例肝癌破裂患者,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2例患者为常规组,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33例患者为管理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方法,管理组患者采用品管圈急救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为78. 1%,并发症发生率为12. 5%,病死率为9. 4%;管理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为90. 9%,并发症发生率为6. 1%,病死率为3. 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管理组急诊护理人员团队凝聚力、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和谐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品管圈有利于提高肝癌破裂患者的急救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及死亡率,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上肢机器人虚拟情景训练联合头针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头针组、综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认知和康复训练,头针组给予常规认知和康复训练联合头针治疗,综合组给予常规认知和康复训练、头针治疗和上肢机器人虚拟情景训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简易精神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3组患者认知功能,同时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估3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的MMSE评分、MoCA评分和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头针组治疗后,仅MMSE评分和MB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综合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为(22.03±0.96)分,MoCA评分为(15.07±1.48)分,MBI评分为(73.10±8.45)分,均显著优于头针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 结论 上肢机器人虚拟情景训练联合头针可显著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道引流在胆总管恶性肿瘤及肝门部胆管癌外科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行ERCP术的88例肝门胆管癌患者,根据胆道引流方式不同分为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组(27例)、胆道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组(35例)与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EMBE)组(26例)。比较各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共行ERCP术93次,插管成功率为94. 6%(88/93),引流总成功率为92. 0%(81/88)。ENBD组引流成功23例,失败4例,引流成功率为85. 2%(23/27),ERBD组引流成功33例,失败2例,引流成功率为94. 3%(33/35),EMBE组引流成功25例,失败1例,引流成功率为96. 2%(25/26),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TBIL、DBIL、AST、ALT、GGT和AL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有3例患者术后发生胆管炎,2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2例患者发生胆道感染,1例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1例患者发生胆漏,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 2%。2例行胆道支架引流患者术后出血腹痛,对症治疗后缓解。88例患者有5例患者失访,随访率为94. 3%。随访时间为1年,共有38例患者死亡,其余45例患者于随访结束时仍生存。胆总管恶性肿瘤与肝门胆管癌患者ERCP术后的3个月生存率为88. 0%,6个月生存率为68. 7%,1年生存率为54. 2%。结论ERCP胆道引流治疗胆总管恶性肿瘤和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结合不同的胆道引流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8.
9.
正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是指由于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后挛缩~([1]),从而导致髋关节活动障碍的疾病,这类疾病常引起髋关节外旋、外展挛缩畸形和屈曲障碍,临床表现为蹲坐姿势异常与特有步态~([2]),由Valderrama首先提出~([3]),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将苯甲醇作为青霉素溶媒是国内GMC发生的主要原因~([4]),与臀部反复进行肌肉注射关系密切,其损伤机制为机械和化学性损伤~([5]),也与遗传、外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行ERCP联合EST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FAQ、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ERCP联合EST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