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例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新风胶囊治疗组20例(口服新风胶囊)、雷公藤治疗组10例(口服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治疗组10例(口服甲氨蝶呤片)。3组均连续服药3个月。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全身和关节症状、贫血、血清铁、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及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新风胶囊治疗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关节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方面,与甲氨蝶呤治疗组和雷公藤治疗组相似;但在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全身症状、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上调白细胞介素10、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升高血清铁及调节血清EPO水平方面均优于甲氨蝶呤治疗组和雷公藤治疗组。结论依据从“脾”论治原则研制的具有健脾化湿通络功效的中药新风胶囊,能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的全身及贫血症状、缓解患者的关节症状,其机制与调整细胞因子平衡、调节血清EPO的水平及升高血清铁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学研究:附100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对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调查。资料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呈现虚实夹杂、痰瘀互结的临床特征,具体表现为虚证以气血亏虚、脾胃虚弱为主;实证之痰湿壅盛在风寒湿邪证候中占主要成分:瘀血痹阻关节经络贯穿于疾病的始末。淡红、胖大、瘀点瘀斑舌,白腻、黄腻苔,细滑脉是本病的主要舌脉象。除关节疼痛以外,关节晨僵、肿胀也占较大比例。提示气血亏虚、脾虚湿盛、痰瘀互结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焦虑和抑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生活质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6例RA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的评定,并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6例患者中,SAS标准分为(47.18±8.69),焦虑情绪患有率为36.76%;SDS标准分为(52.35±11.31),抑郁情绪患有率为61.76%。SAS及SDS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患者的SAS、SDS标准分均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健康自我认识能力呈正相关(P<0.01或0.05)。结论:RA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以抑郁情绪为主,并与病情及生活质量存在相关性,提示RA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是引起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心功能变化及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超声心动图(UCG)检测68例RA患者心功能变化,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NC)进行比较;观察RA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与心功能参数相关情况.结果 (1)68例RA患者与2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可知,RA组异常率最高的为左室舒张功能下降并主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AS患者骶髂关节的MSCT表现,对其进行分期。结果 82例中,双侧骶髂关节正常9例,单侧受累6例,双侧均受累67例;164个骶髂关节中,0级24个(构成比0.146),Ⅰ级42个(构成比0.256),Ⅱ级36个(构成比0.220),Ⅲ级54个(构成比0.329),Ⅳ级8个(构成比0.049)。结论 MSCT分期为AS骶髂关节病变提供了半定量分析方法,更客观、准确地反映了患者的病情及骶髂关节受累程度,为长期随访患者的病情和疗效判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肺系数、肺功能变化、调节性T细胞及Foxp3、TGF-β1、Smad3、Smad7蛋白表达,探讨Foxp3与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肺功能降低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向模型组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致炎,复制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致炎48天后,观察两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及关节炎指数(AI),计算两组大鼠肺系数,检测大鼠肺功能,测定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HE染色观察肺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Foxp3、TGF-β1、Smad3、Smad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模型组大鼠足跖肿胀度、AI、肺系数、1秒内平均呼气流量(FEV1/FVC)、肺泡炎积分、TGF-β1及Smad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用力肺活量(FVC)、25%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25)、50%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50)、75%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F)、用力最大呼气流量(PEF)、肺动态顺应性(Cldyn)、CD4+T细胞、CD25+T细胞、CD4+CD25+T细胞百分率、Foxp3蛋白及Smad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②Spearman相关分析可知,AA大鼠肺功能参数中FEF50、MMF与足跖肿胀度呈负相关,MMF与肺系数呈负相关,Cldyn与TGF-β1蛋白积分光密度值呈负相关;FEF50、MMF与关节炎指数呈正相关,FEF75与肺系数呈正相关,FEV1/FVC与Foxp3蛋白表达染色指数、Foxp3蛋白积分光密度值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AA大鼠在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升高的同时出现肺功能的下降,提示可能是致炎后炎症的持续、发展而出现慢性炎症反应导致肺的损伤(肺间质纤维化),而肺功能的下降与Foxp3、Smad3、Smad7、TGF-β1蛋白表达呈相关性,说明转录因子Foxp3和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共同参与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除关节病变外,还可出现多种关节外的损害,而且并不少见[1],有时关节外组织器官受累症状的出现甚至先于关节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类风湿关节炎(s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SRA)患者的蛋白质代谢变化及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40例RA患者(老年组占14例,中青年组26例)和20例健康人对照组,并测定其血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A/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测定各指标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活动性指标、生活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评分表(DAS-28)等的相关性。结果:①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老年RA患者PA、总蛋白(TP)、ALB、HDL、Apo-A1、Apo-B、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中青年RA患者相比,老年RA患者PA、TP、GLO、HDL、Apo-A1、Treg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②PA、TP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Fe、CD4+T呈明显正相关(P〈0.05);TP与血沉(ESR)呈明显负相关(P〈0.05);GLO与白细胞(WBC)、补体3(C3)呈明显正相关(P〈0.05);A/G与IgA、C3、ESR呈明显负相关(P〈0.05);LDL、Apo-A1与CD4+T呈明显正相关(P〈0.01)。③PA与DAS-28、SAS呈明显负相关(P〈0.05);GLO与15m步行时间、食欲减退、食后腹胀呈明显负相关(P〈0.05);A/G与15m步行时间、食欲减退、食后腹胀呈明显正相关(P〈0.05);HDL与食后腹胀呈明显负相关(P〈0.01);LDL与皮下结节呈明显负相关(P〈0.05);Apo-A1与晨僵时间、关节重着、中医证候总分呈明显负相关(P〈0.05);APO-B与皮下结节、SAS、SDS呈明显负相关(P〈0.05);APOA1/B与大便稀溏、关节重着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与健康对照者及中青年RA患者相比,老年性RA患者存在蛋白质代谢的异常,主要表现为PA、TP、ALB、HDL、Apo-A1、APO-B等指标水平明显下降,其变化与RA炎性活动、贫血状况及生理功能等密切相关,亦与Treg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补体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XFC)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清补体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XFC组和雷公藤多甙(TPT)组,每组15只。用弗氏完全佐剂分别向除正常对照组外的其余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0.1ml致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关节炎指数(AI)及足跖肿胀度。结果:XFC和TPT均能降低AA大鼠的足跖肿胀度和AI(P均<0.01);XFC组与TPT组血清补体C3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C4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TPT组比较,XFC组治疗后C3显著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C3与表现炎症程度的AI及足跖肿胀度之间呈直线负相关(r1=0.401,r2=0.428,P均<0.05)。结论:XFC可以抑制模型大鼠足跖肿胀度,降低AI。XFC改善AA大鼠血清补体的作用优于TPT,提示其通过升高体内过低的补体水平,从而调节体内紊乱的免疫反应可能是XFC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佐剂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行为、脑组织氨基酸的变化及新风胶囊(XFC)对其的影响。方法 用弗氏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发大鼠产生关节炎,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XFC治疗组、甲氨喋呤(MTX)治疗组、雷公藤多苷片(TPT)治疗组,观察AA大鼠行为、脑组织氨基酸的变化和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的变化以及XFC对其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跳台错误次数均明显增多、大鼠跳台的时间(step down latency,SDL)缩短而反应时间(escape latency,EL)延长,脑组织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明显升高,而谷氨酸(GLU)/GABA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XFC组大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增加、SDL延长、EL缩短、跳台错误次数减少,GABA明显下调、GLU/GABA上调(P〈0.05),而MTX、TPT组改善不明显(P〉0.05)。各治疗组大鼠的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AA大鼠的自主活动次数、SDL与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甘氨酸(GLY)、GABA呈负相关,与GLU/GABA值呈正相关(P〈0.05);EL、跳台错误次数均与关节炎指数、GLY、GABA呈正相关,与GLU/GABA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免疫应激可引起大鼠行为改变及脑组织氨基酸的变化,XFC可通过调节脑组织氨基酸递质改善AA大鼠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