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44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2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26篇
中国医学   25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百蕊草Thesii Herba标准汤剂的UPLC特征图谱及其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百蕊草药材与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的变化,并分析指标成分百蕊草素I在药材-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1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检测波长330、270 nm,柱温30℃,建立特征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以出膏率、含量及转移率、特征图谱共有峰传递数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百蕊草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结果 19批百蕊草药材、标准汤剂与各自的对照特征图谱相似度分别为0.986~1.000、0.989~1.000。百蕊草标准汤剂特征图谱标定6个共有峰,药材中的5个共有峰全部转移至标准汤剂并被指认,其中4个共有峰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分别为5-O-阿魏酰奎宁酸(峰2)、4-O-阿魏酰奎宁酸(峰3)、百蕊草素I(峰5)、山柰酚-3-O-(2″-O-α-鼠李糖基-6″-O-丙二酰基)-β-葡萄糖苷(峰6)。19批标准汤剂的平均出膏率为27.45%...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在胃癌(GC)的进展和预后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影响GC预后的免疫细胞浸润调控基因还不清楚。本研究联合共表达网络分析研究和反卷积分法鉴定了GC免疫相关预后基因。  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GC的mRNA表达数据并使用CIBERSORT反卷积算法来确定每个样品中免疫细胞的比例,并构建共表达网络,结合Kaplan-Meier法确定免疫相关预后基因。 结果:在纳入分析的22种免疫细胞中,有11种免疫细胞在肿瘤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均P<0.05)。对上述11种免疫细胞进行生存分析,发现静止记忆性CD4 T细胞和调节型T细胞的浸润情况与GC患者生存率呈明显相关(均P<0.05)。基于上结果论进行共表达网络分析,得绿松石模块中的基因与上述两种类型的细胞相关性最显著,并鉴定得到了3个与记忆性CD4 T细胞相关(CGB5、LINC00106、LINC00392)和1个与调节型T细胞相关(UPK1B)的预后基因(均P<0.05)。 结论:本研究鉴定的4个胃癌免疫细胞浸润相关预后基因可能在GC的进展和预后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些基因可能会通过影响肿瘤免疫过程而作为潜在的胃癌免疫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otch/Hes1通路与血管内皮CD34、CD144作用机制。方法采取左肾切 除术+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STZ复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贝拉普利 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8周。观察24 h尿白蛋白、HE染色肾组织病理、免疫 组化肾组织Hes1、Western blot法检测CD34、CD144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4 h尿白蛋白、Hes1、CD34、CD144的 含量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能降低24 h尿蛋白(P<0.05),中药各剂量组均能明显 降低肾组织Hes1、CD34含量(P<0.05),中药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肾组织CD144含量(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 均能降低CD34(P<0.05),中药低剂量组降低CD144(P<0.05)。病理观察模型组大鼠出现肾小球硬化、萎缩,系膜基质增多、系 膜出现增厚增宽并可见结节样增生等改变;中药高、中剂量组对上述病理改变有积极改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可以降低 模型大鼠肾组织Hes1和CD34、CD144,发挥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延缓DN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桑叶不同提取物(水提物和醇提物)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为其抗肿瘤细胞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以人肺癌A549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人胃癌SGC-7901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研究对象,比较桑叶不同的提取物(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四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桑叶水提物(AML)和醇提物(EML)对上述肿瘤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醇提物的活性最强,且半数抑制浓度(IC_(50))均最小。结论:EML具有较高的体外抗肿瘤活性,AML次之,桑叶提取物有可能用于抗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6.
张进军副主任医师为徐经世国医大师学术经验第六批师承弟子,承徐老学术思想,行医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张进军从五行制化理论出发,结合现代疾病谱的变迁,认为痤疮的病因病机多始于肝气郁滞,后延及肺胃肾,故提出痤疮可从肝论治,治疗上注重"调肝",运用疏肝、泻肝、养肝等治法,总结出巧用芦荟,妙用"三甲"(龟甲、鳖甲、炮山甲)等独特的用药心得,针对不同证型,纠偏除弊,在临床上取得良效,本文对其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并举典型案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药饮片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原料,其质量控制与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中国药典》2020年版对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但仍缺乏符合中药饮片整体性与专属性特点的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基于上述问题,通过综述性状电子检测、色谱-质谱联用、多效应生物评价等技术在中药饮片质量识别方面的研究进展,探索中药饮片“性状-质量标志物-生物效应”的关联性,为构建符合中药饮片整体性及专属性的质量识别关键技术,实现中药饮片质量识别模式的现代化转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动则不衰,静则凝神,动静平衡,形神兼养是中医养生思想的精髓。华佗在动静养生思想的影响下,创编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养生功法——五禽戏。华佗五禽戏以“动则养形,静则养神”为主要养生理念,即通过运动调形以疏经通络、积精旺血,从而外强四肢百骸,内滋五脏六腑;通过调心,达到静心凝神、专心怡神和清心守神的效果。动静结合,形神兼养,从而达到身强体健、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刺督脉组穴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1例VCI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25例)和药物组(26)例,针刺组采用针刺督脉穴位神庭、百会、风府、大椎进行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多奈哌齐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水平及中医证候量表、MMSE量表、Hachinski量表、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rontal assessment battery, FAB)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Hg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g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针刺组升高值显著大于药物组(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针刺组降低值显著大于药物组(P<0.05)。两组治疗前MMSE、Hachinski、FAB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MSE、FAB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针刺组增加值显著大于药物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achinski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针刺组降低值显著大于药物组(P<0.05)。两组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结论 针刺督脉组穴可改善VCI患者认知能力,且疗效优于多奈哌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