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丙型肝炎标准治疗方案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 (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其中RBV虽然能够显著提高α干扰素的疗效,但该药可引起溶血性贫血[1].临床已经发现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线血小板水平、基线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RBV剂量、血浆中RBV浓度及结合珠蛋白表型与RBV引起的贫血有关,但长期以来一直难以解释为何RBV引起的贫血程度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2-4].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宿主遗传学因素是RBV相关贫血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有关肌苷三磷酸酶(inosine triphosphatase,ITPA)基因多态性与RBV所致溶血性贫血的研究备受关注.现介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TPA基因多态性与RBV相关性贫血关系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2.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可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复制,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但不能完全抑制HIV引起的炎症和免疫激活,残留的炎症导致一系列疾病(HIV并存病)。本文简要综述近几年来国内外HIV与炎症的ART进展。  相似文献   
3.
宋炜  卢洪洲 《传染病信息》2008,21(6):335-338
1996年何大一博士开创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在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推广,这种将几种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的治疗方案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随着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机会性感染及相关肿瘤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在患者生命延长的同时,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目前东方艾滋病热线求询者的常住地、年龄、性别组成、咨询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做针对性的工作安排,提高热线服务质量.方法 将2007年5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共4 959人次热线电话来电者的性别、年龄、常住地、求询内容等资料,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来电者3 957人次,女性为1 002人次,比例为3.9:1.恐惧艾滋病咨询电话979人次,咨询3 980人次.涉及到HIV感染的电话1 327人次,在来电中有过高危行为者896人次.21~40岁人群来电达4 477人次,占总体来电量的90.28%;而41岁及以上者来电404人次,占8.15%.结论 来电者主要为21~40岁年龄段的人群,咨询内容主要是HIV感染和检测的问题.在恐艾者中间,女性多于男性,40岁以上者多于40岁以下者,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替诺福韦抗病毒感染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替诺福韦是一种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临床应用广泛。本文综述替诺福韦在HIV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暴露前预防和HBV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心肌成形术是通过细胞移植的方法替代或再生心肌细胞,为缺血受损心脏的细胞重建和功能恢复提供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治疗策略。多种类型的干细胞被用于移植研究,其中骨髓干细胞移植最具潜力,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rhG—CSF改变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factor,rhG CS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后的影响以及与微管相关蛋白 (macrotubule associatedprotein 2 ,MAP 2 )mRNA表达的关系。 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rhG CSF对死亡率和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 ,测定rhG CSF用药组和非用药组的MAP 2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 结果  比较rhG CSF治疗组与非用药组 :治疗组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死亡率显著降低 ,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治疗组缺血侧脑组织的MAP 2mRNA表达明显提前恢复正常。结论 一定剂量的rhG CSF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神经元 ,改善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8.
以苯乙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稳定剂,在乙醇/水的极性反应体系中,使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微球。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微球分子量等远程结构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合微球形成的单体用量、引发剂和分散稳定剂的浓度、反应温度、时间和乙醇/水的比例等参数下,克服了以往存在的粒径不均匀、分子量较低、微球表面圆整光洁度较低和产率偏低等主要问题,制备了粒径在1.5~3μm之间、粒径分布1.05~1.08、分子量80×104左右、最高得率达97%、球体表面光洁、球形对称均匀且相互不粘连的单分散PS微球。  相似文献   
9.
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剂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 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空腹口服普强苏州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剂 (试验品 )和苏州第四制药厂生产的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剂 (对照品 )各 6 0 0mg ,其血浆药物浓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受试者单剂空腹口服试验品和对照品 6 0 0mg后 ,其平均实测血药高峰浓度分别为 (4 .6 7± 0 .86 )mg/L和 (4 .5 7± 0 .98)mg/L ,实测平均达峰时间分别为 (0 .5 3± 0 .11)h和 (0 .5 5± 0 .15 )h ,平均消除半衰期分别为 (3.12± 1.0 1)h和 (3.2 0± 1.2 6 )h ,实测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14.92± 3.2 9)h·mg/L和 (14.41± 3.94)h·mg/L。两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试验品与对照品相比 ,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10 .5 2± 37.2 1) %。对两药品的cmax和AUC等参数以双向单侧t检验法和 (1~ 2α)置信区间法分析 ,结果均表明两药具生物等效性。结论 :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剂体内过程符合血管外二室模型 ,口服后吸收迅速。试验品与对照品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6个月时综合功能预后的早期变异因素。 方法共选取上海地区211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患者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一般常规内科治疗,未进行系统康复干预。入选时收集每例患者病史、体格检查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FD)、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S-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等共计27项早期变异指标。于发病后6个月末时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患者进行评定,并将其结果作为患者综合功能结局。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经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可预测脑卒中患者发病后6个月时综合功能结局的早期变异因素包括治疗方案、CNFD评分、年龄、糖尿病、S-FMA评分、吸烟和劳动程度。 结论有多种早期变异因素能对脑卒中患者远期综合功能结局造成影响,其中以治疗方案、CNFD评分和年龄因素的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